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浮丘伯

浮丘伯

浮丘伯(生卒年不详,约为公元前270年—公元前170年间),齐国人,战国至汉初儒家学者,荀子学生。

浮丘伯早年家境富裕,后因家道中落投奔荀子门下,师承荀卿,深受其熏陶。六年后返回赵国,虽未受官职任用,但在学术上继续精进,与李斯等同门有所不同,专注于儒学研究。秦统一六国后,浮丘伯迁居曲阜讲学,收徒众多,推动新儒家思想的发展。其间曾与秦始皇交涉,因直言不讳而避难,后在西汉建立后重返长安,继续授学传道,培养了包括申培公在内的众多弟子,对汉代儒学的独尊地位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浮丘伯在儒学领域享有崇高声誉,在儒学传承与发展中扮演了承前启后的关键角色,被誉为新儒家的创始者之一。他的著作《相鹤经》对后世儒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鲁学”学派的形成与传播。清代康熙年间,景宁县郑兰谷修治浮丘钓台古迹,并刻石铭记其功绩,后世文人学士频至拜谒。

人物简介

即 浮丘公。明 高启 《孤鹤篇》:“翩翩 浮丘伯,朝从 东海 来。相呼与之归,谓是仙骥才。”或谓 汉 儒 浮丘伯。清 赵翼 《馀丛考·安期生浮邱伯》:“世以 安期生 浮邱伯 皆为列仙之徒。《汉书·儒林传》:申培刘交 交,俱事 齐 人 浮邱伯 受诗……则 浮邱伯 实儒者也。”按,清 人避 孔子 讳,改“丘”为“邱”。参见“浮丘公”。

浮丘伯是秦汉从旧儒学到新儒学发展历史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据《景宁县志》记载及历代县志序文阐述,浮丘伯曾携双鹤隐居于鹤溪,应为鹤溪文明之有历史记载之始。然志文过于简略,柳景元《浮丘考》,仅确证有其人,而其人其事仍不得其详。近两年来,笔者从书故堆和论文新著中苦心寻觅浮丘伯之来历的片言只语。研究者认为浮丘伯为开创汉代新儒家关键人物,然浮丘伯正史无传,典籍所载,又极零落,翻遍书卷,仍难形成浮丘伯的完整人生,于是从各类风景网站中寻觅浮丘伯仙踪以作佐证,考察浮丘伯对该县历史、人文、民风巨大而深刻影响,整理成文,希有助后来阅者理解志文。

参考资料

畲乡古迹追踪之六 寻找浮丘钓台与浮丘伯的故事.中国景宁新闻网.2024-11-14

畲乡古迹追踪之六 寻找浮丘钓台与浮丘伯的故事.中国景宁新闻网.2024-11-14

环敕木山民间故事:浮丘伯隐居沐鹤溪-景宁新闻网.中国景宁新闻网.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