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阿莎雕塑
仰阿莎雕塑,是位于中国贵州省剑河县仰阿莎湖畔的苗族题材女神雕塑。其底座高22米,包含4层圆形展示厅,雕塑高66米,总高达到88米,高度设计取自当地苗族节日“二月二”和“六月六”。雕塑的材质为不锈钢,艺术手法为圆雕、浮雕相结合。
仰阿莎雕塑是依托剑河县文化旅游资源禀赋,由剑河县仰阿莎旅投公司投资建设。2016年11月,仰阿莎雕塑开工建设,至2017年7月建设完工,项目总耗资达到8600余万元。2017年12月6日,经世界记录认证现场测量核实,仰阿莎雕塑被确认为世界上最大的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
仰阿莎雕塑是展示剑河县优秀的“仰阿莎”民族文化、打造“仰阿莎”文化旅游的形象体现。仰阿莎雕塑莎雕塑是剑河县的文化品牌,很多游客会慕名而来,也会去剑河县的其他景区,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建设背景
仰阿莎是苗族人民的精神寄托,她是传说中的苗族美神,其故事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广为流传。2008年,黔东南州申报的苗族长篇叙事歌“仰阿莎”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发展文化旅游业,剑河县很早就开始挖掘 “仰阿莎”的故事和文化。在2016年前后,剑河县曾委托苗文化专家对仰阿莎的故事进行了重新整理。在当时,有专家提出可以通过雕塑来展示“仰阿莎”,这一建议与剑河县的发展文化旅游想法不谋而合。
2017年1月,仰阿莎旅投公司在招标网站上发布“仰阿莎”雕塑采购公示文件,其中提到,“仰阿莎”雕塑应属国内外目前唯一的大型苗族人物题材雕塑,造型具有强烈的主题性、艺术性、标志性和纪念碑性质。
建造历程
仰阿莎雕塑是依托剑河县文化旅游资源禀赋,由剑河县仰阿莎旅投公司投资建设。2016年11月,仰阿莎雕塑开工建设,至2017年7月建设完工,项目总耗资达到8600余万元。2017年12月6日,经世界记录认证现场测量核实,该雕塑被确认为世界上最大的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
2018年1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官网表示,仰阿莎雕塑的建立,与温泉景区融入城景一体化规划中,形成以仰阿莎文化为根基的县域旅游综合体。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中秋节期间,多位游客来到仰阿莎雕像位于的清水江畔,坐游船赏夜景。
制形布局
设计特征
仰阿莎雕塑底座高22米、身高66米、总高达到88米,高度数据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贵州省当地苗族节日“二月二”和“六月六”,有着苗族传统文化寓意。仰阿莎雕塑的材质为不锈钢,艺术呈现为圆雕、浮雕相结合。
景区布局
仰阿莎雕塑位于中国贵州省剑河县仰阿莎湖畔。
相关文化
仰阿莎为苗语人名,意为水边的小姑娘,她是传说中苗族的美神,其故事盛传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清水江沿线一带。在剑河县境内还能找到传说中“仰阿莎”出生的水井、沐浴的温泉及畅游的湖泊,仰阿莎已成为黔东南地区的文化品牌。2008年,黔东南州申报的苗族长篇叙事歌“仰阿莎”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意义
仰阿莎雕塑是展示剑河优秀的“仰阿莎”民族文化、打造“仰阿莎”文化旅游的形象体现。仰阿莎雕塑是剑河县的文化品牌,会带动剑河县的经济发展。
相关事件
2020年,剑河县作为贫困县耗资近亿修建雕像的事情引发争议,对此,同月20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曾回应媒体称,仰阿莎雕塑建成后不久就曾遭受网友质疑。适逢在2018年至2019年,全县为全力突击、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当地政府近三年来将所有资金都用于突击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原计划建设的仰阿莎雕塑的一些附属设施中途已暂停建设。
而对此次事件,从事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者越剑认为,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有多种方式,大手笔再修一个雕像没有太大的必要。“当地肯定有古村落、古建筑等需要修复,可以通过挖掘保护本身存在的文化建筑,来促进文旅发展。”四川省旅游协会原副会长司徒华则表示,此次事件需要辩证地去看待。“贫困县要发展,肯定要有一定的文化投资,如果这个文化定位是准确的,就不能单纯地说这样做不值。”司徒华说,值不值要看最后的结果,如果客观上确实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甚至比其他的投资资金回流更快,那么就不能说这样做是不对的。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认为,“其实,这类事就是需要一个度。”
参考资料
贵州建88米高苗族美神“仰阿莎”雕像目前已完成90%.百家号.2024-03-16
原贫困县8600万建88米女神像,工作人员:没用国家一分钱.百家号.2025-03-16
贵州剑河88米雕塑争议:当地官员称“不能因为质疑就不做了”.新京报.2025-03-17
贵州一脱贫县8600万元打造“女神像”引质疑 专家:需辩证看待.百家号.2025-03-16
贵州剑河建88米"仰阿莎"雕像.中国青年网.202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