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连科
赵连科(1836—1905) 赵自幼擅长武术,力过人。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六日,赵告老还乡。
清朝名将
赵连科(1836—1905) 字捷三,罗田县大河岸南家山人。幼丧父母,寄居叔父家,因教不良,偷、抢、嫖、赌样样俱来,后其叔父恐招惹是非,将一头母牛送给他做盘缠,打发他自谋生路。
赵自幼擅长武术,膂力过人。清咸丰四年(1854)四月,以武童身份回到家乡办理团练,于咸丰七年六月调往桃花河、上巴河(今水黄冈一带)等地镇压太平军,并攻下太平军所占浠水县(今浠水)城。湖广总督曾赏给他六品军功。
咸丰九年被调往安徽省镇压太平军,他率兵猛扑太湖县、天柱山两县,使驻守此两地的太平军死伤无数;同治元年(1862)辅助河南省巡抚将清军昌字营改为昌胜营,并于河南汝宁府一带狂杀太平军;同治二年赴甘肃省,光绪十八年(1892)又转赴陕西省,于西域36年,参加镇压捻军、回民军大小战役20余次,杀人无数。仅同治八年由董志经三叉河至洪河川一役,就杀害回民军3万多人,还夺其骡马2万余匹。同治十一年四月在进剿盐固北路一带起义军时,其左手被砍掉4指;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十二日在进剿西北大通起义军时,左脚又被回民起义军炮弹打伤,但仍领兵冲杀不止。
赵连科历任陕西延馁镇都司,陕安镇白土营游击,甘肃灵武营参将,搏勇巴图鲁建威将军、记名提督,并被清朝赏戴花,赏给副将、总兵等职。
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六日,赵告老还乡。曾带回青年妇女近百人,后陆续由其石氏夫人出卖。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赵病死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