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舰
郑和舰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舷号81,由上海求新造船厂建造,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被誉为“军校第一舰”。该舰以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的名字命名。
1985年12月,郑和舰正式开始建造,并于次年7月顺利下水并开始试航。1987年4月,郑和舰在上海求新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郑和舰自1987年4月27日服役以来,先后执行了多次重要任务,包括1989年首次访美,1990年首次访泰,1992年首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1993年重走郑和下西洋航线,2000年首次联合访俄,2008年和2010年进行多国访问及传播“和谐世界”理念。2012年,郑和舰完成首次单舰环球航行。2013年,郑和舰访问韩国和马来西亚,并在返航途中巡逻中国南沙海域。其后,多次访问亚、欧、美、大洋洲等地。截至2017年,郑和舰创造了海军单舰航程最远、在航率最高、航经国家和海区最多等多项纪录,先后代表人民海军出访29个国家。
郑和舰训练舰是一艘现代化、多用途的舰艇,具备卓越性能和全面设施。它配备卫星导航、全自动武器、电子海图系统和高速光纤网络,显著提升了海上训练保障能力。舰上设有大型海图室、教学指挥中心和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支持40多个课目的实习训练,保障200多名学员中远程训练。郑和舰还拥有先进的生活设施,包括北斗导航、卫星电视、海水淡化和垃圾处理装置。作为中国海军的重要训练和外交平台,郑和舰多次出访国际,航程近50万千米。2015年9月18日,郑和舰被海军授予“功勋训练舰”荣誉称号。
名称由来
郑和舰在人民海军舰艇序列中舷号为81,以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的名字命名。郑和七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开辟了亚非航线,在其时代,他是全世界上航行距离最远、跨越最广海域的人。
历史沿革
研制背景
1949年11月22日,毛主席批准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学府,即如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建校初期,由于缺乏专业训练舰,学校组建了由“四明山”号登陆舰、“107”号登陆舰、消磁船和炮艇组成的实习舰艇大队。然而,这些舰船数量少且质量差,陈旧且航行性能差,只能在风平浪静的渤海湾近海活动。由于舰船条件限制,学员们多数只能在陆地上训练海上科目,或租借地方货轮和渔船进行航海实习。
建造历程
在充分调研了海军院校的实际需要和外国海军训练舰的基本情况后,中国海军机关精心筹划,组织科研院所、军工部门自行设计了679型航海训练舰,并于1985年在上海开工建造。
1985年12月,郑和舰正式开始建造。经过一年半的努力,1986年7月顺利下水并开始试航。1987年4月,“郑和舰”在上海求新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随后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管辖。
基本设计
郑和舰是一艘性能卓越、装备现代化的训练舰,能够在无需加油的情况下单舰环球半圈。该舰配备了卫星导航仪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设备,并装有全自动火炮和火箭深弹发射器等武器装备。教学、通信、机电、生活和医疗设施一应俱全,其中仅大型海图室就设有三个,并设有教学指挥中心和教学彩色电视闭路系统。
郑和舰的舰体设计非常合理,适航性优秀,升级改造潜力巨大。该舰的设计被许多新近建造的舰艇继承,例如海军某型电子侦察船就采用了郑和舰的整体设计,而中国出口阿尔及利亚的新型训练舰则是郑和舰的优化升级版。
经过升级后,郑和舰的海上训练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加装的电子海图系统可以显示世界主要海域的基本情况,成为学员海图作业的“超强大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让不同教室的学员可以同上一堂课。高速光纤使全舰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内部网络,相关信息可以共享互通,实现无纸化办公。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在郑和舰上已经使用多年,性能稳定优秀,是远海训练导航的关键装备。
为了提升海上生活质量,郑和舰加装了卫星电视接收设备,使舰员在世界绝大多数海域都能收看中文电视节目。新型海水淡化装置每天可以淡化40多吨海水,保证全体舰员每天都能洗上热水澡。为了维护海洋环境,郑和舰还加装了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装置,能够对绝大部分生活和餐厨垃圾进行无害处理,这为执行海外任务节约了大量经费。
此外,郑和舰训练舰还配备了覆盖全舰的局域网,并安装了“黑匣子”系统,能够自动记录45天的各种舰船数据。该舰能够在各种海区进行长期训练航行,设有10余个先进的学习训练舱室,可一次性保障200多名学员进行中远程海上综合训练。
服役历程
郑和舰于1987年4月27日正式加入海军服役。1989年3月31日至5月2日,郑和舰代表中国海军首次访问美国,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马辛春中将指挥,随舰有250名舰员和实习学员。这次历时32天,航程9663.3海里的访问开创了中美海军友好交往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海军从“黄水海军”向“蓝水海军”的转变。1990年12月5日至24日,郑和舰首次对泰国进行友好访问,由海军副参谋长张予三少将指挥,率领250名官兵,历时20天,航程7036海里。此行不仅成功完成了远航实习,还取得了外交访问的双重成果。
1992年4月3日至5月3日,郑和舰执行代号为“160”的任务,运送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前往柬埔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参谋长李树文少将为编队总指挥,随舰人员260名。此次历时30天,航程4141.5海里,标志着中国海军首次参与国际维和行动。1993年10月15日至12月14日,郑和舰沿郑和下西洋的航迹,访问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和泰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院长陈庆季少将指挥,随舰259名人员,总航程11466海里,历时60天,创下了中国海军单舰跨越两大洋、访问最多外国港口的记录。
2000年9月11日至10月15日,郑和舰代表人民海军访问俄罗斯海参崴,由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院长郑宝华少将指挥,携300多名教员和学员,历时297.05小时,总航程4160.6海里。这次访问是海军院校首次联合访俄,被誉为“最具历史意义的访问”。2008年10月25日至11月30日,郑和舰结合学员远航实习,访问柬埔寨、泰国和越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院长杨骏飞指挥,随舰409人,航程6361海里,历时23天,创造了单舰出访人数最多的记录。
2009年4月23日,郑和舰参加人民海军成立六十周年多国海军活动,接待了29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同年10月26日至11月15日,郑和舰访问韩国镇海港和日本吴港,海军副参谋长刘毅指挥,率230名学员。此次出访历时20天,是首次组织四所海军院校学员随舰出访,并首次邀请日本学员随舰实习。2010年7月30日至10月20日,郑和舰与绵阳舰组成编队,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汤加、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海军冷振庆副参谋长指挥,率568名官兵,总航程17000海里,历时83天,首次大规模在境外传播“和谐世界”理念。
2011年7月25日至8月11日,郑和舰与洛阳舰组成编队,访问俄罗斯海参崴港和朝鲜元山,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田中指挥,宣传和谐海洋理念,历时17天。2012年4月16日至9月21日,郑和舰执行“和谐使命——郑和舰环球行”任务,海军副参谋长廖世宁少将指挥,率310名官兵,总航程32000多海里,历时158天,创造了首次单舰环球航行等多项记录。
2013年8月1日至9月9日,郑和舰访问韩国和马来西亚,并在返航途中巡逻中国南沙海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院长姜国平指挥,随舰362名官兵,总航程7191.7海里,历时40天。2014年4月30日至6月24日,郑和舰与潍坊舰组成编队,访问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历时56天,总航程12600余海里。
2015年9月23日至11月6日,郑和舰访问俄罗斯海参崴、美国夏威夷和韩国镇海港,航程11000海里,历时45天,创造了保障学员人数最多等多项记录。2016年10月24日至12月30日,郑和舰访问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历时68天,总航程15800余海里,安全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首次穿越多个重要海峡。
船舰用途
郑和舰是一艘专门用于综合训练和友好访问的多用途舰艇。作为中国首艘自行设计建造的远洋航海训练舰,郑和舰的主要任务是为海军院校提供航海训练平台。郑和舰搭载了先进的海上训练设备,成为海军院校学员进行实际操作训练的重要场所。截至2016年,中国海军现役指挥官和技术官员中约有2/3的人曾在郑和舰上实习,因此该舰被誉为海军军官的“摇篮”。郑和舰的教学、通信、机电、生活和医疗设施齐全,包括三个大型海图室、教学指挥中心和教学彩色电视闭路系统。在这些设施的支持下,学员可以在舰上进行航海、观通、机电、武器、船艺、医疗等40多个课目的实习训练。
除训练任务外,郑和舰还承担重要的外交使命。自服役以来,郑和舰多次代表中国海军出访美国、俄罗斯、印度、泰国等国家,并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航迹遍布世界30多个海区和港口。截至2016年郑和舰累计航程近50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10余圈,创造了中国海军单舰航程最远、在航率最高、访问港口和出国次数最多的记录,成为名副其实的外交明星舰。
价值意义
郑和舰服役以来,执行了多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其重要的战略和外交价值。在服役的风雨历程中,郑和舰不仅是中国海军的重要训练平台,也是展示中国海军形象和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窗口。它14次走出国门,访问29个国家,组织40余次甲板招待会,接待30余万人次的外宾和华人华侨,加强了中外海军间的交流与合作。
作为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郑和舰结束了中国海军院校租用商船、渔船进行学员航海实习的历史,始终处于海军初级指挥军官培养的前沿。它在教学实践中,坚持“练为战”“教为战”“学为战”“研为战”的理念,培养了一支懂指挥、会操作、能示范、善钻研的骨干队伍,为中国海军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此外,郑和舰还积极参与地方共建活动,在青少年中讲述海军故事,宣讲海洋文化,强化海权意识,体现了军民融合、共建共赢的精神。
相关事件
2016年11月,郑和舰开放战位锻炼随舰中外海军学员。此次远洋实习,有数名外军学员在中途登上郑和舰,与中军学员共同参与训练。
2017年3月28日晚,中国海军某训练舰支队原创话剧《花甲舰长》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上演。观看演出的有来自海军机关、驻大连部队、大连市党政机关的有关负责人,以及大连舰艇学院的教职员工、郑和舰的老舰员代表和该支队的官兵,共计3200余人。话剧《花甲舰长》以中国海军郑和舰的首任教练舰长冯缵枢为原型。因冯缵枢担任郑和舰教练舰长时已是花甲之年,因此被称为“花甲舰长”。《花甲舰长》由海军某训练舰支队自编自导自演,讲述了冯缵枢指挥救援遇险渔民、担任郑和舰首任教练舰长、率舰首访美国珍珠港以及与家人的隔空对话等场景。
2017年4月27日,郑和舰逆长江而上,顺利停靠江苏太仓市润禾码头,搭载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和潜艇学院的109名学员。这标志着郑和舰与江苏省太仓市的双拥共建和国防教育活动正式启动。江苏太仓是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表示,此次组织学员到太仓追寻郑和足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航海文化教育,旨在增强学员对海军的热爱、建设海军的决心以及保卫家乡和祖国的责任感。
2023年8月,在海军机关和院校的统筹组织和精心安排下,西工大航海学院40名师生与来自其他高校师生一同登上享有“功勋训练舰”荣誉称号的海军郑和舰,开展了为期六天的体验式航海实习。
参考资料
郑和舰:我国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央视网.2024-05-24
现场视频!解放军海军舰艇与台舰目视距离仅0.6海里.腾讯网.2024-05-24
羡慕!登上海军郑和舰!西工大实习也这样硬核!.澎湃新闻.2024-05-24
403 Forbidden.中国军网.2024-05-24
30年,郑和舰的“变”与“不变”.中国军网.2024-05-24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4-05-24
漂洋过海中国梦.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2024-04-05
这艘军舰没有高精尖武器却世界闻名.中国军网.2024-05-24
郑和舰,生日快乐!.环球网.2024-05-25
郑和舰开放战位锻炼随舰中外海军学员.人民网.2024-05-24
Forbidden.人民网.2024-05-24
中国海军郑和舰赴江苏太仓开展双拥共建和国防教育活动.中国新闻网.202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