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土作业
铲土作业是一种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推土和平整建筑场地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最常见的工具是推土机。
推土机的特点
推土机因其操作灵活性强、转向便捷、所需的作业面积较小以及行驶速度快而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作业过程中,推土机会经历铲土、运土、卸土和返回四个步骤,具体的方法则取决于土壤类型、作业场地区域形状和作业方式等因素。熟练的操作人员能够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工作方式进行作业,从而实现高效的工作效果。特别是在铲土阶段,正确的方式选择对整个作业进程的速度有着显著的影响。
铲土作业的要求
铲土作业的目标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和距离内让铲刀装满土壤。通常情况下,铲土时应以低速前进,将铲刀置于下降或浮动位置,随着机器的前进,铲刀逐渐深入土壤。铲土的深度视土壤等级而定,一级土壤约为200毫米,二级和三级土壤分别为100至150毫米,四级土壤小于100毫米。
铲土作业的主要方式
铲土作业开始时,为了避免过度加速,可以先不将油门操纵杆或踏板置于最大供油位置。一旦开始铲土,应将油门操纵杆或踏板置于最大供油位置,使柴油机保持在接近额定转速的范围内运行。随后,应集中注意力控制铲刀操纵杆,通过观察铲土情况、车辆头部的升降趋势和听取发动机声音来确定提升铲刀的时机和幅度。这种方法可以使推土机在遇到较大阻力时,发动机有足够的扭矩和转速储备,以便提升铲刀并减轻负载,同时减少铲刀升降的次数,降低操作混乱的风险,减轻劳动强度和推土机的磨损。在作业过程中,每次提升铲刀不应过多,以免在推土机前方堆积土壤。当推土机驶上土堆时,铲刀会卸下土壤,越过土堆后,铲刀可能会铲得过深。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发生,铲刀就无法铲起土壤,并且铲土地段会出现波浪形,影响后续的铲土作业。针对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地形需求,应该采用不同的铲土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常见的铲土方式包括:
直线式铲土
直线式铲土也称为等深式铲土,是指推土机在作业过程中始终保持大致相同的铲土深度,最终形成的地段呈现平直状态。虽然这种方式的铲土路程较长,铲刀前面不容易堆满土壤,发动机功率利用率不高,作业效率相对较低,但它可以在各种土壤上有效地进行作业。通常在作业的最后几趟行程中使用,以确保作业后的地段平整。
锯齿式铲土
锯齿式铲土,也称起伏式或波浪式铲土,是指推土机以不断变化的深度进行铲土,铲上的纵向截面近似于锯齿状。在这种铲土方法中,一开始应尽可能使铲刀深入土壤至最大深度,当发动机超过负荷时,逐渐提升铲刀至自然地面,等待发动机恢复正常后再下降铲刀进行铲土。经过多次升降,直到铲刀前面积满土壤为止。锯齿式铲土适合在N、M级土壤上使用。尽管这种铲土方法会导致铲刀频繁升降,增加操作和工作装置的磨损,但由于铲土距离较短,作业效率高于直线式铲土。
楔式铲土
楔式铲土,也称三角形铲土,是指铲土的纵向截面为三角形的铲土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首先快速将铲刀深入土壤至最大深度,然后根据发动机负荷和铲刀前面的积土情况,逐渐提升铲刀,使其一次性入土即可铲满土壤并进入运输环节。楔式铲土的铲土路程最短,能够充分发挥发动机功率,作业效率较高。它适用于在稍微湿润的1、2级土壤上进行作业。
V形槽式铲土
V形槽式铲土是指推土机铲土的横向截面为V形的铲土方法。这种作业方法分为标定、加深和修整三个阶段。机械的挖掘方向与工程的构建方向一致,倒退次数极少或不倒退,因此作业效率较高。它适用于建造不需要挖掘也不需要填充的路基、开挖道路边沟或其他“V”形沟槽的情况。
接力式铲土
接力式铲土是一种分次铲土、叠堆运输的铲土方法。铲土的次数取决于土壤种类、铲土厚度和铲土长度。从靠近弃土区的一端开始铲土,第一次将土壤运至弃土区;第二次铲出的土壤不向前推进,而是暂时留在第一次铲土时的开挖区域;第三次将铲出的土壤向前推动时,将第二次遗留下来的土堆一起推向弃土区。这种铲土方法适用于土质坚硬的情况下作业,能够显著提高作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