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新游侠列传

新游侠列传

《新游侠列传》是200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毅聪。定价为24.80元。

作品原文

自序

我从小喜欢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的作品。

金庸的十五部小说中,《越女剑》、《碧血剑》、《鸳鸯刀》较次。《碧血剑》开头夏

青青个性鲜明,后来让位于阿九何铁手。这也许是二人又在《鹿鼎记》中出现的原因。

《鹿》口碑极佳,我拥护。只是它篇幅长,有些情节游离在外。才气、想象力及其后期文风

的副产品?瑕不掩瑜。

我偏爱他后期作品,如《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等。《连城诀

短而精,从容深远。(因此它不叫《素心剑》?我以为金庸小说中,书名带了"刀、剑"字样

的,档次稍低。)《神雕侠侣》中杨过的个性描写,窃以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有蒙冤

的令孤冲及无忌的赵敏堪与之比拟。他们是一个时代。

对于金庸,看过他的书越多,评价越高。古龙正相反,其作品水平参差不齐,略有重

复。他不长于长篇,下笔似乎漫不经心(天马行空),错漏多。不同的主人公间性格少有变

化。爱情描写有时一塌胡涂。他的好处在于新奇。有些卡通化的倾向。《无情剑》、《七杀

手》、《大旗英雄传》、《七种武器》,以及楚留香陆小凤系列可谓上品。《绝代双娇》

有些虎头蛇尾。

温瑞安有四大名捕系列、《白衣方振眉》足以传世。《大侠传奇》、《说英雄、谁是大

英雄》书名比内容高明。

如今金庸梁羽生封笔,古龙早逝。温瑞安笔下的主人公一旦开帮结社,我就忍不住希

翼这位年少成名的"大侠"重入法务部矫正署台北监狱,以便他追寻灵感,以便惩诫其政结、恶习。

幸好,名捕是吃公门饭的,不可以另立山头。

九十年代以来,武侠小说不景气。大陆有"平成的泡沫",伪作、劣作充斥坊间。

所以武侠小说名声不太好,不少文人口诛笔伐。其实,拿纯文学定义的名著与之作比,

极不公平。后者也有自己的名著!

一方面,武侠小说不好写,此辈中人少;另一方面,人们很喜欢它。伪劣之作应运而

生。所以有志之士应该参与,克服浅薄轻浮、急功近利之流弊,努力写出好作品。

一部好作品可能打动人心,有所启发,却不太可能似当头棒喝,改变、改造人的思想,

一劳永逸。倘若书能吸引人读,使其养成阅读的习惯;且未劝人为恶,没有混淆是非,即可

谓积了些许功德。

书的功用不一定是教育,也可以是娱乐。

在考虑写作内容之前,书名便定为《新游侠列传》。《史记》中我更爱《刺客列传》。

朱家、郭解在后世看来更似豪强,实为一。

太史公序曰:“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

其躯,赴士之厄困。"如此定义,时之刺客有何别于游侠?我先于《燕丹子》中知曲、田、

荆、樊、高诸人事,后再观《史记》,仍不免扼腕长叹。

少时读《古文观止》头几十篇散文,不胜仰慕其文其事。我很佩服荀瑶的刺客。刺客

不适合大一统的时代,故而后来只在唐季藩镇割据时还红火了一阵。如红线、聂隐娘。(见

金庸《三十三剑侠图》,或《古今传奇选》、《唐宋传奇选》。)

侠客们则薪传相续,但也渐失先秦慷慨之风。安吏之乱中的南霁云较为悲壮。梁羽生

大唐游侠传》中,这个形象刻划不够。

搜神记》中的《干将莫邪》感人至深。后世鬼怪不少,激烈不如。

公案小说是盼不到侠客的产物,法制稍有完善的反映。《三侠五义》非史亦非传说,是

一大进步。但我不太喜欢。

世俗化并非坏事。与官府勾结的描述民国后渐少。五十年代以来,前辈作家推出了新派

武侠小说。此后,游侠的形象层出不穷,定义不断变化。对其人格品质更不苛求。

武侠小说是否先武后侠、重武轻侠?游侠不一定要"游",自古许之;侠不一定"轻生重

义"?相信会有异议。侠如柳毅般,"犯之者不避其死,感之者不爱其生"?或者,爱其躯而

轨于正义?

或如黄侃所言,"为国民发愤,有为枭于百姓者,则利剑刺之,可以得志"?这样算"

国殇",还是"无政府主义"?拔到了一定的高度,还是跌入仅有匹夫之勇,天真、不明世事

的深渊?

我不知道。但我怀念春秋战国秦汉

也许,广义的游侠是有个性、有事迹的非坏人,仅此而已。

《新游侠列传》的"新"字意义俱在于此。

金庸封笔之作《鹿鼎记》是划时代的巨著。韦小宝算不上侠士,也不大会武功。我

不自觉地拿他比"包拯"。通过他俩,我们记住了展昭,也记下了陈近南吴六奇舒化龙

也许,武侠小说以“武"增加可读性,以“侠”寓精神,题材可以多变,重心可以转移,褒

贬倾向不能丢。

好人有时会做不成事,做坏事。人,只要求其非坏人足矣,可以有私心。有容乃大!韦

小宝小心地避免了明显地欺负、迫害好人。他顺手做了不少好事。故是为侠行。

内容简介

本书写了几位有个性、有武功的年轻人——岑寂、周乐等。他们是武林另类、江湖精英、行事做人都与众不同。您很难在传统的武侠小说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在他们所处的年代,黑道已不限于绿林,正在向城市扩张。所谓的白道中人,有的只求自保,有的假仁假义,有的老朽无能,不足与黑道势力抗衡。几位年轻高手挺身而出,先后与帝虎、城隍庙、唐门、借刀等邪派组织较量,经过杭州市王江泾镇、虎丘、武当山等几次“战役”,争得侠名。

有这样一位刺客,为主子报仇去暗杀一位贤者。他试了不少次,吃了不少苦头,终

未能得手。每次贤者都饶了他的性命,放走他。最后,他请贤者脱袍。挥剑砍袍,自尽。

──姐弟二人相依为命。弟杀人,怕牵连其姐而毁容自尽。姐闻之,哭曰:“必是吾弟。"

前视道:“必彰显其名也。"扑尸自尽。。。。。。

作品目录

读者评论

东东宝这个文章还是表扬的多。我自己其实对这本大四时(1997年)写的武侠小说(2002年出版)也不满意,最大的问题是:1、情节松散;2、文字不好,比较晦涩,议论过多。东东宝是我知道的、除了我之外的、仅有的、读完此书的两三个人。谢谢他的评论。现在这书好象买不着了,我自己也想买几本收藏的。。。

评陈毅聪《新游侠列传》

——东东宝发表于清韵论坛

陈毅聪的《新游侠列传》,是一部十分奇异的武侠作品,或者可以称之为另类,或者可以称之为古典。

陈毅聪的文字十分有特色,古风凛凛,读来极具咀嚼感,又像是苦涩的茶,让人难以下咽,清香只是淡淡的。书中又夹杂了许多很现代的文字,给人感觉行文完全不受任何的约束,许多十分不合时宜的名字在书中出现,如弗里德里希·尼采酒井法子。书中的人物、派别、武功的命名亦十分别致,俨然是温瑞安惯用的手法,却不像温那样夸张,其中蕴涵的道理很难被网上匆匆的浏览者体会。读完这么大一部作品,我怀疑有多少人能付出我这样的耐心。

《新游侠列传》中议论的文字很多,还是有温的味道,却比温含蓄谦虚的多,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书中的人物。或者有一些是属于哲学的范畴,看的出作者把学生时代的许多主意表达了出来,思想容量这么大的武侠作品,我以前还真看的不多。因此我不把它看作是通俗的文字。

尽管写意为主,书中抒情的成分还是很多,甚至有作者学生时代的诗作。那种种感情似乎都很轻灵,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的,用书中原话说,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情?),爱谁谁?

陈毅聪构思情节的能力是无庸置疑的,这从他的短篇中可以发现,他本人对此亦十分自负,不过我并不十分欣赏。因为陈在骨子里是看不起通俗文学的,书的引子和补记是证据。既要屏弃传奇,又不舍得放弃扑朔迷离,陈的作品就晦涩的很,难称精彩。来升客栈的故事十分奇异,却不能吸引我,那更像是一个哲人在舞台上板着脸表演大变活人,同时告诉观众:恶乃历史发展之动力(恩格斯),是魔鬼引诱人类尝了智慧之果。

四个主人公很有特色,我比较喜欢有仕子风范的岑寂。书的结尾是我很欣赏的所在,开头也是,那写的都是岑寂。周乐这个形象相对比较丰满,却比较小家子气,让人觉得放不开,反而不如尉迟杯让人想念,但两人的通病是做事太盲无目的。谢清发按说有讨人喜欢的地方,率真洒脱,可惜他在女生面前实在太失败,娶的老婆也让人觉得别别扭扭,太给男人丢脸。按照通用的说法,独孤寒是个牛人,简直是个人,不过缺少了烟火的气息,或者作者觉察到了这一点,赋予了他十分幸福的爱情和无比浪漫的婚姻,对这样的牛犇,读者只有妒忌的份了。独孤寒对领悟剑法的途径,不是陈毅聪的独创,但我还没见别人写的比他更有味道。

总体看,《新游侠列传》是有些曲高和寡甚至费力不讨好的,或许,作者应该借鉴一下杨叛甚至罗森的写法,照顾一下读者的情绪。

参考资料

新游侠列传 (豆瓣).book.douban.com.202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