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用典失实

用典失实

在制作灯谜的过程中,使用典故时必须确保其准确性,这是因为所谓的“典故”必然有其来源,即使是一些约定俗成的典故,也应该是有原因的。

现象描述

当作者为了使谜底与谜面相匹配,而在创作过程中不顾及典故的真实性,随意编造,这种情况被称为“用典失实”。

典型案例

- “刘禅聪敏”(打宗教名词一)谜底是“禅机”。虽然从灯谜的角度来看,谜底与谜面的扣合还可以接受,但从历史上看,阿斗作为蜀汉后主刘禅的小名,因其懦弱无能而被人们熟知,甚至成为了无能者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况下,将“阿斗”与“聪敏”联系起来显然是不符合史实的。

- “陈胜出文集”(打五言唐诗一句)谜底是唐代诗人杨炯的《从军行》中的诗句“胜作一书生”。这个谜语通过别解的方式,暗示陈胜出版了一部作品。然而,在所有的文献记录中,我们找不到有关陈胜撰写文集的信息。这表明,尽管谜语表面上看起来巧妙,但实际上它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情况。

影响与启示

在灯谜创作中,正确地使用典故可以增强谜语的乐趣,但如果使用的典故不准确或缺乏证据支持,则可能会引起误解并成为人们的谈资。因此,创作者在引用典故时应保持谨慎,确保所使用的典故具有可靠的历史背景和真实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