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刺胸蛙

刺胸蛙

又叫石蛙,山鸡、山蛙、石板蛙;又名石坑,石鸡;群众称为山蚂拐,其鸣声宏大梆梆声,故称为梆梆鱼。

特点

棘胸蛙,属蛙类,栖于岩涧水穴中。喜吸附 在岩壁上,白天匿于洞中,晚上出来觅食。体大肉肥,一般体重三四两,大的重约一斤左右。肉质细嫩,鲜美如鸡,含脂肪少,糖份低,性凉,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是庐山的“三石“之一。

棘胸蛙是南方丘陵山区生长的一种名贵山珍,因其肉质细腻且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所以被美食家称为“百蛙之王”。

物种对比

习性

棘胸蛙栖息在我国南方小溪的石缝中,所以也被称为"石蛙"或"石鸡"。棘胸蛙的生存环境与蛇基本上一致,喜穴居,平时吸附在岩壁上,以昆虫为食,而且相互掠食:大蛇吃小蛙,而大蛙也吃小蛇。

药用价值

棘胸蛙肉可供药用,据《本草纲目》记载“有滋补强壮功效,主治小儿痨瘦,疳疾,病后虚弱等”,具有补

虚损、解热毒、驱痞瘦、化毒疮之功效,所以石蛙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此外棘胸蛙的蝌蚪还具有乌发、清毒接疮之功效,蛙卵则可明目,长期食用能提高大脑的活动功能,增强记忆力,防止大脑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民间为滋补要药,是小儿虚弱,产妇虚脱首选,其营养成份超出甲鱼的2倍,具有很高的保健疗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