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意识流电影

意识流电影

意识流电影是指受到“意识流”小说影响,侧重于表现人物非理性、潜意识及直觉活动的电影类型。这类电影通常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深刻剖析,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意识流电影的特点在于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极大地扩展了影片的容量,深化了主题。它打破了传统戏剧化构造的电影模式,对全球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影片发展

意识流电影在世界影坛上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野草莓》(又名《杨梅树下话当年》)被视为最早的“意识流电影”。伯格曼的其他知名作品还包括《第七封印》和《处女泉》等。意大利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以运用意识流手法著称,其作品《8又1/2》(又译《八部半》)是典型的“内省影片”。法国新浪潮电影流派的阿伦·雷乃创作了《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等意识流电影。此外,还有法国的《老枪》等经典意识流影片。

特征

意识流电影在全球影坛上的作品特征非常鲜明,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分析深入

许多电影导演遵循第二种观点,即“意识流”等于“内心独白”,并通过现实主义改造将其转化为现实主义艺术家可以使用的手段。例如,《广岛之恋》通过大量的“内心独白”深入细致地分析了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深刻鲜明地传达了影片的主题思想。

内容深远

意识流电影经常打破时间、空间和地点的界限,将时间、空间自由结合,因为导演认为人在思考问题时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思维活动通常是无序的。他们还认为,要“真实”地表现一个人的思想活动,就不应该受时空的限制,特别是强调时空的统一,否则会有“虚假”的成分,有“编”的痕迹。将时间和空间混合在一起的技巧在常规电影中也有出现,但意识流电影的“闪回”、“倒叙”则是按照人的潜意识的无规则活动而组合起来的,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例如,《老枪》这部电影由法国导演罗贝尔·昂里哥于20世纪70年代执导,成功地将三四十年代的传统电影与五六十年代的探索创新相结合,获得了显著成就,赢得了1976年法国首届最高电影奖——凯撒奖的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声音奖。这部电影最显著的特点是大量使用“闪回”,在时间上占据了整个电影制作时间的五分之二,这在普通电影中是罕见的。这部电影由“闪回”在结构上形成了两个时空层面,即现实时空层(客观的时空层)和心理时空层(主观的时间)。这两个层面清楚地将电影分为两个部分,讲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法国医生于连为妻女复仇,手持旧枪,独自消灭德国残敌的故事。另一个是大生前于连和他的妻子克拉拉从一见钟情到怀孕生子的幸福生活。这两个层面相互关联,推动了两个故事的双向发展。现实层面触发了心理层面的发展,心理层面又为现实层面的行为提供了动力,两个层面相互对比,相互衬托,构成了这部电影剧本的基础框架。值得注意的是,意识流电影《老枪》中的“闪回”确实发挥了作用。传统电影中的“闪回”主要用于交叉或补充某些情节,以确保电影讲述的故事完整无缺,很少用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在《老枪》中,大量使用“闪回”,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将镜头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揭示人物的状态,从而塑造了一个立体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并因此大大增强了电影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例如,电影中的现实层面是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心理层面则是根据主人公于连的心态呈现的,与现实时间正好相反。第一个“闪回”是于连的“想象”:妻子和女儿被德军用火焰喷射器折磨成了“木炭”。在这里,通过于连的想象,观众亲眼目睹了于连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经历了他的愤怒情绪。接下来的一个闪回让观众从于连的心理角度来看待于连幸福的家庭生活和甜蜜的爱情生活。从这些“闪回”中,观众可以看到战争在一个男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同时也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英雄。这一切都来自于“闪回”技术的功能。因此可以说,《老枪》是一部借助“意识流”描绘战争的成功电影。这一特点反映了50年代以来人们关注战争对人性的影响,而不是传统战争片从外部表现战争的老套路。

突破传统

无论是《野草莓》《8又1/2》,还是《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等经典意识流电影,它们的结构都打破了传统的戏剧式结构,是非情节化、非戏剧化、非传统的舞台剧结构,也不要求有一个完整的戏剧事件贯穿始终,而是打破时空秩序、随意跳跃、非理性怪诞、无逻辑的闪接。

参考资料

欧洲"意识流电影" .百度文库.2024-11-14

这些电影听上去就很高级?.哔哩哔哩.2024-11-14

用伯格曼的《野草莓》举例什么叫“意识流电影”.哔哩哔哩.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