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苘山镇

苘山镇

山镇,又称蔄山镇,隶属于山东省威海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威海市与文登区交界处。镇域南临青岛,北接烟台,东濒渤海黄海,与日本、朝鲜和韩国隔海相望。镇内有184家工业企业,涵盖多种经济类型。苘山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地位。苘山镇的历史沿革经历了多次行政变更。苘山镇荣获“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中国投资环境300佳”“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管理先进单位”“国家卫生镇”“山东省双文明建设明星镇”“齐鲁之星”以及“山东省首批中心镇和小康乡镇”等称号,这些荣誉彰显了苘山镇在经济、建设、环保和社会进步方面的卓越表现。

历史沿革

清末属辛汪都九里。

1898年,杨家卧龙等8村被英国侵略者划入威海卫租借地。

1930年属第一区龙山乡。1941年12月属文西县水鹿区。

1958年8月属威海市锦旗公社,后改称草庙子镇公社。

1962年,由草庙子公社析置苘山公社。

1965年5月,划入文登县。

1984年3月撤公社设苘山乡。

1989年3月改乡为苘山镇。

1993年10月撤乡设镇,并更名为北郊镇。

2001年5月,撤销北郊镇,并入苘山镇。

2003年7月,苘山镇北陡埠和王埠庄两村划归龙山路街道办。

2008年4月划归威海工业新区管理(现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3年,威海工业新区更名为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4年其行政区划划归环翠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苘山镇,因镇政府驻地位于西苘山村得名。位于东经121°54′53〞~122°06′04〞,北纬37°12′56〞~37°21′33〞。地处文登市区东北部,东与环翠区草庙子镇接壤,南、西南与文登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山办、米山镇毗连,西、北与汪镇为邻,隔米山水库界石镇相望。镇政府驻西苘山村,电话区号0631,邮政编码264414。距文登区市区8千米,距威海市区20千米。苘山镇位于威海市环翠区南部。南部与文登区、文登营镇为邻,西南倚文登区米山镇,西、西北连临港区汪疃镇,东接临港区草庙子镇。面积111.1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苘山镇境内剥蚀丘陵广布,地势略为北高南低、中部微隆。最高点位于角山,海拔379米;最低点位于丁家洼,海拔30米。

气候

苘山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及季风进退明显。由于三面环海,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具有冬暖、夏凉、春冷、秋温及温差小、风大、雾多、雨水充沛等特征。

水文

苘山镇境内属西母猪河水系。高格河自申格村东入境,向西汇入柳林河,境内河道长10千米。山马河发源北角山,西南注入米山水库,河道长20千米。

自然灾害

苘山镇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冰雹,危害最大,其次是大风、暴雨和夏秋间低温连阴雨。

自然资源

苘山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花岗石高岭土;地热资源丰富。

人口

根据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苘山镇常住人口为54122人。

行政区划

所辖村代码

所辖村简介

黄岚3村明初,夏姓来柞树岚立村,秋至春,黄叶漫岭,称黄岚。建国后以方位分别称东黄岚(15户),西黄岚(250户)和中黄岚(179户)。

白玉庄宋末,石姓立村。东有白石,莹洁似玉。280户。

山马于明末,于姓自斥山来山麻寺东立村,演作山马于。258户。

山马刘明初,刘姓由礼格庄来山麻寺东南居,演作今名。170户。

西管山1967年,复修米山水库,管山40户迁村西居,称向阳。1981年改今名。55户。

管山建于元代以前,以村西官山名村,演作管山。元时,周、王等姓来居。268户。

汪格庄明末,汪姓建汪家庄,演作汪格庄。258户。

裴家泊子清代裴姓自爬山后来平泊立村。125户。

黄岚南庄爱新觉罗·旻宁初,崔姓自后岛来黄岚之南立村。79户。

丁家洼元朝,丁姓自诸城丁家洼来此处立村。178户。

佃里明末,宋姓由西下庄来此为管山富户佃耕。(佃,读tián)119户。

丁家埠明末,丁姓由丁家洼来土阜南立村。80户。

新白玉1967年,复修米山水库,白玉庄72户迁此,称新红。1981年改今名。105户。

二十里堡明末,赫姓距文城西北20里建村,西有急递铺。100户。

.二十里堡南庄清中期,刘姓自洪水岚来建刘家庄。1961年以方位易今名。40户。

裴家埠清雍正九年,鞠姓从沙子来土阜之东建鞠家庵。乾隆时,裴姓众,易今名。146户。

梁家清代高姓自七里汤来居,前后临草夼,称两道夼。清末,谐音称梁家夼。210户。

官道北清光绪九年,鞠姓自上徐村来官道之北、二十里堡东侧立村。1961年自治。54户。

胡家3村明末,胡姓来建胡家庄。1961年分为胡家北,胡家西,胡家东,分别为170户、53户和106户。

邹家庄清初,邹姓自荣成花园来建邹家庵,建国后改今称。34户。

黄庄清雍正时,刘姓黄山市来居,袭原址首字称黄庄。民国初自治。65户。

山马头清代,刘姓由文城来陡崖之东立村,称崖子头,近山麻寺,演作山马崖子头。1981年称今名。166户。

西柳,833.东柳明崇祯十三年,刘、于二姓分别从诸城和斥山来山麻寺旁居住,多柳,演称山马柳树底下。1944年分村,以方位称西柳(90户)、东柳(130户)。

山马邹明正德十三年,鲍姓自文城来山麻寺旁立村,演作山马鲍。1940年后,邹姓众,易今名。166户。

山马程清初,程姓自今荣成市上刘家来山麻寺侧立村,演作山马程。120户。

山马埠元初,马姓由今荣成市山儿马家来山麻寺侧立村,称山麻村。后以南有土阜谐音称今名。335户。

床里3村明初,潘姓自今海阳凤城、郑姓自蒿(正文第58页)、项姓自城西来到县城北,临河床居,称县北床。建国后以方位称东床,西床,中床,分别为101户、194户、184户。

大汶口镇明末,刘姓由西龙格来居,群山环抱如瓮,称瓮口。1966年演作今名。110户。

北陡埠清代于姓自山马柳树底下来陡峭的山埠之北立村,称陡埠。1981年易今名。427户。

王埠庄清初,王姓从道口来土阜之东立村。243户。

风景名胜

新权遗址

位于苘山镇新权村及西南丘陵,1973年发现,总面积24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米,采集的遗物以秦汉居多。其主要文物有斧、凿、石饼等石器,鼎、碗、罐、壶、瓮等陶器和汉代砖瓦,铁器有秦朝铁权。秦权的出土,为研究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度量衡,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北申格遗址

位于苘山镇北申格村北1100米处。1989年发现。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20厘米。采集的石器有斧,陶器有鼎足、鼎口沿等,夹沙红陶居多,属大汶口文化类型。

新权墓群

位于苘山镇新权村和道头村之间,现存较大封土的秦汉时期墓冢9座。其中,封土最大的墓高4米,直径27.5米,墓顶有下陷痕迹。封土不存的中小墓葬较多。

1974年以来,群众在生产中发现古墓葬8座,其中4座被破坏。已征集的遗物有战国的陶壶、汉时陶罐等。

1979年,文登县文物组清理4座古墓,发现有砖室墓和土墓两种。出土的遗物有带花纹的大空心砖、墓底方砖、白陶罐、黑陶壶、罐、耳杯、五铢钱及铜器和漆器残迹。1980年,新权墓群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公布为地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代表人物

古代人物

于冠敬

(1874~1948),西武林村人。清末秀才。富有民族气节。1898年7月1日,《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签字。1900年4月,英人借勘界之机,扩大威海卫租界范围。消息传来,于冠敬发出火烧鸡毛信,沿村传送,组织1000余人,手持土枪、长矛、铁叉等,汇集在东道头梁家店召开抗英誓师大会。

英国驻威海办事大臣铎沃德和沙巡查带领200多名步兵和10余名骑兵,妄图武力勘界。于冠敬率领抗英队伍数千人与英军进行面对面斗争。愤怒的群众将英人在卧龙村西、后坡、西泊、庙西头、东南河埋下的5块界碑砸得粉碎。沙巡查令步兵和马队开枪射击,于冠敬等抗英群众纷纷放土枪还击。文登区知县陈景星连忙跪在地上,苦苦向于冠敬等赔礼求情,英人趁机逃走。于冠敬曾在汪疃翠峡口、管山教学多年。

50岁后在自家办学堂,教授青年学生。后被推为村长,为维护群众利益,抵制种种摊派,多次遭到日伪军的毒打,但宁死不屈,深得百姓敬重。

曹云章

(1912~1935),代号鞠子,大夼村人。1932年文登中学毕业后,在文登五区吴家小学教书,同年5月加入共产党。1934年3月任中共文登县委书记。5月改任胶东半岛特委巡视员。1935年1月参加与组织发动“一一?四”武装暴动,被捕入狱。1935年12月13日,在夏村英勇就义。

经济

综述

2011年,苘山镇财政总收入2.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738元。

截至2019年末,苘山镇有205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超市或综合商店52个。

农业

2011年,苘山镇有耕地面积5.35万亩,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为主。

2011年,苘山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2.48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3%。

苘山镇的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29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西瓜、花卉、葡萄、果树。蔬菜种植面积0.5万亩。

苘山镇的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8万头,羊饲养量0.08万只,家禽年饲养量42万羽。

截至2011年末,苘山镇累计造林150亩。

工业

苘山镇的工业以机械加工、塑料制品、电子、家具、渔具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1.6%。工业企业320家,职工20000人。

商业

2011年末,苘山镇有商业网点850个,职工7000人。

2011年,苘山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0.1%。出口总额18164.7万美元,产品销往日本、东南亚、欧美及中东等地。

金融

2011年末,苘山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5亿元。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苘山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45个,各类文化专业户45个;各类图书室18个,藏书15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35人。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苘山镇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2000人,专任教师150人;小学3所,在校生1850人,专任教师220人;初中1所,在校生1358人,专任教师150人。

2011年,苘山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242万元。

科技事业

2011年末,苘山镇有省级技研中心1个,威海市级技术研究中心2个,各类科技人才180人。获国家专利156项,欧美专利12项。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苘山镇有镇级医疗卫生机构2个,下设中心卫生室8个;病床55张,固定资产总值366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15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体育事业

2011年末,苘山镇有学校体育场4个,8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

社会保障

2011年,苘山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户,人数14人,支出39075元;医疗救助13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0人次,共支出23.97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7户,人数507人,支出25.3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5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63.38万元。社会福利费85万元;敬老院1家,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06人。社区服务设施25个。慈善分会1个。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3150人,参保率98%。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苘山镇有邮政局2个,电信企业2家。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互联网用户1.29万户。

获得荣誉

苘山镇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十大园林镇、综合实力千强镇、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2019年,苘山镇被重新确认为2018年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参考资料

山东省威海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苘山镇概况.www.tcmap.com.cn.2024-02-21

蔄山镇(苘山镇).www.xzqh.org.2024-02-21

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统计数据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各镇人口情况.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