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社区首诊

社区首诊

社区首诊是指社区居民首先在其选定的定点社区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的一种模式。当病情需要转诊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为其办理相应的转诊手续。

目的

社区首诊制度旨在通过政策引导,促使参保人员改变就医观念,鼓励他们在社区解决常见病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消耗,降低个人医疗支出。同时,对于未经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而产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医疗保险基金将不予报销。紧急情况或急救情况下直接入院治疗的患者,应在住院后7天内前往其指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充转诊手续。

具体内容

适用范围

社区首诊适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但不限于:

非高热且无明显神经系统体征的疾病。

昏迷性疾病。

非急性出血性疾病。

非传染性疾病。

急性病患者的院前抢救。

轻度软组织外伤和骨折的初步处理。

适合使用中医传统疗法(如针灸、推拿、按摩、拔罐)以及中药治疗的疾病。

临终关怀的患者。

经过上级医院确诊并适宜在社区治疗的疾病。

对于老年人主要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的专案管理,包括定期家庭访问、康 复用药指导和咨询服务。

参考资料

社会医疗保险学社区首诊制名词解释.百度律临.2024-10-24

我们将完善有关条件 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制.中国政府网.2024-10-24

地方政府在推动社区首诊制的意义和方式.人人文库.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