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常
范常(1354年-?),字子权,号琅琊山人,滁州市人。他因足疾数次上告,被赐以安车。范常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称赞,被授予总管府知事一职。范常历任太平兴国翼统军元帅府都事、太平府知府、侍仪等职务。他还撰写了《登基表》请吴王朱元璋继皇帝位。洪武元年(1368年),范常被授予翰林院直学士、知制、同修国史兼太常卿等职务,负责制礼作乐之事。范常后来因年老足疾请致仕,明太祖御制诗文送其归。
人物简介
范常,明朝著名将领,深得朱元璋喜欢,立过大功,他的儿子范也当过江西省按察使。
人物评价
丰沛之歌,壮士兴怀;南阳市之谣,勋戚增荣。而况漆沮造周,亳都肇商,振古如兹矣。我圣祖起中都,一时风云景从,攀鳞附翼者,固皆魁梧奇荦、倜傥雄杰士也,如范常者,盖居一于是矣。神龙奋渊,蛟龙蜿蜒。威凤翔霄,雕鹗蹁跹。真人纂历,时乘御天。声应气求,无物不然。子权俊乂,绍武青山。起于帝乡,历试间关。——廖道南评
亲属成员
资料来源:
史籍记载
范常,字子权,滁人。太祖军滁,杖策军门。太祖夙知其名,与语意合,留置幕下。有疑辄问,常悉以实对。诸将克和州,兵不。常言于太祖曰:“得一城而使人肝脑涂地,何以成大事?”太祖乃切责诸将。搜军中所掠妇女,还其家,民大悦。太祖以四方割据,战争无虚日,命常为文,祷于上帝。其辞曰:“今天下纷纭,生民涂炭,不有所属,物类尽矣。倘元未终,则群雄当早伏其辜。某亦在群雄中,请自某始。若已厌元德,有天命者宜归之,无使斯民久阽危苦。存亡之机,验于三月。”太祖嘉其能达己意,命典文,授元帅府都事。取太平,命为知府,谕之曰:“太平,吾股肱郡,其民数困于兵,当令得所。”常以简易为治,兴学恤民。官有谷数千石,请给民乏种者,秋输官,公私皆足。居三年,民亲爱之,召入为侍仪。
洪武元年,翰林直学士兼太常卿。帝锐意稽古礼文。群臣集议,间有异同。常能参合众言,委曲当上意。寻以病免归。岁余,手诏征诣阙,仍故官。帝宴闲,辄命儒臣列坐,赋诗为乐。常每先成,语多率。帝笑曰:“老范诗质朴,殊似其为人也。”迁起居注。常有足疾,数在告,赐以安车。寻乞归,帝赋诗四章送之。赐宅于太平。子祖,历官云南省左参政,有修洁称。
潘庭坚,字叔闻,当涂县人。元末为富阳区教谕,谢去。太祖驻太平,以陶安荐,征庭坚为帅府教授。慎密谦约,为太祖所称。下集庆,擢中书省博士。婺州下,改为金华府,以庭坚同知府事。时上游诸郡次第平定,择儒臣抚绥之。先后用陶安、汪广洋于江西省,而庭坚与王恺守浙东地区。太祖为吴王,设翰林院,与安同召为学士。而庭坚已老,遂告归。洪武四年复召至,主会试。
子黼,字裴冕。有文名,官至江西按察使。会修律令,留为议律官。书成,卒。黼谨饬类父,而文采清雅过之。父子皆以乡校显,时以为荣。
参考资料
明史.微信读书.2024-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