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舱话音记录器
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ockpit Voice Recorder,CVR),又称座舱通话记录器,是飞机上“飞行记录仪”(飞行信息记录系统)中的一个,另一个为飞行数据记录仪,实际上就是一个无线电通话记录器,可以记录飞机上的各种通话。
仪器上的四条音轨分别记录飞行员与航空管制员的通话,正、副驾驶员在驾驶舱内的对话、驾驶员、空服员对乘客的广播,以及驾驶舱内各种声音,包括各种警报器发出的声音。从飞行开始后,它就不停地把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例如谈话、发报及其他各种声音响动全部录下来,但它只能保留停止录音前30分钟内的声音。因此在一场事故中,驾驶舱话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仪都有着同等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话音记录器会成为调查的关键。
历史发展
飞行记录仪的名称由来,可追溯至1954年,在驾驶座机舱内装设声音记录器的构想在该年首度提出,当时飞机内所有的电子仪器都是放置在大小、形状都统一的黑色方盒里。而声音纪录器则放在最坚固的黑色方盒中。
1956年,沃伦与同事试验成功了可保持4个小时语音和飞行数据的“黑匣子”雏形,但遭到澳大利亚航空界的排斥。澳洲皇家空军认为“这种设备并无多大用处,无助于解释事故的原因”。
美国民航局(之后改制为美国联邦航空局)在1957年规定,凡是重量超过9.09公吨以上的飞机都必须装设这些加强保护的飞行纪录器。
1958年,一名英国航空官员看到沃伦的发明后,同意资助沃伦在英国生产“飞行记录仪”。随后,沃伦率领团队研制出了新的黑匣子模型。他们把飞行信息记录系统放进一个防震防火的匣子里,并开始在全世界出售。
1960年澳洲昆士兰州发生一次大空难之后,澳大利亚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强制要求所有民用和军用飞机上都安装黑匣子的国家。
1965年,航空局决定将这“黑匣子”漆成亮红色或橘色,这样在飞机失事的时候,外表醒目的“黑匣子”就会比较容易被找到。到了1965年,几乎全世界的每一家航空公司都改用橘色的飞行纪录器,但仍沿用“飞行记录仪”这个名称。除了漆成橘红色外,有些黑匣子外壳会贴有反光条以更容易被寻获,并写有“FLIGHT 记录器, DO NOT OPEN”(飞行信息记录系统,请勿打开)。
黑匣子在全球航空业得到了普遍运用,并成为全世界所有民用运输机和多数军用飞机上的标准设备。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类似普通磁带录音机,磁带周而复始运行不停地洗旧录新,总是录留下最后半小时的各种声音。一次飞行通常要经历8个阶段(起飞、初始爬升、爬升、巡航、下降、开始进场、最后进场、着陆),每一阶段的情况,都会被驾驶舱话音记录器记录下来。
主要功能
驾驶舱话音记录器主要记录机组人员和地面人员的通话、机组人员之间的对话以及驾驶舱内出现的各种音响(包括飞机发动机的运转声音)等。
驾驶舱话音记录器现在有以盒式录音磁带和电子记录的两种记录器,磁带的记录器一般记录的时长为2小时,录完后,会自动倒带从头录起,若发生空难,之前的两个小时会被完整保留,并会在30天内发出信号以帮助调查人员找到记录器。
这一仪器上的4条音轨分别记录飞行员与地面指挥机构的通话,正、副驾驶员之间的对话,机长、空乘人员对乘客的讲话.威胁、爆炸、发动机声音异常,以及驾驶舱内各种声音。能够向调查者提供飞机出事故前各系统的运转情况。因为空难发生在短暂的瞬间,有时飞行员和全部乘务员同时遇难,调查事故的原因会有很大困难,驾驶舱话音记录器能帮助人们根据机上人员的各种对话分析事故原因,以便对事故作出正确的结论。
外形结构
飞行信息记录系统虽名为“飞行记录仪”,但它实际的颜色为橘红色,以求显目便于寻找。因为,科学家通过对多起飞行事故分析,发现飞行器的机尾部分不容易损坏,所以黑匣子安装在机尾。
其外部的材质为钛钢金属,长50厘米、宽20厘米,高15厘米。为了能在强力撞击下保存下来,飞行记录器必须通过防火防震的考验,根据美国民航局的规定,必须能忍受在1090°C的火焰中燃烧30分钟,并能承受3米重达230公斤之铁块击中,相当于100G重力之撞击达11秒,而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规定为100G重力之撞击达15秒,由于地球表面大部分是由水所覆盖,因此也必须能承受2万英尺的水压。飞行信息记录系统的外部加装圆筒型的蜂鸣器,只要一碰到水,水分会使其线路发生短路,蜂鸣器将会发出37.5kHz频率的鸣叫持续30天。除此之外,为了防止记录器内磁性记忆遭到电流或磁场破坏,飞行记录器也要具备抗外界电流、磁场的防护能力。
虽然如此多重的保护,但仍然有些飞行记录仪在空难中损坏,所以国际航空机构又规定了更加严格的标准,而且记录介质也从盒式录音磁带式改进成为能承受更大冲击的静态存储记录仪,类似于电脑里的存储芯片。
航空事件
2022年3月23日下午,“3·21”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在梧州市举行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MU5735航班的一部黑匣子已于23日被发现。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在3月23日晚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已发现的黑匣子外观破损严重,初步判定为驾驶舱话音记录器。
最新动态
2023年3月16日,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它计划延长驾驶舱语音记录器(CVR)的记录时间,要求CVR能捕捉长达25小时的驾驶舱声音。
参考资料
谈谈“黑匣子”.中国民用航空局.2022-03-24
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二场发布会 失事客机的一部黑匣子已找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头条号.2022-03-24
现场记录!东航坠毁客机的一部黑匣子是这样找到的.新华网-头条号.2022-03-24
美国联邦航空局计划要求“黑匣子”驾驶舱语音记录时间延至25小时.界面新闻.20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