1. 简单百科
  2. 段崇轩

段崇轩

段崇轩,笔名崇岭,出生于1952年,山西原平人,中共党员。197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山西大学,后担任《五台山》杂志编辑《山西文学》编辑、执行副主编、主编,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同时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1978年起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获得文学创作一级职称。

人物经历

段崇轩的职业生涯始于1975年至1978年间在山西大学中文系的学习。毕业后,他在该校任教直至1982年。随后,他转入新闻出版行业,先后在《五台山》杂志担任编辑(1982-1988年)《山西文学》杂志社担任编辑、执行副主编、主编(1988-1999年)。自1998年起,段崇轩担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获得荣誉

段崇轩的作品多次获奖,其中包括论文《走向新世纪的山西文学》(合作)荣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文章《关于农村题材小说的备忘录》获得山西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以及《90年代乡村小说综论》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主要作品

段崇轩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传记《赵树理传》(合作),评论集《生命的河流》《永驻的厚土》,专著《乡村小说的世纪沉浮》《马烽小说艺术论》,散文随笔集《蓝色的音乐》等。其中,《赵树理传》详细描述了著名作家赵树理的生活和创作历程,展现了这位作家的独特个性和对中国文学的重要贡献。《蓝色的音乐》则是一本集合了段崇轩多年来的散文和随笔作品,体现了他对文学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思考。此外,他还发表了多篇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如《打造自己的评论文体》《承传鲁迅思想点燃理想火炬》等。

文学观点

段崇轩认为,每个作家的身份都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体,这些不同的身份组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文本。他认为,文学创作不仅要满足读者的需求,还要提升读者的思想和审美境界。作为评论家,他也强调评论工作应考虑到读者的接受度和影响,不应忽视读者的重要性。段崇轩还指出,文学作品的境界有高低之分,尤其是短篇小说,需要展现出“大境界”。

人物评价

段崇轩的研究成果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傅书华在其著作《根据地主潮作家研究的新收获》中肯定了段崇轩对马烽创作思想资源的概括。焦祖尧则在《我看崇轩的散文》中赞扬了他的散文随笔的特点,包括现实关怀、理性色彩和文人心态。

参考资料

非虚构 | 段崇轩:一脉清流.微信公众平台.2024-09-10

《黄河》2022年第6期|段崇轩 李蔚超 张定浩:再问文学批评,怎么了?.中国作家网.2024-09-10

文学批评如何融入中学语文教育.百家号.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