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祝氏集略

祝氏集略

《祝氏集略》是由明代文学家祝允明创作的一部诗文合集,共包含三十卷,其中包括诗歌八卷。这部作品由祝允明的儿子祝繁整理并出版,反映了作者一生丰富的文学成就。

创作背景

祝允明自幼勤奋读书,写作不断,直至晚年仍坚持创作,未曾有一天停止过使用笔墨纸砚。他的儿子祝繁曾提到:“父亲自少年起便致力于阅读和写作,直到老年也不懈怠,中间经历了五十余年的时间,从未有一日放下笔砚。因此,他的著作非常多。”尽管有人建议将这些作品付印,但祝允明本人并不赞同,而是选择自行分类整理成册收藏起来。在他逝世之后,祝繁继承了这一工作,完成了对祝允明作品的校订,但由于财力有限,未能将其正式刊行。到了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时任应天府巡抚的张景贤因仰慕祝允明的书法,于是向祝繁索求家藏的校本,并据此进行了刊刻,同时为其撰写序言。实际上,祝允明的作品远远不止这三十卷,《明史》记载他有六十余卷的诗文集。钱谦益在其《列朝诗集小传》中提到,祝允明除了《祝氏集略》之外,还创作了诸如《蚕衣》《罪知录》《野记》等数百卷的作品,以及《金缕》《醉红》《窥帘》《畅哉》《掷果》《拂弦》《玉期》等七部独立的小集,每一部都有自己的序言,统称为《祝氏小集》。这些作品风格类似于韩致光的《香奁集》,但由于某些原因,它们并未被广泛传播,主要依靠手抄本的形式流传,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散失。《祝氏集略》之所以命名为“集略”,可能是由于祝繁考虑到父亲尚有许多未发表的诗文及其他笔记杂著的缘故。

版本信息

《祝氏集略》最初由祝繁整理并由张景贤资助刊刻。后来,在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年),陈以闻重新刊刻了这部作品,并更名为《怀星堂集》。《四库全书》收录的是这个版本,同样也是三十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根据《明史》的记录,推测《祝氏集略》和《怀星堂集》各自包含了祝允明全部作品的一部分。然而,通过对这两个版本的比较发现,它们的内容基本一致,因此《怀星堂集》实际上是陈以闻在万历年间重刻《祝氏集略》时更改的名字。目前,嘉靖时期的原刻本和万历三十九年的陈以闻刻本都保存至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