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鲽
粒鲽(学名:Clidoderma asperrima),俗称偏口,也被称为粗鳞鲽,是鲽科粒鲽属的一种冷温性底层海鱼,属于硬骨鱼、鲽形目、鲽科。粒鲽分布于北温带,包括中国的福建省到河北省、辽宁省等近海,以及朝鲜、日本、库页岛与千岛群岛、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等地,其原生栖息地还包括北太平洋,从中国和日本的海岸,穿过白令海到阿拉斯加州、加拿大和加利福尼亚州海岸,可做为食用鱼及游钓鱼。粒鲽的模式产地在日本长崎。
形态特征
体呈卵圆形,侧扁,左右不对称。头中大,吻端钝尖。口中大,前位,斜裂,左右不对称,有眼侧口裂短,唇厚。两颌近等长。齿较大,圆锥形,两颌各2行,外行齿较粗壮,前部齿稍大。粒鲽眼较大,两眼位于头右侧,上眼接近头背缘,下眼稍向前;眼间隔很窄,明显小于眼径,具棱脊。粒鲽鳃孔较大。尾柄短,高为长的1.3—1.6倍。背鳍1个,基底与背缘近等长,起点偏于无眼侧,与上眼前缘稍前相对,中部鳍条较长。胸鳍稍小,两侧不对称,有眼侧较大。腹鳍小,位于胸鳍基部前下方,左右略对称。臀鳍基底稍短于背鳍基底,两鳍近同形,末基相对,前缘无前向棘,中部鳍条长。尾鳍圆形。体无鳞。有眼侧体密布大小不均的粗糙骨质瘤,吻部密布细小的瘤突,各鳍鳍条上有小骨质瘤,无眼侧光滑。粒鲽两侧均有侧线,在胸鳍上方略呈弓状弯曲,前方有中等长上支。有眼侧深灰色或灰褐色,体有少数暗黑色斑。无眼侧灰白色,奇鳍色暗。
生活习性
粒鲽体长一般为20—30厘米,栖息于沙泥底质水域底层。无长距离洄游习性,仅随季节变化在深浅水之间移动。粒鲽仔鱼初期有左眼移向右侧变态特性。主要食物为鱼类、甲壳亚门。卵生。粒鲽的饮食主要包括海洋底栖生物,如无脊椎动物和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