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唇
朱唇(Salvia coccinea L.),唇形科植物,常生于海拔1567米的灌丛中。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根纤维状,密集。茎直立,高达70厘米,被开展的长硬毛及向下弯的灰白色疏柔毛。叶片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长2~5厘米,宽1.5~4厘米。轮伞花序4至多花,疏离,组成顶生总状花序;苞片卵圆形。花萼筒状钟形,二唇形。花冠钟状管形,栗色,冠简直立。能育雄蕊2枚,伸出,花丝长约4毫米,药隔长约1.5厘米。花柱伸出;花盘平顶。小坚果倒卵圆形,长1.5~2.5毫米,黄褐色,具棕色斑纹。花期4~7月。
生长习性
性喜温暖向阳环境,适生温度15℃至30℃,宜在肥沃沙壤土中生长。地栽株高50厘米至60厘米,耐热和耐干旱性好。理想温度下需要9周至11周。幼苗期为4周至5周,定植上盆后需要5周至6周。
(图片参考:)
产地生境
该种原产北美。在中国陕西、上海市、浙江省、安徽、江西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有栽培。云南省在蒙自市和腾冲市可以见到逸生状态,生于海拔1250-1500米的路边阳处或湖边疏林潮湿处。
主要价值
观赏
朱唇花顶生,花色丰富,植株丰满,叶深绿色,花形为喇叭状,颜色亮丽,花期早,耐热和耐干旱性好,园林效果好。可用于布置花坛或花境,亦可丛植于草坪之中。
药用
【药用部位】全草
【功能与主治】味辛、微苦、涩,性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主治血崩,高热,腹痛不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繁殖方法
籽播繁殖。盆栽要求:介质要求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基质,可用50%草炭+30%园土+20%珍珠岩进行配比,要求基质的pH值为5.5至5.8,EC值为1.0至1.5。容器选择宜选择10厘米至12厘米的盆器。
栽培技术
温度湿度
生长的理想温度为18℃至20℃,温度好可使开花较快。朱唇虽不耐寒,但只要温室温度不低于0℃,不直接受霜冻,不会发生冻害,在上海地区,二道膜基本可以安全过冬。朱唇的耐热性比一串红要好,抗病性比一串红也强,夏天温度不宜超过35℃。空气湿度宜保持在40%至70%之间。
光照宜保持在3.5万至5.5万勒克斯之间,冬季光照不足或夏天遮光过重会使植株瘦弱纤细,节间拔长。
水肥管理
在两次浇水间让基质适当的干燥,但不要让其萎蔫,保持一个较好的干湿循环。肥料可选用17-5-17与20-10-20水溶性复合肥,前两次氮肥浓度150ppm,每周一次,之后浓度增加到200ppm。基质的pH值保持在5.5至5.8之间,EC值保持在1.0至2.0之间。
摘心修剪
朱唇最好进行摘心,摘心后留2至3对叶片,促进分枝。如果株型不够丰满或推迟花期,可进行第二次摘心。每次摘心将推迟花期10天至15天。谢花后从基部10厘米处进行修剪,又可以进行第二次培养,夏天修剪20天至30天第二茬花又盛开,且可以多次修剪。地栽养护得好,花期可从4月中一直可开到霜降。株型控制使用2500ppm至5000ppm的B9,可使其矮壮丰满。
病虫防治
常见病害
注意防治叶斑病,要在晴天的中午加强通风,降低温室湿度,未发病时用百菌清750倍稀释药液喷洒植株进行预防,发病初期用1500倍至2000倍的世高或1500倍的阿米西达稀释液喷雾防治。
常见虫害
主要有蚜虫、白粉虱、马、斜纹夜蛾、小菜蛾。蚜虫、白粉虱、蓟马可施用800倍至1000倍的敌蚜虱稀释药液。斜纹夜蛾、小青虫可用1000倍的茚虫威稀释药液或1000倍的3%甲氨基阿维盐稀释药液来防治。
参考资料
延时摄影定格“朱唇轻启”瞬间.荆楚网.2024-09-18
Salvia coccinea Buc'hoz ex Etl. 朱唇 [编辑].自然标本馆.2024-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