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

湖南省安乡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湘鄂两省交界处,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与湖北省公安县黄山头镇接壤,西毗松滋河,东邻虎渡河,北枕长江,南抚洞庭。境内有大小山峰32个,主峰海拔268.3米,黄山头素有“千里平川,一山独秀”之称。主要景区约15平方公里,东到虎渡河、西到松滋河、南到汤家岗、北到湘鄂边界。黄山头生态文化旅游是“国家森林公园+遗址公园+古墓文物+堤垸文化”组合。森林植被主要有松、杉、樟、檫、枫香、水杉、池杉,以及竹类和木兰科诸树种。人文资源众多,是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相互融合,有柳宗元、刘禹锡、段弘古、颜耕道、袁宏道、于沙等历史文化名人的诗文墨宝。

1992年,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湖南省安乡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现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社科普及基地、市第一批廉洁文化示范点

历史沿革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的前身为国营安乡黄山林场,始建于50年代,现有总面积666公顷,干部职工230人,以茶叶、林业生产为主,林木积蓄12000立方米,楠竹50000余根,苗木12万株,年茶叶产量250担,总产值120万元。

八十年代末期,开始从事森林旅游开发,1991年被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1992年报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5年与林场分家,公园干部职工25人,承担建园债务178万余元,集资工人40人。1997年在不能得到政府任何支持的情况下,公园进行了改革,裁减了15名集资工人,随后集资了200万元对各景点进行了修复,兴建了忠济寺观音殿,2007年公园地轨缆车拆除后,由公园集资、政府扶持累计投资500万元,建成了上山梯道——青云路、盘山公路、休闲广场、东正门牌楼及休闲亭、假山等附属设施,投资800万元的壁画广场尚在建设中。2010年投资300万元兴建一条盘山公路直达山顶,全长2.8公里,2011年总投资500万元,建成了休闲广场、壁画广场尚在建设中。修复了南禅寺、忠济寺、谢公真人墓等古迹三处。

地理环境

水系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湘鄂两省交界处,在江汉平原之上和洞庭湖之滨,北枕长江,南抚洞庭。山体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2.5公里。主要属于长江水系,长江入泄洪道松滋河、虎渡河,从黄山头东西两侧傍山流过,注入洞庭湖。在黄山头北有赖氏湖、南有冲凤峪、东有黄天湖、西有明堂湖。

气候特点

黄山头的气候属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6.5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28.5摄氏度,极端高温39摄氏度,一月平均气温4.3摄氏度,极端低温为—7摄氏度,年无霜期271天,年积温5977.8摄氏度,年降雨量1200mm。黄山头山虽不高,但山上、山下气候温差却在3.4摄氏度左右。

土壤

黄山头的土壤主要属第四纪红壤,PH值一般在5.0—6.0之间,山体中下部的土壤比较深厚肥沃,在海拔100米以上地带,成土母岩为石砾岩,土层较薄。主峰东南坡山势陡峭,岩石显露较多。

生物

黄山头的植物种群较为简单,主要树种有松、杉、檫、樟、枫香、水杉、池杉以及竹类和木兰科诸树种。据调查统计,黄山头共发现乔、灌木树种166种,隶属45科、72属。

由于黄山头地处洞庭湖以西,四周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是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栖息繁育之地。据初步调查统计,动物种类有160种以上,其中爬行类、两栖类30余种、鸟类有100多种。

社会经济

位置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津市市和公安、安乡、南县、华容、澧县五市五县中心地带。

交通

黄山头,水陆交通极为方便。有虎渡河、松滋河接长江、入洞庭,往来的船泊下行可达武汉、南京、上海,上行至沙市、宜昌、穿三峡直通重庆。安乡大桥、大湖口大桥、石龟山大桥、南华大桥、岳阳大桥、荆沙大桥相继建成之后,陆路四通八达。从黄山头发车到常德、津市、岳阳、石首、荆州各地,均只需2小时,长沙、武汉、宜昌也只需3.5小时即可到达。黄山头离长江13公里,在岳阳、常德都有火车站,常德有飞机场,飞机直通全国各大都市。

自然景观

黄山头海拔高度重168.5米,绝对高度130米,被誉为洞庭峭壁、平原之巅,山顶是天然的观景台。

气象景观

黄山头立于千里平原之上,山上、山下形成了明显的气候温差,气象各异,黄山头的云和雾瞬息万变。尤其是春秋有雾的早晨,在山顶眺望,平川雾海茫茫,长江、湖泊、村庄、原野、万物都没于雾和云中。1984年、1990年曾两次出现海市蜃楼奇观。

放云洞

黄山头极顶南面约15米处,有个不规则的洞口,直径约40厘米,其洞深不可测,洞口终年冒云。周围的农民则以洞口放云的时间、多少、浓淡、颜色来预测天气。据有关史书记载“黄山放云,兆睛则光耀紫烟,如黄山瑞霭;兆雨则轻云出岫,若玉女披衣”。文化大革命期间,山上庙宇拆毁,乱砖碎瓦投入洞中,使洞口封闭,至今洞址尚存。

森林景观

黄山头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多种植物的生长。黄山松涛,系五十年代末环黄山大顶、二顶人工营生的马尾松树林,面积40公顷,郁闭度0.9。迎风的东南坡,树形低矮。公园南部为冲凤峪水库,湖光山色融于一体。北部团山,环湖有南竹、丛生竹林10多公顷。库区东北部,分布有樟、檫、枫香混生阔叶林30多公顷。环湖四周堤岸,引入栽培池杉、落羽松,树形高大,树冠尖塔形,其中约百株深入库区近百米,春、夏高水位期间,水淹四个月,水深2—3米,形成了“水中森林”的独特景观。

历史人文景观

古人遗迹

晋代,一千七百多年前,黄山头极顶就有寺庙矗立,战国时期的屈原、梁朝的沈约、唐代的柳宗元、宋朝的范成大、明代的吴宗儒、清代的赵纯翁、潘湘等都题有《黄山赋》。现代著名诗人于沙游黄山夜宿题有“暮霭生何处,湿绕万千树。才见夕阳红,不觉梦己绿”。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在山上“忠济寺”居住数日,结识了江南才子段洪古,并即兴为“山下南禅寺”、山顶之上的“忠济寺”分别题匾,墨迹尚存。

黄山八景

谢公墓

位于黄山头极顶,忠济庙旁。北宋年间,荆州刺史谢麟,为官清正,知民疾苦,造福于民,深受百姓的拥戴。死后,拟将遗体运回故乡江西,传说有一段神话在《谢氏族谱》记载:谢公灵柩路经黄山头时,陡然狂风大作,将谢公的灵柩引向黄山头大顶,棺材竖葬庙侧。后人为了纪念谢公,为他修墓,男女老少祭拜者络绎不绝。1917年,常德某盐商因梦还愿扩大重修,用纯麻白石砌成,四周以石围栏。门朝东南,门口有一对石狮,嘴含石球,上下转动。墓前并有石刻对联一幅:“黄山有幸埋忠骨,白石多缘寄鹤踪。”

忠济寺

忠济寺位于黄山头大顶,初建于西晋,当时称“普济寺”,南北朝改称“忠济寺”。北宋时荆州刺史谢麟为官清正,深受人民爱戴,死后葬于黄山头极顶之上。后人为了纪念谢公,为他塑像,重修庙宇。宋徽宗二年,即公元1102年,赐封谢公为“忠济真人”。门前有对联一幅“二千石荆楚赡依,公是前朝贤太守;八百里洞庭环抱,天留此老镇名山”。忠济庙为三进二十四间,砖木结构,头殿供山神爷,二进主殿供谢公,三进供观音。神像毁于1964年,庙宇毁于1966年。现已基本恢复。

南禅寺

南禅寺位于黄山头大项主峰南麓而名,建于南北朝。唐代的大文学家柳宗元为“南禅寺”“忠济寺”题有匾额。元代诗人颜耕道题有诗词(《隆庆岳州府志》)元塔不解诗:“宝山传清梵,云霞作绮锣。”解放初期,此庙尚存,为砖木结构,二十来间,木构梁柱粗大,大殿供如来佛,该寺毁于1958年。前殿现已修复,僧侣坐殿,香客众多。

犀牛望月

是主峰大顶东面的两块奇石,一石形似犀牛,一石如同满月而故名。月石有一孔,据传说,香客游山至此,立于犀牛背上,以钱币、石子投向月石,进孔者生子女,嘻笑之声,响彻山谷。

白龙井

白龙井位于冲凤峪南口处,据传谢公外甥白龙居此。古迹白龙井,井水清澈,大旱不涸。每年清明节前后,白龙激风布雨,飞上黄山头主峰的谢公庙里,为舅父谢公的金身洗涤尘垢。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就泉砌井,深10多米,底装一块石钱。现砖井仍在。

连理枝

连理枝在黄山头西麓冲风峪北湾,有古老两根榆树,相距四、五米左右。两树树枝长在一起,形成一树,相抱而生数百年。唐诗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故有此名。

仙人掌

仙人掌位于二顶东北的骑马岭,岭上有一石一米见方,上有约七十厘米长的足迹。据传是夸父追日所留,一说是祖师飞身,由此经过一脚踏在黄山,一脚踏在中武当(津市对河关山),而今石踪留存清晰可辨。

云麓宫

云麓宫位于二项,系道观。据传宋时修建,至民国初年为单进三间砖木结构,观舍古树掩映,幽深清静。观内以当地黄山茶、白龙泉为“云麓茶”,道观毁于日寇,现已恢复。

访贤亭

访贤亭位于南禅湾以西的半山上。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唐宋八大散文大师之一的柳宗元被人诬害,被贬去永州任司马,途中乘船水路经黄山头脚下,忽然风雨大作,天已黑,只得泊船南禅湾暂住。午夜时分,忽而传来读书声,循声望去,只见半山坡有灯光闪现,柳宗元走出船仓,循灯光前去探访,得知窗下读书者便是黄山人氏,秀才段弘古,谈话间,两人的政治见解、革新主张,自是如出一辙,段弘古久已慕名柳宗元,柳宗元亦认为段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两人一住数日,结为好友,同赴永州,并为其革新图强作出了贡献。宗元夜访段弘古的故事一直传为美谈,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特再修访贤亭,六十年代初被拆毁,拟再修。

荆江南闸

长江出三峡后,始称荆江。荆江九曲回肠,致使河道淤塞、泄洪不畅,威胁了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安全,故有“万里长江水险段在荆州”的说法。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年即1952年初,为了变水害为水利,举全国之力,在湘鄂边的黄山脚下修建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一一荆江分洪工程。荆江分洪工程1952年4月5日全面开工。参加此期工程建设的有30万人,其中工人4万人,民工16万人,解放军10万人。同年6月25日胜利竣工,仅用了75天时间,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新中国记录。荆江南闸位于黄山脚下,横卧在虎渡河上。南闸全长360M,共32孔,每孔净宽9M,闸高8.5M,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空心跺墙,共计完成钢筋混凝土32500M3,砌砖块、碎石、垫层59314M3。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工程,建有南闸公园,修有纪念塔、纪念亭。上部刻有毛主席、周总理、李先念、邓子恢、唐天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手书。2004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中共常德市委宣传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了纪念这一胜利而修建了南闸纪念公园和南闸纪念塔。塔身四方5层,高12M,全用青石和汉白玉砌成,第一层为青石砌筑的四方塔座;第2层,四面全是汉白玉浮雕,刻画把“工农兵创建节制闸”“黄天湖排淤”“截堵拦河坝”的劳动场面。

地下文物宝藏

由于黄山头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是择墓长眠的风水宝地,也是历代兵家的征战之地。因此,文物古迹丰富。1991年4月,由安乡县文物管理所与黄山头镇人民政府,共同抢救性清理发掘了西晋刘弘墓,出土了金、银、玉、陶瓷、铜、铁等精美文物78件。墓主刘弘,字和季,西晋沛国相人,封“宣成公”任荆州刺史、镇南大将军、车骑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病逝于襄阳军中,表赠其为郡公。被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旅游信息

交通信息

长沙市出发,上长常高速公路,在德山出口下。

进入常德市,从柳叶湖汽车站上S306至安乡县城。

进入安乡,走黄安公路至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景区。

参考资料

湖南省安乡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常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4-10-10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林业局.2024-10-08

湖南安乡黄山头:脚下无处不称奇(图).湖南安乡黄山头:脚下无处不称奇(图).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