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乡
鱼龙乡为地名,隶属资阳市安岳县,安岳县下辖乡。因境内有山名鱼龙目而得名。位于安岳县境中部,安岳县城区东南方向,居安岳县域地理中心,距安岳县城区36公里。幅员面积24.3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1个独立居民小组。全乡总人口10223人(2018年)。乡人民政府驻柏林街41号。全乡现有耕地面积590.4公顷,其中水田281.2公顷。农业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兼产棉花。养殖以生猪为主,兼养鸡鸭。安岳县鱼龙小学为九年一贯制国家义务教育完全中心学校。
2019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鱼龙乡和乾龙乡,设立乾龙镇,以原鱼龙乡和原乾龙乡所属行政区域为乾龙镇的行政区域,乾龙镇人民政府驻回龙街41号。
地理环境
鱼龙乡位于安岳县境中部偏南,安岳县城区东南方向,距安岳县城区36公里。东与横庙乡为邻,南与协和乡接壤,西与兴隆镇相连,北与永清镇、乾龙乡为界。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川中丘陵地带浅丘地貌,幅员面积24.3平方公里。
鱼龙乡交通较为便利,乡道Y327线兴乾公路(兴隆镇-鱼龙乡-乾龙乡)过境,但等级低、路况差。全乡村村通公路,村道公路总里程达53公里。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口为G5013重庆—成都高速公路(成安高速公路)兴隆站。拟建的鱼协公路(鱼龙乡-协和镇)、鱼白公路(鱼龙乡-横庙乡白塔寺乡)如建成,可极大的完善鱼龙乡及其周边的交通网络。
自然资源
鱼龙乡为浅丘地貌,地势陡峭、平脊。平均海拔473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春少雨,全年无霜期286天,年平均气温18.5℃,年总降雨量635毫米,夏季雨热同期。全乡退耕还林66.67公顷,森林覆盖率46.5%,植被资源丰富,水资源淡缺、矿产资源贫乏。
风景名胜
鱼龙乡林木茂盛,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鱼龙山、关刀桥水库、坛罐窑新民居、踏水桥水库、鸡公嘴水库等;文化遗迹有太平寨、庵堂庙、双铃寺、玉皇庙、菩提寺、杨宣泰墓 等。清康熙至乾隆湖广填四川,大量湖广辰州府泸溪县及周边其他州县移民迁入居住,由此带来了辰州府文化及习俗,传承融合已近300年。现高塘村7组、9组以及四伙村、彭埝村、南泉村当地乡民,特别是长者,多会辰州话。
鱼龙山海拔523.5米,为安岳县海拔高点,山势峻秀,林木茂密。全乡最长河流为鱼龙河,发源于鱼龙山主峰南坡,由鱼山村周家湾汇入鸡公嘴水库,流经鱼山村3组,永定村3组、9组、1组,过永定桥,经响水村3组、2组、7组、4组、1组、6组,四伙村7组、6组、9组,过猴子桥,最终在双铃村9组智生桥附近注入龙台河(琼江河右岸支流)。
建制沿革
鱼龙乡在清代为安岳县喜井乡辖地,乡场街村旧称水兑坝。
清末,安岳县设喜井乡等10乡,陈家场等38场。喜井乡辖永清场、兴隆场、陈家场、横庙场共4个场,治为陈家场,今安岳县协和镇场镇。
民国初,水兑坝属喜井乡陈家场。
民国6年(公元1917年),更陈家场为中心场,属喜井乡中心场。
民国19年(公元1930年),改中心场为协和场,属喜井乡协和场。
民国21年(公元1932年),安岳县废喜井乡等原10乡名,全县设43乡、场、镇。改协和场为协和乡,属协和乡。
1950年,属协和乡人民政府。
1951年,安岳县由协和乡析置分设鱼龙乡,因北面的鱼龙山,始得鱼龙乡名。
1955-1957年,安岳县先后调整为10区1镇78乡,并以区公所驻地定命区名。鱼龙乡属兴隆区。
1958年,安岳县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全县建立10个中心人民公社、34个人民公社和1个镇。同年,撤销兴隆区建立兴隆中心人民公社。鱼龙乡属兴隆中心人民公社。
1961年,安岳县设10区1镇71个公社,兴隆中心人民公社复设兴隆区。同年,鱼龙乡改鱼龙人民公社,下辖7个生产大队,68个生产队,属兴隆区。
1984年,安岳县撤销鱼龙公社复置鱼龙乡,属兴隆区。年底,全县设10区5镇88乡。兴隆区代管由公社复乡的有鱼龙乡、共和乡、清流乡、天宝乡、天林乡、协和乡、解放乡(后更名左家坪乡)、石板乡、兴隆乡共9个乡。
1992年,安岳县撤区并镇。撤销兴隆区公所等全县10个区、67个乡镇的建制。新建12个镇,扩建20个乡镇(其中有8个镇),保留6个乡的建制,全县共有38个乡镇改为县直辖。兴隆区代管的乡镇全部析出自建、合并或撤销。鱼龙撤乡 自建设独立乡,县直辖。
1995年,安岳县复置鱼龙乡。同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安岳县新建20个乡镇的建制。安岳县在原兴隆区设工作委员会(简称兴隆工委),鱼龙乡属之。
2001年,安岳县撤消兴隆工委,建立兴隆管理委员会(简称兴隆管委),鱼龙乡属之。
2003年,安岳县设10个片区管理委员会22个镇47个乡,其中兴隆管委片区辖兴隆镇(含原左家坪乡)、天林镇、清流乡、协和乡(含原石板乡)、天宝乡、鱼龙乡、共和乡共7个乡镇。
2005年,安岳县撤消兴隆管委,置兴隆镇,县直辖。鱼龙乡自兴隆管区析出置县直辖乡。
行政区划
鱼龙乡现辖响水村(一村)、永定村(二村)、高塘村(三村)、四伙村(四村)、南泉村(五村)、彭埝村(六村)、双铃村(七村)、鱼山村(八村,原二村析出新建)共8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1个独立居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柏林街41号。
行政代码
512021234200 210 响水村
512021234201 220 永定村
512021234202 220 高塘村
512021234203 220 四伙村
512021234204 220 南泉村
512021234205 220 彭埝村
512021234206 220 双铃村
512021234207 220 鱼山村
经济状况
2014年鱼龙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49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7325万元;第二产业实现3118万元,其中工业实现757万元;第三产业实现205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282元。
全乡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主导产业以水稻、小麦、玉米、番薯、油菜为主;经济作物以蚕桑、蔬菜为主;养殖业以生猪、山羊以及鸡、鸭、鹅等小家禽为主;有恒发、中科生猪养殖大户2户,高塘村3组的机砖厂为本乡重点乡镇企业;红苕、群鹅、竹编是鱼龙乡的特色产业。
通讯较为发达。移动电话普及率100%;无线通讯网络覆盖率100%;广播转播站1个;闭路电视1368户;邮电所1个,通邮覆盖率100%。
新建沼气池60口。有小Ⅰ型、小Ⅱ型水库3座,蓄水量26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47公顷,山坪塘95口,石河堰6处,电灌站3处。自来水供应覆盖乡场常住居民、机关、学校及四伙村7组、响水村6组。天燃气已通达乡场街村及兴乾公路沿线部分村组,永定村1组的坛罐窑已全面通气。
社会事业
鱼龙乡有九义校1所为安岳县鱼龙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原名安岳县鱼龙小学),简称鱼龙乡九义校。全校现初中教学班3个,学生104人,教师12人。小学教学班12个,学生316人,教师23人。私立民办幼儿园3所,幼儿学生45人,教师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全乡有卫生院1所,建筑面积630平方米,年均门诊1.88万人次,年均住院1405人次。村级医务站8个,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9907人,占农业总人口99%。按时足额发放优抚金39.46万元,救灾救济10万元。“五保”供养金21.6万元,建立敬老院1处。全乡参加社会养老保险4612人,其中农村4500人。落实农村C级危房改造48户,对346户618名城乡居民发放低保金69.91万元,做到应保尽保。实施惠农政策,发放农作物粮种补贴16.56万元,退耕还林补助1.2万元。
历代名人
鱼龙山青,人才辈出:(明)鱼龙山书院著名诗人王绅; (清)陈钧首选泸溪县入川始祖杨宣泰;进士翰林谭某某;(民国)国军旅长荣卓然;(民国)陈家场区分部秘书杨秀树;李家镇长杨俏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