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60运输机
C-160运输机(英文名称TRANSALL)是法国航宇公司、原德国MBB公司和联合航空技术-福克公司(现并入德国航宇公司)于1959年初开始研制的军用运输机。三家公司于该年联合成立了TRANSALL公司,专门负责C-160的研制生产工作。
第一架原型机于1963年2月25日首飞。第一批共169架生产型C-160于1972年之前制造完毕。为法国研制的C-160NG(第二系列)中的第一架于1981年4月9日试飞,到1985年之前,29架制造完毕。
这种战略运输机可以运送部队军用装备、军需品和军用车辆等,并可以在经过简单修整过的跑道上起落。
介绍
军事空运分为战略空运和战术空运两类。在战术空运方面,使用中程运输机,具有在简陋机场起降的良好性能,甚至可以在短距跑道上起降。因此,常常采用涡轮螺旋桨运输机。按照此标准建造的比较典型的西方战术运输机,就是西方部队普遍装备的C-130运输机和C-160运输机。而以苏联为代表的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使用的是与C-130性能相似的安托诺夫An-12。起飞重量45吨以下、最大商载15吨以下的都可以称为轻型,50-90吨起飞重量、载重15-30吨的都可以算作中型,100-150吨、载重30-40吨的可算作大型战术运输机。这些战术运输机最大运载量为15-20吨,可以运载轻型装甲车。
当然,战术运输机对货物运载有很大的限制,包括重量和大小(尤其是宽度和高度)。较重的装甲车和直升机就无法运载,除非把它们整个拆散。战术运输机较长的航程多少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一般可以持续飞行数千公里。
结构特点
梯形上单翼;机翼安装两台劳斯莱斯汽车有限公司TyneRTy.20Mk.22涡轮螺旋桨发动机。C.160GGabriel机型带有各种天线/雷达罩。
发展
起源
20 世纪 50 年代末,法国和德国的空军都需要替换使用活塞发动机的诺德-诺拉特拉斯运输机。为了鼓励两国之间的工业合作,法国和德国于 1957 年 11 月 28 日签署了一项关于开发 Noratlas 后继机型的协议。意大利政府也在早期参与了这一项目,以满足本国的需求,但意大利参与的这一新生项目很快就被终止了,转而支持更小的本地制造的菲亚特 G.222。
1959 年 1 月,法国 Nord 航空公司与德国 Weser Flugzeugbau 公司(1964 年更名为 Vereinigte Flugtechnische Werke (VFW))和 Hamburger Flugzeugbau (HFB) 公司组成了一个名为 "Transporter-Allianz "或 Transall 的财团,负责设计和制造新型战略运输机。新飞机需要在 1,720 公里(930 英里;1,070 英里)的航程内运载 16,000 公斤(35,000 磅)的货物,或在 4,540 公里(2,450 英里;2,820 英里)的航程内运载 8,000 公斤(18,000 磅)的货物,并能在半预制简易机场起飞。每个生产伙伴都制造了一架原型机,第一架原型机(由诺德公司制造)于 1963 年 2 月 25 日试飞,随后 VFW 和 HFB 制造的原型机分别于 1963 年 5 月 25 日和 1964 年 2 月 19 日试飞。之后又制造了六架预生产型,与原型机相比加长了 51 厘米(20 英寸),于 1965 年至 1966 年试飞。
生产
1964 年 9 月 24 日,双方签订了 160 架 C-160 的合同(其中德国 110 架,法国 50 架)。根据订单数量,制造工作由德国和法国分担;诺德公司制造机翼和发动机短舱,VFW 公司制造中机身和水平尾翼,HFB 公司制造前机身和后机身。飞机尾翼由多尼尔公司制造。 三个主要合作伙伴分别建立了三条生产线来组装这些部件。
首批生产的机身于 1967 年交付给法国和德国。第一批包括交付给德国空军(Luftwaffe)的 110 架 C-160D,交付给法国空军的 50 架 C-160F,以及交付给南非空军的 9 架 C-160Z。四架 C-160F 改装为 C-160P 航空邮件战略运输机,由法国航空运营。
1977 年 7 月,法国订购了 25 架改进型飞机。[9] 新改型飞机的生产工作由 Aérospatiale(Nord 公司的继承者)和 MBB(MBB 公司吸收了 VFW 和 HFB)各承担一半,在图卢兹只有一条装配线。机身左侧的货物装载门被机翼中央部分的附加油箱所取代。这些油箱安装后,燃油容量从 19,000 升(4190 入口加仑)增加到 28,000 升(6,170 入口加仑)。[10]第一架第二代 C-160 于 1981 年试飞。该批次生产的飞机包括为法国生产的 29 架(另外为特殊任务生产了 4 架非标准飞机)和为印度尼西亚生产的 6 架。
改型
第一代产品
土耳其空军的Transall C-160D 在 2008 年中国国航航天展览会上降落。这是土耳其明星特技飞行队的支援飞机。
最初生产的 169 架飞机由法国和德国的三家公司制造:诺德公司制造了 56 架飞机,VFW 公司制造了 57 架飞机,HFB/MBB 公司制造了 56 架飞机(HFB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于 1969 年成为梅塞施密特博尔科-布洛姆公司的一部分)。
C-160D
为西德空军生产的飞机;共生产了 110 架。其中 20 架于 1971 年作为 C-160T 交付土耳其空军。剩余的几架德国 C-160 安装了名为 ESS 的自我保护套件。
C-160F 为法国空军和航天部队生产的飞机,共生产了 50 架。
C-160P 由四架 C-160F 改装,供法国邮政局使用。
C-160Z 南非空军的生产型飞机;共生产了 9 架。
第二代生产型
从 1981 年起,一些新的 C-160 开始进入法国空军。现在被称为 C-160NG(Nouvelle Generation,新一代)的飞机在机身上方的机翼中部增加了第五个油箱和一个加油探头,同时取消了左侧货舱门。一些首批生产的 C-160F 系列飞机安装了 NG 版本的改装件,并更名为 C-160R(Renové)。
除上述改型外,法国空军还于 1989 年引进了 C-160G 加布里埃尔改型,这是一种 SIGINT 飞机,由于飞机上安装了天线,很容易区分。
直到 21 世纪初,法国空军还使用 C-160H Astarte,而 Astarté(Avion Station Relais de Transmissions Exceptionelles),意为 "特殊传输机载中继站",用于与法国水下核潜艇通信。
其他
C-160H型(代号ASTARTE)是一种通信中继改型,共生产了4架,1987年交付法军。该机可以完成与法国战略核潜艇的通信工作,配备了抗干扰VLF通信设备,包括Rockwell公司和Thales公司的系统部件,并带有尾部拖曳天线。
C-160还发展出了Gabriel电子侦察型,同样在法军服役。该型号可收集敌方的电子信号情报,座舱内经过改造,安排了多个情报收集工作系统和操作手座席。
1999年法军完成了对其C-160的升级工作。座舱内新增平视显示器(HUD),改装了新型自卫干扰电子战设备。加装了EFIS854TF飞行控制系统。
德军的C-160D加装了BAE系统公司的新型空中信息处理计算机,诺斯洛普·格鲁门(Litton)公司的ALR-68雷达告警系统和RockwellCollins的FMS-800飞行控制与GPS系统。其中21架正在加装EADS公司的自卫电子对抗。
2004年4月,根据一份价值620万美元的合同,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防务系统部将为德国空军的C-160运输机提供21套AN/AAR-54(V)无源导弹接近告警(MAW)系统及其相关备件。在这份合同之前,诺·格公司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一项为期9个月的飞机综合和测试项目,此期间德国国防部对这种紫外线导弹告警系统的能力进行了评估。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为支持这项飞行评估合同项目提供了一套导弹告警系统及备件。AN/AAR-54(V)系统是一种图像传感器系统,可被动探测紫外线能量、追踪多个目标以及对真、假威胁目标进行快速区分。它可用作独立探测系统,也可作为综合定向红外干扰自保护系统的一部分。AN/AAR-54(V)可用于战术战斗机、宽体飞机、直升机和战斗车辆,用户包括美国特种行动司令部、空军和美国国民警卫队以及澳大利亚、丹麦、日本、荷兰、挪威、葡萄牙、英国和德国武装力量。
多个国家将使用正在研制的A400M战略运输机替换C-130运输机和C-160运输机。但C-160仍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担负各种重要任务。例如由德国、意大利和美国联合实施的扩展中程防空系统(MEADS),将可用C-130或C-160运输机空运。每一个MEADS火力单元有72枚导弹(改进型霍克为18枚导弹,PAC-2为32枚,PAC-2/PAC-3混合连为56枚),只需要50名人员来操作和保障。这样一个火力单元的战略部署需要C-17运输机5架次或C-5运输机3架次。向战场上进行战术部署需要C-130运输机20架次或C-160运输机38架次。
相关参数
内部尺寸
机舱长度:13.51米(不含驾驶舱)
机舱宽度:3.15米
机舱最大高度:2.98米
机舱地板面积:42.6米2
机舱容积:115.00米3
重量及载荷
最小使用空重:28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51000千克
最大商载:16000千克
最大零燃油重量:45000千克
最大着陆重量:47000千克
性能参数
最大平飞速度:513千米/小时
爬升率(地平线):6.6米/秒
实用升限:8230米
转场航程:8858千米
最大载重航程:1853千米
起飞滑跑距离:715米(襟翼放下20°)
着陆滑跑距离:5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