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鲁索
卡鲁索,全名恩里科·卡鲁索(Enrico Caruso, 1873年2月25日-1921年8月2日),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1895年在家乡那不勒斯初次以男中音登台演唱《浮士德》,1898年以扮演《费杜拉》一剧中的罗列斯始唱男高音角色。后旅行热那亚、圣彼得堡等地演唱,深受欢迎。他在欧洲和美洲的主要歌剧院中以极大的赞誉演唱,出演了各种各样的角色,从抒情到戏剧都有。作为最早被商业录制的重要歌唱天才之一,卡鲁索在1902年至1920年间制作了247张商业发行的唱片,使他成为国际上备受欢迎的娱乐明星。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卡鲁索在16岁变声前,除了在小工厂打杂外,还在咖啡厅唱那不勒斯民俗音乐,接济家用。 18岁那年,卡鲁索认识了年轻的男中音歌唱家梅西亚尼,梅西亚尼非常赞赏卡鲁索声音,并介绍给自己的声乐老师威尔金,威尔金认为卡鲁索的声乐不丰满,而且非常弱,音色不好,音量也小,说他歌声像“窗缝里刮来的风”,但允许卡鲁索旁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卡鲁索不惧导师的严厉,也不理同学的嘲笑,依然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学习歌唱。
演艺经历
1895年3月15日,22岁的卡鲁索在那不勒斯的新剧院(Teatro Nuovo)进行了他的专业舞台处女秀,演唱了现已被遗忘的歌剧《朋友弗朗切斯科》(L'Amico Francesco),由业余作曲家马里奥·莫雷利创作。随后在意大利各地的省级歌剧院有一系列的演出,他接受了指挥家和声乐老师文森佐·隆巴尔迪的指导,改善了他的高音,并磨练了他的风格。
1902年至1920年间,卡鲁索制作了247张商业发行的唱片,使他成为国际上备受欢迎的娱乐明星。他的早期唱片是在米兰的三次分开的录音会话中安排的,分别是在1902年的4月、11月和12月。他们是在钢琴伴奏下为HMV/EMI的前身——留声机和打字机有限公司(Gramophone \u0026 Typewriter Limited)制作的。1903年4月,他在米兰为英意商业公司(AICC)录制了七首唱片。这些最初发行在Zonophone唱片上。同年10月,他为AICC在米兰录制了另外三首唱片,这些唱片由帕赛唱片(Pathé Records)在圆筒上发行,也发行在唱片上。他在1904年4月为留声机和打字机有限公司制作了最后一张唱片。从1906年2月开始,卡鲁索的唱片开始使用管弦乐伴奏,使用了11到20名音乐家的合奏。这些录音会话的常任指挥是沃尔特·B·罗杰斯,从1916年开始是约瑟夫·帕斯特纳克。
卡鲁索的所有录音都是使用声学过程制作的,这种古老的过程只捕捉了他的歌唱声音中的有限音域和细微差别。卡鲁索的12英寸声学录音的最大持续时间限制在约四分半钟左右。因此,他录制的大多数作品都被限制在可以编辑以适应这个时间限制的选择。更长的作品偶尔会在两个或更多的唱片面上发行。
1921年8月2日,卡鲁索在索莲托逝世,享年48岁。
个人生活
卡鲁索出生在那不勒斯的圣若望和保禄街7号,次日在附近的圣若望和保禄教堂受洗。他的父母原来来自意大利南部坎帕尼亚大区卡塞塔省的皮耶迪蒙特达利费。卡鲁索是七个孩子中的第三个,只有三个孩子在婴儿时期幸存下来。卡鲁索的父亲马尔切利诺是一名机械师和铸造工人。
演唱风格
卡鲁索青年时期的音域不宽,威尔琴大师又十分谨慎,始终把他限制在抒情性曲目范围内去训练。可是当他在米兰(1896年前后)的时候,在隆巴尔迪大师的指导下,逐渐向戏剧性男高音发展。所以在他跨上世界歌剧舞台时,他既是抒情的,也是戏剧性的男高音。在这个时期,他的音域不但很广,而且已经能达到全部音域的统一。所以从他的歌声中我们是听不出人的声音是有不同的音域的,卡鲁索的声带保健医生马腊费奥迪指出:“卡鲁索不是男高音,也不是男中音或男低音,而是三者混合的歌唱家。他有个使人听不出学院派的传统声区分类和不受音域范围限制的嗓子。他用他那同样富丽色彩的男声,从他音域内的最低音一直唱到最高音,克服了人声的各种难度,而总是饱含着深情、温柔、圆润.同时又具有威力。他的声音是一股金子般的流水。”
卡鲁索的歌唱艺术的最突出之处在于他的呼吸技术。他的伴奏者福契多在《卡鲁索的歌唱艺术》一书中说,卡鲁索应用的是两肋一一横隔膜的连合呼吸法。这种呼吸方法被意大利美声学派的声乐大师们认为是人最自然的呼吸法,他们认为要能很好地掌握歌唱的呼吸技术,不仅仅是肌肉上的控制,而且还要与词义相结合,全神贯注地来执行肌肉的控制。他的呼吸能量惊人,运用得也很巧妙,气息的流出与声音的发出配合得异常之好,善于把所有的气息变成声音发出来,而且多用上部共鸣(鼻腔共鸣、头腔共鸣),避免其它发声器官的紧张,因此,他的发声,口腔、喉部、颈部等异常松弛,没有丝毫的压迫感。他的声区衔接得也很自然,听不出他的声音有什么声区的区别,具有“一个声区”的发声特点。他的高音Close,起音强烈,发声果断,力度刚劲,爆发力强,声如洪钟,金声玉振,无不显示出他那音质的美与力,具有美学价值。他的Legato,音与音的走动、字与字的改变,都进行得十分圆润、柔美,注重音调的华丽和分句的完整,讲究吐字的清晰和共鸣的圆润。他的半轻声(Mezzo Voice)唱法,运用得自然、轻柔、饱满、柔美且富有情感。他的突发性的哭腔唱法,运用得稳重、适度、传神、微妙。在意大利的男高音中,他是塔马诺与德·路西亚的继承者,但他与他们不同,他比塔马诺更抒情,比德·路西亚更直率,他与他们的共同点是演唱时强烈,动人心弦,这是一切意大利歌唱家的共同特点。比较而言,路西亚的唱法是比卡鲁索更老式的一种唱法,他有着明显的颤音,并常用混声、头声与假声,与丰富响亮的高音形成对比。卡鲁索很少运用这种对比的手法。塔马诺的唱法与卡鲁索相比也显得较为原始,所以当代男高音歌王鲁契亚诺·帕瓦罗蒂认为:“卡鲁索是当时所有男高音歌唱家中最现代的。他是现代男高音的发明者。”
与卡鲁索同时代的意大利男高音中只有亚历山德罗·庞契和乔万尼·泽那泰洛在有限的曲目范围内近似于卡鲁索。但无论具有什么长处的男高音,他们在卡鲁索面前都会黯然失色。卡鲁索具备了歌唱家的一切条件,并学会了演员的主要技巧。虽然他的声音雄浑厚重,却有着惊人的灵敏。他具有漂亮的高音,但他从来不是只唱高音的歌唱家。他有着深刻的音乐感,有着拿坡里人天赋的音乐表现力。卡鲁索说:“我唱的时候从来不想歌唱技术,我的舌头,我的嘴等等,我完全集中于歌词的意义。”马腊费奥迪指出:“心理的资质给予卡鲁索富于感情的声音是无与伦比的,它们依存于有把握的正确的发声方法中。这就给卡鲁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他以他的全部精力用于歌唱的每个细节,并将其声音的美极为自然地溶合在思想感情之中。”
主要成就
在卡鲁索一生的演出生涯中,一共饰演过64部歌剧,饰唱过67个角色,演出过976场歌剧、独唱会,保留曲目有521首。卡鲁索是世界第一个把歌唱节目录制成唱片的歌唱家,录有489张78rpm唱片,其中现存只有245张。他的歌唱成就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古往今来,无与伦比。他的声音音质优美,音域宽广,音量强大,音色丰富,表现力强。他的声音包括了男高音领域中所有各种类型的男高音(抒情的、Spinto的、戏剧性的)。他科学地继续、发展了Bel Canto,他的呼吸能量惊人,运用得也很巧妙,气息的流出与声音的发出配合得异常之好,善于把所有的气息变成声音发出来,而且多用上部共鸣(鼻腔共鸣、头腔共鸣),避免其它发声器官的紧张,因此,他的发声,口腔、喉部、颈部等异常松弛,没有丝毫的压迫感。他的声区衔接得也很自然,听不出他的声音有什么声区的区别,具有“一个声区”的发声特点。他的高音Close,起音强烈,发声果断,力度刚劲,爆发力强,声如洪钟,金声玉振,无不显示出他那音质的美与力,具有美学价值。他的Legato,音与音的走动、字与字的改变,都进行得十分圆润、柔美,注重音调的华丽和分句的完整,讲究吐字的清晰和共鸣的圆润。他的半轻声(Mezzo Voice)唱法,运用得自然、轻柔、饱满、柔美且富有情感。他的突发性的哭腔唱法,运用得稳重、适度、传神、微妙。
社会评价
他唱歌曲,用声不多,力度不多,行腔细致,音调流畅,气息自如,在发声上没有加强戏剧性,保持着自然的色彩,抒情为主,具有纯、清、远、美的歌唱最佳境界。他唱歌剧,善于采用不同的声音造型来饰唱不同心态的角色造型,声音的可塑性强,用声集中,共鸣圆润,气概刚劲个性突出,威力十足,具有惊人的穿透性声响。在歌剧史上,能够把角色饰唱得绘声绘色、有血有肉、声情并茂、生动感人的,卡鲁索是第一个。
情书公展
卡鲁索生前情书在意大利公开展出
2010年,一代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生前情书将在《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的诞生地——意大利古城维罗那公开展出。被展出的情书多达1200封,卡鲁索生前用过的各类支票和其他记载他生活细节的相关资料也将亮相。
人物作品
演唱单曲
参考资料
恩里科·卡鲁索.猫眼电影.2024-08-21
【男高音EnricoCaruso恩里科·卡鲁索】专辑_哔哩哔哩_bilibili.哔哩哔哩.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