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集乡
侯集乡位于舞阳县最北部,与襄城县的丁营乡、姜庄乡接壤。该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侯集乡总面积为58.74 平方千米,下辖34个行政村,人口为49722人。该地区农业发达,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和大豆,同时也种植经济作物如烟叶、棉花和蔬菜。
历史沿革
清朝末期,侯集镇境域分属舞阳县翟城保、果园保和西莲花池保。
民国八年(1919年),属舞阳县定陵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属第七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分属三民乡、阎刘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沙北县第一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属舞阳县大张区。
1958年8月,为侯集公社。
1975年9月,析关老寨等16个生产大队置太尉公社。
1984年1月,改为侯集乡。
2011年11月,撤乡设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侯集镇地处舞阳县北部,东与太尉镇接壤,南与北舞渡镇、西与章化乡隔沙河相望,北邻许昌市襄城县姜庄乡,东北与郾城区裴城镇相邻,镇人民政府南距县人民政府30千米。
水文
侯集镇境内主要河道有沙河市、尧河、回曲河,最大河流为沙河,从王小贵村入境,流经柿园杨、油坊头、金砖刘、井庄、康庄、河北街6村,从闫刘村出境,境内长8千米,主要支流有尧河、回曲河。
自然资源
2011年,侯集镇有耕地面积5.8万亩。
行政区划
侯集乡下辖的行政村包括秦庄村、显王村、西小张村、碾张村、孙庄村、金砖刘村、湖李村、陈庄村、油坊头村、马庄村、柿杨村、寨李村、东莲花村、芦郭村、高寺村、大黄村、栗子园村、于庄村、闫刘村、汤庄村、端公刘村、小裴城村、东小张村、苏庄村、线郭村、大岗村、吴庄村、康庄村、王小贵村、井庄村、西莲花村、河北街村、大张村和候王村。
经济
综述
2011年,侯集镇财政总收入412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0万元,比上年增长1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10万元,增值税90万元,企业所得税50万元,个人所得税1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11%、16%、16%,人均财政收入86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4700元 。
2018年,侯集镇有工业企业12个,规模以上企业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1个。
农业
2011年,侯集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人均1.2亩,农业总产值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生产粮食5.4万吨,其中小麦2.9万吨,玉米2.6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油料作物、蔬菜,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665吨;蔬菜种植面积0.1万亩,产量93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11万头,年末存栏5.6万头;牛饲养量0.1万头,年末存栏0.1万头;羊饲养量0.5万只,年末存栏0.3万只;家禽饲养量15.3万羽,上市家禽5.6万羽,生产肉类266吨,畜牧业总产值达1.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累计造林0.9万亩,其中防护林0.8万亩,经济林0.1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8.1万株,林木覆盖率28.9%,活立木蓄积量10.5万立方米,水果种植面积200亩,产量300吨,主要品种为梨,渔业以养殖鲤鱼、草鱼为主,有鱼塘825亩,产量40吨,大型农业机械110台(辆)。
工业
2011年末,侯集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8亿元,比上年增长30%,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8.6%,职工18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25% 。
商贸
2011年末,侯集镇有商业网点68个,从业人员280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9亿元,比上年增长20%。
社会事业
教育
2011年末,侯集镇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1112人;小学12所,在校生3050人,专任教师1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612人,专任教师10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各类民办学校6所 。
文化
2011年末,侯集镇有镇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16平方米,公共图书室23个,建筑面积516平方米,藏书5万余册,文化娱乐设施10个,有民间艺术表演团体7个,演职人员260人,电影放映队1个,年放映电影170场次,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舞狮、秧歌、唢呐等 。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侯集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1个,其中镇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40个;病床206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18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4张,固定资产总值37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90人其中执业医师28人,执业助理医师31人,注册护士2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70人、执业(助理)医师1.40人、注册护士0.40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1.70万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5000人,参合率100% 。
社会保障
2011年,侯集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0户,人数109人,支出2.2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165元,比上年增长11%;城市医疗救助1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9人次,共支出5045元比上年增长4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51户,人数2352人,支出216万元,比上年增长20%,月人均75元,比上年增长12%;敬老院3所,床位186张,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83人,支出31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85人,支出24.4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医疗救助28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068人次,共支出35.2万元,比上年增长32%;农村临时救济30人次,支出8000元,比上年增长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88人,社会服务单位3个,床位185张,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万元,捐赠物资折款3000元,接收捐赠衣被200件,使100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新增就业人员300人,有2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人,全年共帮助221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侯集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80千米,投递点36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1.1万笔,国内异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2万件;征订报纸600份、期刊370册,业务收入180万元,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15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0.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2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20%;移动电话用户1.9万户,比上年增加1300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9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互联网端口总数0.4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0.2万个,宽带接入用户0.1万户,比上年增加20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20万元 。
排水
2011年,侯集镇镇区有建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管道6千米,生产能力300吨/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20% 。
供电
2011年末,侯集镇镇区拥有0.4千伏及以上变电所1座,主变压器76台,总容量15200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2条,总长度34千米,用电负荷1600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36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100%,供电可靠率100% 。
园林绿化
2011年末,侯集镇镇区有公共绿地1.3公顷,绿化覆盖率25% 。
道路
2011年末,侯集镇镇区有道路总长度9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1.2米,道路铺装面积0.3平方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2.4平方米 。
交通
侯集乡交通便利,国道G240许泌公路段和漯界路穿越该地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文物保护单位
侯集乡境内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湖南郭遗址、大岗遗址和舞阳彼岸寺大殿。湖南郭遗址位于湖南郭村南,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占地15万平方米,被列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大岗遗址位于大岗村,是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占地8000多平方米,也被列为河南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舞阳彼岸寺大殿位于高寺与芦郭村之间,是元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列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