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陆小华

陆小华

陆小华,男,法学博士,民商法学专业,中国政法大学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总编辑、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新华社音视频部主任,现任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陆小华还担任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讲席教授,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研究领域

传媒;管理;法律;新媒体与新经济

研究成果

在第十三届中国传媒年会上,陆小华以新华社全球视频智媒体平台为例,分析了媒体如何通过体系聚合提升效率。他认为,体系聚合,构建体系竞争力,才能更有效增强整体传播能力。新华社全球视频智媒体平台构建了从用户需求获知、到采集、到内容生产、到用户服务的全流程,打通了与音视频生产相关的所有系统底层,实现共享数据、分发信号、传送产品、回馈状态,构建了一个音视频内容生产的完整体系;该系统中还包括一个音视频统一管理平台,这个管理平台可以实现所有音视频信息的共享和反馈,也可以实现对所有子系统的统一管理。新华社全球视频智媒体平台从2017年3月3日开始施行,利用这个系统,处理新闻的时间从过去的近2小时缩短到1分41秒。

在《政治传播的境界: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时政短视频——新华社\u003c第1视点\u003e栏目的探索与思考》一文中,陆小华认为在主要领导人双边和多边外事活动中,需做出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短视频。

代表著作

经济学专著:

《西部对策——抑制返贫与中西部发展》

新闻学专著:

《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

《再造传媒——传统媒体系统整合方略》

《激活传媒——传媒竞争力发掘与执行策略》

《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

法学专著:

《信息财产权——民法视角中的新财富保护模式》

编译《全能记者必备》、《重大报道对策》等。

代表论文

新闻学:

《新闻的社会调节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6、2

《中国传媒发展十大趋势》,《新闻记者》2001、11、200112《第三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多媒体新闻集团结构方案评估与对策建议》,《南方电视学刊》2001、4

《传媒区域聚集规律分析——基于区域发展与传媒产业发展的对策探讨》,《新闻实践》2003、12

《数字媒体观与传媒运行方式变革》,《电视研究》2004、2

《政治文化视野中的舆论意识与舆论影响力》,《南开大学学报》2004、6

《舆论战略与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理论前沿》2004、8

《最超越想象的变革将基于移动互联》,《新闻记者》2007、4

《电视,天然为现场直播报道而生》,《新闻记者》2008、7

《多现场电视直播报道的努力与跨越》,《新闻记者》2010、1

《三网融合:最大机会在满足移动化重组生活》,《中国数字电视》2010、6

《从陆地传媒到海洋传媒》,《新闻记者》2011、10

《国际危机事件报道的战略权衡与体系竞争》,《新闻战线》2011、6

《微博的运用与广播竞争力提升》,《中国广播》2012、7

经济学

《反贫困的职业教育》,《贵州日报》1997、3、13,《新华文摘》1997、6

《区划隶属变动的反贫困效应》,《战略与管理》1997、4

《贵州发展商品牛产业的症结与对策》、《当代贵州》1997、9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与实践价值》、《学习时报》2004、10、25

《第六次零售方式革命:利益重组与需求创造》,中国经营报2013、3、4

法学

《信息的财产化进程》、《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1

《传媒人的职务行为区分规则与权利保护》、《新闻记者》2007、8

《名誉侵权纠纷中传媒责任确定规则》、《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8

参考资料

陆小华.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2022-01-13

陆小华谈新华社全球视频智媒体平台打造:实现体系聚合的关键一步.封面新闻.2019-02-14

政治传播的境界: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时政短视频——新华社《第1视点》栏目的探索与思考.知网.2019-02-19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简介陆小华.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学实践网.201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