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克什米尔人

克什米尔人

克什米尔人(Kashmirian),南亚民族之一。人口大约有1300多万人(2001年统计),分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区域的阿克赛钦地区、喀什昆仑山脉一带;巴基斯坦管控的自由克什米尔、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印度管控的克什米尔谷地、查谟、拉达克锡亚琴冰川等地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多数人高鼻白肤,但部分人具有蒙古人种的明显特征。相貌和伊朗人,阿富汗人和塔吉克人基本一样。他们使用语言的是克什米尔语,该语言属于属印欧语系中的伊朗语族印度-雅利安语支。他们90%以上的人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部分人信仰印度教。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是玉蜀黍属、小麦;毛纺、木制工艺以及金属加工等手工业发达。

人口分布

克什米尔人居住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克什米尔地区,分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区域的阿克赛钦地区、喀什昆仑山脉一带;巴基斯坦管控的自由克什米尔、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印度管控的克什米尔谷地、查谟、拉达克锡亚琴冰川等地区。

民族历史

克什米尔民族,77%居民信仰伊斯兰教,20%信仰印度教,少数信奉佛教和锡克教。历史上,“克什米尔”原指喜马拉雅山脉最西端的一处峡谷。而现在,“克什米尔”泛指包括克什米尔谷地、查漠、蓬奇、吉尔吉特、俾路支斯坦和拉达克的广大地区。查漠的居民多为印度教,拉达克的居民从文化习俗上来看则与西藏自治区较为相近。现在东边大部分拉达克克什米尔居民几乎全为藏族

7世纪时,克什米尔东半部开始属于吐蕃(今中国西藏);1242年-1850年,克什米尔随吐蕃全境并入中国元朝版图。1830 年,英国殖民者从印度侵入克什米尔,克什米尔王公向清朝驻西藏大臣求援,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无心救援,因此英国殖民者趁机占领;所以,克什米尔曾为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自十三世纪起,克什米尔曾分别被中国的西藏政权和英国、印度控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和巴基斯坦从英国独立,原英属印度内部的克什米尔土邦的当地王公已经决定加入印度,而信奉伊斯兰教的当地居民希望加入巴基斯坦。关于印控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让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了几次战争。中国在克什米尔争端中一直保持中立和局外人的角色,希望通过和平谈判,与印巴双方确立克什米尔部分与中国的边界。印度依然采用前英国殖民主义立场,毫不理会中国并无理要求派军队进占中国领土,最终于1962年爆发了边界战争。1963年,中国和巴基斯坦在领土问题上均作出让步,确立了相关边界临时协议。这就是印度声称所谓的"中控克什米尔",而印度一直没有承认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协议。一直到今天为止,克什米尔民族的归属一直都没有确定,引发了很多的争议。

人物形象

相貌

克什米尔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多数人高鼻白肤,但部分人具有蒙古人种的明显特征。相貌和伊朗人,阿富汗人和塔吉克族基本一样。男人的长相大都个头高挑,五官轮廓清晰,皮肤比较白皙,因为毛发茂盛,大多都蓄着络腮胡子;女人身材高挑着旗袍,体格和面貌与欧洲血统相近,眼睛大而清澈。

特点

在衣着方面,克什米尔男子一般穿肥袖长衫和宽腿长裤,头顶后部戴一小圆帽;妇女婚后喜戴项圈,两耳垂挂众多耳环,常需用线系在头发上,以承重量。

克什米尔男人做生意方面与印度人的精明相比就是天生的华盛顿奇才队。他们会不厌其烦的等待每一位客人直到完成交易,能说会道让客人在价格上很少能占到便宜,耐心就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其次,克什米尔的男人另一特点就是手巧:会织地毯、雕刻、绘纸艺等。他们制作的纸艺品是喀什的一大特产。

语言文字

克什米尔人使用语言的是克什米尔语,该语言属于属印欧语系中的伊朗语族印度-雅利安语支,与中亚塔吉克语等有密切关系。其词汇来源复杂,吸收了大量梵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普什图语旁遮普语的词汇,他们的文字是波斯文字母、夏尔达字母和梵文天城体字母。

宗教信仰

克什米尔人历史悠久,4~8世纪曾有许多僧人到中国传教,其地被中国称为“宾”“失密”“迦湿弥罗”,在当时佛教文化高度发达。他们90%以上的人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部分人信仰印度教

伊斯兰教徒一部分是外来的,一部分是印度教徒改信伊斯兰教。克什米尔人有赛义德、谢克、莫卧儿帝国和帕坦4大家族。人数最多的当属谢克家族,其受印度教风俗习惯影响较深;崇拜和尚、修道士、圣人、食僧,迷信巫术、鬼魔、咒符等。将维贾雅·潘迪特、克其鲁、罗纳、多姆等印度教的姓当做姓氏。婚姻生活大多为一夫一妻制,实行教内通婚,仍有深闺制残余;人死后行土葬。

印度教徒多为婆罗门种姓,被称为潘迪特,是从印度河流域迁徙而来。他们一半住在斯利那加城,一半散居农村。他们在如今北印度的学术界,以及印度的行政部门、教育界、政界、某些商业领域,仍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不少人成为克什米尔的政治家、地主、学者、祭司、教师、国师或王宫官员等。他们喜欢自称克什米尔婆罗门。实行种姓内通婚,高种姓中仍不许寡妇再嫁。人死后行火葬。

民族文化

克什米尔人生活纯朴,对宗教信仰的差异有足够的包容性。他们大多喜好和平,宗教的多样化衍生出文化的多样化。当部落欢庆节日时他们才会远离平淡的生活,克什米尔人以喜好各种不同的音乐而闻名,男性和女性着装颜色非常的鲜艳。华特尔地区的男性多能表演当地著名的"独哈"舞蹈;女性则会表演民俗舞蹈“鹿弗”,克什米尔因精湛的美术、诗歌、手工艺品而闻名数世纪。

生活方式

克什米尔人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是玉蜀黍属、小麦;毛纺、木制工艺以及金属加工等手工业发达。他们喜饮绿茶,茶中放盐。穷苦人家爱吃茶煮玉米粥。

参考资料

克什米尔人.克什米尔人.2023-12-29

克什米尔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2024-01-11

关于克什米尔民族.百度文库.2024-01-12

关于克什米尔民族.豆丁网.2024-01-12

南亚观察丨克什米尔族群问题与印巴僵局.百家号.2024-01-12

克什米尔人.中国经济走廊研究中心.2024-01-11

克什米尔人,做生意很精明(4).新浪网.2024-01-11

幽幽莲花香 恋上克什米尔.新浪.2024-01-11

克什米尔的水上风情.新浪网.2024-01-11

克什米尔语.《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