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鼠尾草属

鼠尾草属

鼠尾草属(Salvia)是唇形科中最大的植物属,拥有近1000种灌木、多年生草本植物和一年生植物。

形态特征

草本半灌木或灌木。叶为单叶或羽状复叶。轮伞花序2至多花,组成总状或总状圆锥或穗状花序,稀全部花为腋生。苞片小或大,小苞片常细小。花萼卵形或筒形或钟形,喉部内面有毛或无毛,二唇形,上唇全缘或具3齿或具3短尖头,下唇2齿。

花冠筒内藏或外伸,平伸或向上弯或腹部增大,有时内面基部有斜生或横生、完全或不完全毛环,或具簇生的毛或无毛,冠檐二唇形,上唇平伸或竖立,两侧折合,稀平展,直或弯镰形,全缘或顶端微缺,下唇平展,或长或短,3裂,中裂片通常最宽大,全缘或微缺或流苏状或分成2小裂片,侧裂片长圆形或圆形,展开或反折。能育雄蕊2,生于冠筒喉部的前方,花丝短,水平生出或竖立,药隔延长,线形,横架于花丝顶端,以关节相联结,成丁字形,其上臂顶端着生椭圆形或线形有粉的药室,下臂或粗或细,顶端着生有粉或无粉的药室或无药室,二下臂分离或联合;退化雄蕊2,生于冠筒喉部的后边,呈棍棒状或小点,或不存在。

花柱直伸,先端2浅裂,裂片钻形或线形或圆形,等大或前裂片较大或后裂片极不明显。花盘前面略膨大或近等大。子房4全裂。小坚果卵状三稜形或长圆状三稜形,无毛,光滑。

分类历史

乔治·本特姆(George Bentham)是第一个在1832年至1836年间对该属进行全面描述的人,并且基于雄蕊形态对其进行分类。本特姆唇形科的分类工作仍然是该科唯一全面的全球性组织。尽管他对整个科的完整性非常清楚,但他对鼠尾草属的组织不太自信,因为这是唇形科中最大的属。

基于他自己的分类哲学,他写道,他“应该将鼠尾草属分为五到六个属”。最终,他觉得将一个相对统一的群体放在一个属中的优势“远远大于改变两百多个名称的必要性”。当时只有291种已知的鼠尾草属植物。

通过DNA测序,撒尔维亚被证明并非单系的,而是由三个独立的支系组成,每个支系都有不同的姐妹群。他们还发现,雄蕊杠杆机制至少演化了两次,通过趋同进化。沃克和西茨马(2007年)在后来的一篇论文中结合了分子和形态数据,澄清了这种并行进化,证明了鼠尾草属内三个独立的雄蕊杠杆机制支系。令人惊讶的是,鼠尾草属三个支系之间的雄蕊杠杆机制结构是多么相似,因此鼠尾草被证明是趋同进化的一个有趣而优秀的例子。沃克和西茨马(2007年)还解决了鼠尾草是否真正是多系的问题,或者只是在薄荷族内是拟单系的问题。

要使撒尔维亚成为单系的,需要将迷迭香、佩罗夫斯基亚、多里斯塔克斯、梅里安德拉和朱梅里亚属的15种植物纳入其中。沃克和西茨马(2007年)获得的信息支持了鼠尾草的雄蕊杠杆机制有三次独立起源的观点,表明鼠尾草并不是15种(目前不属于该属的植物)实际上是鼠尾草的成员,而是经历了性状逆转,换句话说,鼠尾草在先前的定义下是拟单系的。2017年,德鲁等人重新定义了鼠尾草,提议将多里斯塔克斯、梅里安德拉、佩罗夫斯基亚、迷迭香和朱梅里亚这五个小的嵌入属并入一个广义的鼠尾草属。这种方法只需要更改15个名称,而保留这五个小属并重新命名各种撒尔维亚的做法则需要超过700个名称的更改。

下级分类

参考资料

鼠尾草属.自然标本馆.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