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麒光
季麒光,字昭圣,号蓉洲,江南无锡县人,清朝官员。他在顺治十七年(1660年)中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丙辰科进士。他的姓氏在榜上曾被记作郑或赵,但后来复姓季。他曾任内阁中书,出任梅县区知县,后迁至台湾府诸罗县知县。他在康熙帝二十四年(1685年)因丁忧去职。他的著作包括《台湾郡志稿》《蓉洲文稿》《蓉洲诗稿》等。他在地方上首创官学,有一定的政绩,并且将施政经过一一记载在《蓉州文稿》中。他还与沈光文等人共同发起诗社“东吟社”,致力于传统旧文学的传播。
人物生平
季麒光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成为进士,初任福建闽清县知县。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省设府,隶属福建省,辖有诸罗、台湾、凤山3县。清廷深感创基维艰,因此调任季麒光为诸罗县首任知县。他在任期间修建县署,制定典章,创办学校,课教儒童,以兴礼教。他还创修了《台湾郡志》,综合了山川、风物、户口、土地、阨塞等史料。然而,他在康熙帝二十四年(1685年)因丁忧去职,未能完成《台湾郡志》的编撰。康熙二十九年到三十四年(1690—1695),季麒光担任华容县知县,重建“四牌楼”以纪念华容先贤王俨,并题诗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