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清
景清(?-1402年),本姓耿,字号不详,陕西真宁人,明朝政治家,曾任御史大夫。
1394年(洪武二十七年),景清考中进士,以殿试榜眼的身份初次担任翰林院编修之职。1397年(洪武三十年),景清因为奏章中出现文字错误,便揣着官印前往修改,结果被给事中弹劾,因而被关进监狱,不久得到赦免。同年12月,景清被任命为浙江金华知府。1399年(建文初年),景清受朱允炆委派专门监视燕王府的动静。后被召回,继续担任左佥都御史一职,后改任御史大夫。1402年(建文四年)6月,朱棣(燕王)登基,命景清继续担任原职。有官员秘密上奏,称红色异星冲犯帝座。明成祖怀疑景清仍忠于旧主,对自己不利。同年8月15日早朝,众官身着常服,唯独景清穿红色官袍,成祖见状愈发起疑,命校尉搜查,果然发现他暗藏利刃。之后景清被施以车裂之刑,九族被灭。
后来朱瞻基即位,追谥景清为“忠烈公”;朱祐樘又赠谥号“忠敏”。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景清自幼父母双亡,寄养在真宁县辛庄里寨子村的外祖母家中,并加入真宁县户籍。少年时期,他聪颖好学,读书过目不忘。
为官经历
1394年(洪武二十七年),景清在殿试中考中第二名(榜眼),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三年后,他改任监察御史。1397年(洪武三十年)2月,景清又被提拔为左佥都御史。后来,景清因为呈递的奏疏中写了错字,便带着官印到刑部修改,结果被给事中弹劾,于是被皇帝下诏投入诏狱。5月,朱元璋宽宥了他,并派他去巡察陕西省、四川省边界的私茶活动。12月,景清被任命为浙江金华知府。
1399年(建文初年),景清升为北平市参议,受朱允炆委派专门监视燕王府的动静。燕王设宴盛情款待,景清言论明快,大受燕王的赞赏。不久,景清被建文帝召回,仍为左佥都,改御史大夫。景清察觉朱棣图谋篡国,便与方孝孺、练子宁等结盟起誓,力保刘盈。1402年(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带领人马攻陷京城,肆意杀戮。建文帝朱允炆自焚而死,许多朝臣一同为国殉难,景清却幸免于难。同年6月,明成祖(燕王)登基,命景清继续担任原职。景清只能暂且妥协保全自身,等待时机再谋划行动。有官员秘密上奏,称红色异星冲犯帝座。成祖怀疑景清仍忠于旧主(朱允炆),对自己不利。8月15日早朝,众官身着常服,唯独景清穿红色官袍,成祖见状愈发起疑,命校尉搜查,果然发现他暗藏利刃。景清见事败露,怒斥道:“叔叔夺侄子的皇位,就像父亲奸污儿子之妻。”“我就是要为旧主报仇。”朱棣大怒,令侍卫打掉他的牙齿、割去舌头。景清口吐鲜血,直喷龙案与皇袍。最终他被施以车裂之刑,九族被灭,还牵连众多相关之人,时人称为“瓜蔓抄”。景清老家的亲属皆受迫害,村庄沦为废墟。
后来朱瞻基即位,追谥景清为“忠烈公”;朱祐樘又赠谥号“忠敏”。
轶事典故
景清在此
景清洪武年参加乡试,路经淳化时,曾借宿在一主人家。此家有一女,夜间常被妖人所挠,但此夜妖人却没有来。而景清走后,妖人又至。此女质问,妖人答道:“我不敢见景秀才。”女儿便告之父,父亲忙追寻到景清,说出实情。景清于是取出纸笔写了“景清在此”四个字,让老人家将其贴在门上,从此家人平安,妖人再未出现。
景清借书
景清于洪武二十六年乡试中举,入国子监学习。同舍有一学子,藏有一本好书,景清想借来一读,可这位学子说什么也不借。景清坚持要借,并答应只看一天便归还,学子不得已只好借给了景清。第二天一早,学子便来索书。景清十分厌恶他的吝啬,故意装作不知,一口否认昨日有借书之事,学子急得不行,告到祭酒那里。于是景清拿着这本书对祭酒说:“这是我的书。”接着便将此书从头背了下来。此学子瞪目结舌,竟一句也说不出书中内容。祭酒遂将此书交与景清,并把那位学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回到宿舍,景清立即将此书还与学子,对他说:“我因为你把书珍藏得太过分了,所以才跟你开个玩笑罢了,希望你不要将好书只藏而不读。
史籍记载
《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
《国朝献征录·都御史景公清传(郑晓)》
后世纪念
明清两代曾有文人赋诗缅怀。明代昝穆思的《祭景公》写道:“山下孤城水抱流,依然呜咽未曾休;几回欲问中丞事,直恐伤神一段愁。”清代巩我双的《谒景忠烈公祠》写道:“大节分明垂宇宙,甘为瓜蔓尽诛人;辛庄莫惜存五户,短剑空怜未刺秦。”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方志里的长武:明代御史大夫景清.方志长武.2025-03-23
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识典古籍.2025-03-23
国朝献徵录卷之五十四.国学导航.2025-03-23
大明风华.猫眼电影.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