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萧县坠子

萧县坠子

萧县坠子是一种源于安徽省萧县的曲艺形式,由当地的艺术家在河南东路坠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这种曲艺形式以其独特的“说、唱、噱、做”风格著称,擅长抒情和叙述。2008年,萧县坠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简介 

萧县坠子的艺术形式多样,包括单口、对口、多口以及坠子戏等多种表现形式。其板腔体的板式和曲调丰富,如平板、寒板、慢板等,伴奏乐器主要为简板和坠胡。萧县坠子的瑞安鼓词通常采用七字或十字句的形式,内容涵盖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等多个领域。

代表作品

萧县坠子的代表作涵盖了多个题材,既有反映古代历史的长篇大书,如《列国》《金枪北宋》等,也有展现现代生活的小型曲目,如《刘巧团圆》《三封信》等。

参考资料

萧县坠子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2024-10-23

宿州“非遗”文创开发——萧县坠子.百度.2024-10-23

非遗传承 | 传统戏剧——安徽坠子戏.微信公众平台.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