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陵
刘延陵(1894年—1988年),原名刘延福,小名福官,字苏观,笔名言林等,祖籍旌德县,后来在泰兴市落籍。他是中国第一代的白话诗人,文学研究会的会员,中国第一本新诗杂志《诗》月刊的主编,也是第一个介绍法国象征派的新诗及其理论至中国的拓荒者。刘延陵的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吕振羽周作人、朱自清、俞平伯、郭绍虞、叶圣陶、郑振铎、徐玉诺的诗作编为诗集《雪朝》。主要作品有《水手》《竹》等。晚年移居新加坡,继续从事文学和新闻工作。
人物经历
刘延陵(1894-1988),安徽省旌德县人。1920年5月起一师任教语文和英语,并担任学生文学团体"晨光社”“湖畔诗社"的顾问。1921年下半年的一天下午,刘延陵与朱自清、叶圣陶在校外散步闲谈,他们想编印一种专载新诗的月刊。于是,三人就跟当时上海中华书局编辑部商谈,由他们编辑,中华书局印行,编者不受酬报,也不负经济责任。双方一拍即合。1922年与叶圣陶、朱自清等编辑出版《诗》月刊,此为中国最早的新诗杂志。曾在民国十年的秋天介绍朱自清到吴淞炮台湾中国公学教书。抗战爆发后赴南洋任教,后从事新闻工作,任新加坡《联合晚报》总编。长子刘湖深是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