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雪花酪

雪花酪

雪花酪又称土法冰激凌,是类似明朝皇宫里秘制冷食“雪花茶”的一道传统小吃,后流传至民间,它叫酪却不是酪,而是一种类似刨冰却更加美味可口的甜品。雪花酪食材是酸奶、红豆、白糖、葡萄干、山楂糕丁等。

雪花酪早在明清时就出现了雏形,最初叫“雪茶”,但雪与“血”同音,达官贵人们听了不舒服,就在中间加了一个“花”字,叫“雪花茶”,后来又逐步演变成雪花酪。有说叫“冰果酪”,有说叫“雪花茶”。庚子以后,洋人进京者越来越多,随之也有很多外国的东西陆续传入北京,比如冰激凌,但价格很是不菲,于是出现了物美价廉的替代品——刨冰,这是雪花酪的前身。雪花酪的“全盛时代”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了诸如朝外街道路北的“刨冰王”、清河镇北头路东孙记自行车行等名店。

著名诗人杨万里还曾专门为雪花酪写了一首诗:“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历史渊源

雪花酪又被戏称为“古法冰激凌”,是旧时穷人家孩子能买得起的零食之一,外形看起来类似今天的刨冰、冰沙。雪花酪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各种老北京的史料说法不一,比如民俗学者张善培先生认为,其早在明清时就出现了雏形,最初叫“雪茶”,但雪与“血”同音,达官贵人们听了不舒服,就在中间加了一个“花”字,叫“雪花茶”,后来又逐步演变成雪花酪。有说叫“冰果酪”,有说叫“雪花茶”。庚子以后,洋人进京者越来越多,随之也有很多外国的东西陆续传入北京,比如冰激凌,但价格很是不菲,绝非普通老百姓能吃得起的,于是出现了物美价廉的替代品——刨冰,这是雪花酪的前身。雪花酪的“全盛时代”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时一到夏天,满城都是卖此冷食的,出现了诸如朝外大街路北的“刨冰王”、清河镇北头路东孙记自行车行(夏天兼卖刨冰和雪花酪)等名店,不仅在口感上竞相改良,甚至连销售方法都花样翻新。

制作方法

早期做法

事先准备一个大木桶,木桶里面再装一个铅铁做的细长小桶,小铁桶的中间有轴,底下和大木桶的凹槽相连,轴上缠有一条胶皮带或一根拇指粗细的绳子。制作的时候,在小铁桶的里面放上水、白糖玫瑰露等香料,小铁桶的周围(即大木桶与小铁桶的中间)填充上碎冰块儿,然后盖上盖子,来回地拉动绳子,让小铁桶在冰块中间不停转动,使桶里面的白糖玫瑰水混合均匀并迅速冷却成仿佛雪花一般的冰碴。制作的人还要用竹板在桶壁上刮冰凌,卖的时候就用铁笊篱从桶里捞取冰碴和冰凌,装入小碗,让客人用小勺舀着吃,不仅清凉,而且香甜可口,算账的时候论碗计价。

现代做法

总体上就是制作奶冰、冰红豆汤和刨雪花酪这三步,需要准备的食材是酸奶、红豆、白糖、葡萄干、山楂糕丁。

首先是制作奶冰。因为用的是酸奶,味道已经有了基础,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就省去了各种调味食材的添加。把酸奶倒进陶瓷奶锅里,边加热边搅拌浓稠,再倒进模具里压平,待冷却后放进冰箱冷冻成冰块就可以了。酸奶不加热直接冷冻成冰块也是可以的,如果加热建议选择陶瓷锅,不要用铁锅。

第二步是制作冰红豆汤。红豆洗干净需要提前用水浸泡一夜,然后放进电饭煲里加三倍的清水焖煮,直到红豆一捏即碎就可以了,连豆带汤倒入容器里加白砂糖适当搅拌几下,晾凉后放进冰箱里冷藏几小时即可。

第三步是做刨雪花酪。用刀背敲下酸奶冰块的一角,放进纱布袋里继续用刀背敲,直到形状呈细细绵绵的冰沙即可;将奶味冰沙放进玻璃杯里,浇上红豆汤,再撒上葡萄干山楂糕丁就成了。

相关文化

著名诗人杨万里还曾专门为雪花酪写了一首诗:“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在《诗经》中,就有冬季去凿冰,把冰储蓄在地下待夏季时消暑食用的记载;屈原写有“挫糟冻饮,酌清凉兮”的诗句;杜甫也曾有“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的纳凉诗句。他们都从侧面记述了古人吃冰食消暑的情景。到元明清,北京已出现用牛奶果汁香料和水制成的食品——奶酪。在《红楼梦》中,也记载有玫瑰露、木樨露、酸梅汤和凉茶等众多冰食。

相关争议

有些不够严谨的文章,常常将老北京的“酪”和雪花酪混为一谈,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食物。酪的出现要早得多,早在元代《饮膳正要》中就有记载。

参考资料

叫酪不是酪!据说,它是保定的独家甜蜜记忆!.微信公众平台.2024-05-30

旧京风物:雪花酪,到底是不是酪.百家号.2024-05-30

银川美食:雪花酪,香甜可口的“古法冰激凌”.银川新闻网.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