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帝陵古柏林

黄帝陵古柏林

黄帝陵古柏林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处桥山中,柏林覆盖面积为89.1公顷,计有柏树81600多株,其中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柏有3000多株,四季常青,郁郁葱葱,是中国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柏林,也是黄帝陵最有价值的历史遗存、最珍贵的自然与历史景观,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的见证。

黄帝的陵冢——黄帝陵就深藏在桥山巅的古柏中。

桥山古柏不仅数量多、树龄长,品种也较为齐全,以侧柏为主,还有扁柏、桧柏、刺柏等。桥山古柏群以其独有的特色构成了黄帝陵景区奇特的自然景观,把桥山妆扮得秀丽幽静、苍翠肃穆、充满灵气。

柏林概况

桥山山丰土厚,林木茂密,沮水三面环流,山前沮水如带,印台山如屏。桥山古柏覆盖面积为89.1公顷,计有柏树81600多株,其中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柏有3000多株,是全国最大的古柏群。

桥山古柏群在历朝历代都得到了较好保护。据文献记载,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赵祯下圣旨,责成坊州(今黄陵县)地方官员,发动黎民百姓,当年种植柏树1400多棵,同时抽调三户人家,免除一切徭役赋税,专门在桥山看护种植柏树。这也许是我国第一批由官方指派的专职护林员吧。新中国成立后,桥山古柏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

黄帝陵柏林是我国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柏林,是黄帝陵最有价值的历史遗存、最珍贵的自然与历史景观,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的见证。

特别柏树

黄帝手植柏

黄帝陵古柏林中,最著名的要数轩辕庙门内的“黄帝手植柏”。进入轩辕庙山门,西侧一棵高大的古柏首先映入眼帘。这棵参天古柏,树龄5000多年,传为黄帝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图书集成》记载:“中部县(黄陵县晋朝时叫中部县)有轩辕柏,在轩辕庙。考之杂记,乃黄帝手植物,围二丈四尺,高可凌霄。”当地有谚云:“七搂八乍半,疙里疙瘩不上算。”黄帝手植柏为轩辕庙内重点保护的古柏之一。这棵古柏,枝干苍劲挺拔,柏叶青翠,主干略向南倾斜。树高19米,胸围11米,直径约3.5米,为群柏之冠,被国际友人誉为“世界柏树之父”。

手植柏东南侧的青砖护壁下部正中,镶嵌一长条形圆顶石碑,上刻“轩辕柏”五字;上部镶嵌一长方形石碑,上书“轩辕柏”三字,并有八九十字的简介一篇。

挂甲柏

黄帝脚印石旁,有一棵刘彻挂甲柏,又称将军柏,志载:“汉武帝征朔方还,挂甲于此树。”树干斑痕密布,纵横成行,似有断钉在内,是群柏之中最为奇特的一株。

中华世纪柏

在桥山山腰,有棵“中华世纪柏”。“中华世纪柏”栽植于庚辰年二月初二(公元2000年3月7日),据 说农历二月二是黄帝的诞辰日。“中华世纪柏”是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象征,它采集34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具有代表区域特点的黄土培植,掬黄河长江入海口之水浇灌,表达了所有炎黄子孙对人文初祖黄帝的仰慕、缅怀和对新世纪的祈福。

在“中华世纪柏”旁,矗立着重达15吨的泰山五彩石,由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国际著名华人艺术家陈瑞献先生撰文书写的《庚辰黄帝圣诞志》被镌刻其上,以石铭记先祖恩德,喻意我神州社稷稳如泰山,中华儿女兴帮治世的责任重于泰山。

参考资料

陕西黄陵桥山护林人:十数年坚守 日行五公里.中国新闻网.2024-04-07

雨后黄帝陵风光秀美.公祭轩辕黄帝网.2024-04-07

千年古柏见证黄陵悠久历史.公祭轩辕黄帝网.202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