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鱼拓

鱼拓

鱼拓,是一种将鱼的形象用墨汁或颜料拓印到纸上的技法和艺术,起源于中国宋代,灵感源自中国古老的碑拓技艺。鱼拓不仅可以记录和展示不同种类鱼的身长、形状、颜色等体表特征,还可以结合诗书画印成为艺术品。

宋代的文人墨客在垂钓之余,会用墨汁或颜料将所钓之鱼拓印到纸上,用来记录实际尺寸并保留纪念,被称为“鱼折”或“胜负图”,历经千年传承和发展,渐渐被更名为“鱼拓”。早期的鱼拓是以墨作为颜料,作品缺乏层次感和明暗变化,只是记录了所获鱼的大小,后来鱼拓爱好者将墨进行了调配,使鱼拓作品中的鱼鳍拓出了透视感,鱼拓作品显得生动了许多。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特别是颜料的创新,使彩色鱼拓的产生成为可能。彩色鱼拓的出现使鱼拓作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技法上从最初的拓出鱼形到拓出色彩层次的变化,进而拓出不同鱼的本身特点。在继承中国传统拓技法的同时,吸收了西方绘画技法,表现光线的明暗变化是鱼拓技术的又一大进步。

鱼拓按制作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直接拓印法和间接拓印法两种。直接拓印法是直接在鱼体上涂墨或根据鱼体不同部位的颜色着色,再拓印到纸上或布上而成。间接拓印法是在鱼体上贴好宣纸或白棉布,然后在纸或布上涂抹各种颜料而成。现存古时鱼拓有清代曹溶所藏无名氏鱼拓及清代皇室宗亲溥心畬朱砂鱼拓。

历史沿革

鱼拓起源于中原地区宋代,是渔文化的延伸。古时候没有手机、相机等能够成像留影的产品,捕鱼人如果逮到一条稀奇罕见的鱼,想要保留其图像,便通过传统的拓印手法留影。当时的文人墨客在垂钓之余,会用墨汁或颜料将所钓之鱼拓印到纸上,用来记录实际尺寸并保留纪念,被称为“鱼折”或“胜负图”,历经千年传承和发展,渐渐被更名为“鱼拓”,鱼拓不仅可以记录和展示不同种类鱼的身长、形状、颜色等体表特征,还可以结合诗书画印成为艺术品。

早期的鱼拓是以墨作为颜料,作品缺乏层次感和明暗变化,谈不上艺术作品,只能说是记录了所获鱼的大小,后来鱼拓爱好者将墨进行了调配,使鱼拓作品中的鱼鳍拓出了透视感,这种拓技与早期传拓技法中的蝉翼拓极其相似,鱼拓作品显得生动了许多,同时这时的鱼拓作品吸收了中国全形拓的一些技法,更注重作品的整体形态,对于形体变化较大的鱼,出现了分次补拓的全形拓技法,由于墨拓具有独特的韵味,仍有许多鱼拓爱好者热衷于墨拓。使鱼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特别是颜料的创新,使彩色鱼拓的产生成为可能。彩色鱼拓的出现使鱼拓作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技法上从最初的拓出鱼形到拓出色彩层次的变化,进而拓出不同鱼的本身特点。在继承中国传统拓技法的同时,吸收了西方绘画技法,表现光线的明暗变化是鱼拓技术的又一大进步,赋予鱼更真实的拓彩,体现了鱼的质感,使鱼拓作品更加新颖、生动,鱼拓的技法和表现形式更趋成熟,更具鲜明的特性。鱼拓不再仅仅是为了记录鱼获,而主要是为了欣赏和收藏,这样就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鱼拓。

鱼拓艺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初步确定了其固有的艺术表现形式。首先,鱼拓艺术与传统的绘画、书法同属于造型艺术,有相同点,例如:存在着构图、印章、题款等。其次,鱼拓也有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在制作过程中,整个鱼形除了眼睛允许绘画以外,其他部分必须是拓印而成,不允许用笔再加工。对于丰富画面的水草、树叶、贝壳等景物,也应是拓印而成。

分类

鱼拓按制作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直接拓印法和间接拓印法两种。

直接拓印法

这是一种较简单的拓印法,拓印效果朴实、生动,适于初学者掌握。它是直接在鱼体上涂墨或根据鱼体不同部位的颜色着色,再拓印到纸上或布上而成。

间接拓印法

这种鱼拓优雅、色彩鲜明,但需要工具较多,技术要求也较严格。它是在鱼体上贴好宣纸或白棉布,然后在纸或布上涂抹各种颜料而成。

制作材料

制作鱼拓的用具主要有:宣纸、墨、调色盘、固定板、毛笔、喷雾器、电吹风、颜料、脱脂棉、大头针等。这些用具是制作鱼拓所必须的,可以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略有增减。

宣纸

宣纸一般分为生宣和熟宣两种,生宣的吸水性很高,熟宣的吸水性相对比较低些。对于初学者最好使用熟宣,因为生宣的吸水性大初学者不好掌握,在熟练的掌握了鱼拓的制作方法技巧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选用生宣。

砚墨的颜色比较纯正饱满,而且颜色保存很长时间也不会变色。墨也有色,墨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选用。墨汁虽然也可以使用,但就鱼拓的艺术性而言并不鼓励使用,它的特性和墨是无法相比的。

调色盘

调色盘是用来调节用墨和颜料浓淡的,最好是用白色的可以掌握颜色的浓淡度。

固定板

固定板用来固定鱼体和平整鱼体,一般有三块:背部、腹部和尾部。固定板的厚度一般要和鱼体中心高度相近为好,弧度也要和鱼体的弧度相近,制作者可以多备用些不同规格高度和弧度的固定板,可以根据鱼体的大小选用。固定板的材料最好用白色发泡塑料,这种材料来源比较丰富,材质软方便制作和修改固定板的形状,还可以在上面查试颜色的浓淡。

毛笔

毛笔可以根据鱼体的大小等因素自由选用,笔头的毛质要柔软,不要使用容易掉毛的毛笔。水彩笔,排笔也是经常用到的,也要准备一些。

喷雾器

喷雾器是在拓鱼拓之前湿润宣纸的,只要喷水的雾性好就行。

电吹风

电吹风用来吹干宣纸上的墨、水份以及颜料。

颜料

颜料最好选用中国画的颜料,它主要是矿物质的颜料加入的胶成分比较少。

脱脂棉

脱脂棉主要是塞入鱼的嘴、鳃和肛门防止血水污物弄脏宣纸。

大头针

大头针用来固定展开鱼鳍。

制作方法

直接拓印法

是将墨直接涂在鱼体上,然后将宣纸铺盖在鱼体上拓印的方法,这种方法拓出的鱼拓和鱼体在拓印中的方向是相反的,直接拓鱼法基本上是单色的鱼拓。

准备工作

用清洗液或者盐水将选用的鱼体上的粘液和污物清洗干净,在清洗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鱼鳞病弄掉了,另外要注意鱼鳍和其他的部分有没有破损,鱼体的完整性将直接影响到与拓的美观。清洗干净鱼体后用清水再冲洗干净并擦干鱼体的水份。用脱脂棉将鱼的嘴中、鳃中和肛门塞住,防止鱼体内的血水污物流出。注意不要塞的过多,过多就会造成鱼的形态变形影响拓印和鱼的自然形态。

用弧度和高度合适的固定板将鱼体固定好,并且有大头针将鱼鳍展开固定,展开也要适度要让鱼的形态好象是在水中的自然状态一样。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鱼体的方向和拓印出来的方向是相反的,在拓印前根据制作者的设想布局调整好鱼体的方向。

上墨

在上墨之前要根据鱼体的特点调整墨的浓淡,最好是在另外的纸上先试试看墨的浓淡,根据情况调整好墨的浓淡,确定之后在在鱼体上施墨。上墨要先从鱼的背部开始和浓的地方开始,由浓到淡、由上到下按照鱼体的颜色浓淡上墨。上墨时要利索轻快,尽量减少重复的上墨,否则拓印出来的作品会显的呆板。鱼体的背部、头部要上的墨浓点,腹部要上的淡些。鱼的眼睛部位不要上墨,留在最后进行修饰。上墨是影响整个鱼拓作品好坏的关键。

拓印

鱼体上好墨后,按照制作者构思的鱼体在纸上的位置,将宣纸铺盖在上好墨的鱼体上。铺盖的位置一定要准确,铺盖上后就不能再动了,否则就会拓印失败。铺盖好宣纸后有手或者排笔或者毛刷,轻轻的拍打、刷扫,这个时候不要用过大的力量,否则就会使宣纸破损。一定要仔细小心拍打刷扫各个细节部位,尽量把细节部位拓印出来。

画眼睛

 确认拓印无误之后,从鱼的头部轻轻的将宣纸揭起来,制作者用毛笔把鱼的眼睛画出来。眼睛可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如果制作者画的好拓出来的鱼就会象活的一样在游动。最后在写上获鱼的地点、时间和制作者的落款,再加上一枚印章。

间接拓印法

间接拓鱼法是将宣纸盖在鱼体上,用墨和颜色在宣纸上拓印出鱼形的方法。

准备工作

这一步骤和直接拓鱼法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间接拓鱼法拓出的鱼方向和鱼体是相同的,而直接拓鱼法是相反的。

宣纸铺盖在鱼体上

把宣纸铺盖在鱼体上以后拓印之前,用喷雾器向宣纸上喷上水雾,喷的水雾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过多会使宣纸变软易破,并且会影响观察颜色的真实性。过少使颜色拓印附着不好。宣纸要和鱼体紧密的接合好,尽量不要留有空隙,这一步骤是为了使宣纸和鱼体完全的接合得到完整的拓印鱼体。然后用电吹风将宣纸吹干。

上色

在上色前制作者还要准备个小工具就是拓包,拓包就是用柔软的细棉布或者绸布,里面包上棉团铁线莲的小布包,根据鱼体的颜色可以多准备几个拓包。拓印时沾上所需的颜料,轻轻的从背部或深色部开始拓印,拓包一次沾的颜料不要过多。拓印的动作要连贯,仔细。细小的部位不要遗漏,眼睛的部位要留下在最后修饰,如果颜色太浓就不要重复拓印,颜色淡的时候可以再重拓,这样可以避免拓印的失败。 经过细心、仔细拓印,一张鱼拓就出来了。

画眼睛

和直接拓鱼法一样把鱼眼睛画上,题写上获鱼时间、地点和落款。

相关展藏

现存古时鱼拓有清代曹溶所藏无名氏鱼拓及清代皇室宗亲溥心畬朱砂鱼拓。

制作意义

作为垂钓成绩的佐证。鱼拓是按鱼的实际大小拓印过来的。其大小和长度均与真鱼无异,因此,由鱼拓即可确认所钓鱼的大小。鱼拓制作出来后,经过装裱后挂起来,就是一幅艺术品。

参考资料

拓鱼,看见渔.百家号.2024-11-08

另类拓片技艺————鱼拓!.微信公众平台.2024-11-08

【通州守艺人】18年,外交官成鱼拓非遗传承人,让鱼永远活在纸上!.搜狐网.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