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十竹斋画谱

十竹斋画谱

《十竹斋画谱》是一部由明朝胡正言辑选并刻印的画册,共八卷,包括《书画谱》《墨华谱》《果谱》《翎毛谱》《兰谱》《竹谱》《梅谱》《石谱》等类别。书中收录了胡正言及其同时代艺术家的作品,共计约180幅画和140件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均采用了饾版法印成,展现了明代彩色套印版画的高超技艺。

制作工艺

《十竹斋画谱》采用饾版法印成,这是一种将彩色画稿按不同颜色分别勾摹下来,每种颜色刻成一块小木板,然后依次逐色套印或迭印的技术。这种方法使得印出的画面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几乎可以达到与原作相同的艺术效果。饾版的出现是中国雕版木刻印刷术的一次重大革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印刷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胡正言,字曰从,别号十竹主人、默庵老人,出生于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逝世于清朝康熙十三年(1674年)。他曾任南明中书舍人,入清后未仕,专注于刻书、藏书事业。他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居住期间,因门前种植十多株竹子而得名杭州十竹斋艺术馆。胡正言精通多种学术领域,擅长书画、篆刻,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印刷师。他的著作和刻本广泛涉及文字学、诗词等领域,其中尤以《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为代表作。

版本情况

《十竹斋画谱》的初印本使用化纸印制,流传稀少,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现存的多数版本为清代翻刻,如康熙五十四年的重刊本、乾隆的重刊本以及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二年的芥子园重刊本等。中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着一部郑振铎先生旧藏的《十竹斋画谱》,其中包括《书画谱》和《墨华谱》的部分作品。

相关作品

《十竹斋画谱》中的《翎毛谱》卷首附有天启七年(1627年)杨文骢的序言。此外,《书画谱》也有崇祯六年(1633年)醒天居士的序言,表明胡正言至少在天启初期就开始致力于版画套印技术的研究,并逐步完成了整部《十竹斋画谱》。胡正言不仅是一位画家和书法家,还对雕刻和印刷有着深入的研究,这使得他能够亲自监督整个制作过程,确保作品的质量。最终,他成功地将饾版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浓浓淡淡,篇篇神采;疏疏密密,幅幅乱真”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疏影横斜水清浅—墨色变化几可乱真水墨的《十竹斋梅谱》.百家号.2024-08-19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网易.2024-08-19

《十竹斋画谱》全八卷.个人图书馆.2024-08-19

十竹斋书画谱 - 中国水印木刻文献数据库.中央美术学院嫆缁濄.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