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卫·维因兰德

大卫·维因兰德

大卫·维因兰德(David Jeffrey Wineland),1944年2月24日出生,是美国物理学家,主要在量子光学领域进行研究。他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NIST)物理实验室以及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工作。维因兰德的研究涉及激光冷却保罗阱中的离子以及利用陷俘离子实现量子计算机的量子门。

人物经历

1961年,维因兰德从加州萨克拉门托的恩忻娜高中(Encina High School)毕业。他申请获准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书。这是美国颇负盛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位于旧金山东湾柏克莱市的山丘上。

1965年,得到学士。之后,他以优异成绩转入哈佛大学,在获得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理大师诺曼·拉姆齐诲人不倦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

1970年,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原子重氢激微波》(The Atomic Deuterium Maser)。之后,他加入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汉斯·德默尔特的研究团队,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做博士后。

1975年,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聘请他为物理研究员。在那里,他成为离子储存团队的领导人。应用激光冷却离子技术,这团队制做出至2012年为止最准确的原子钟,准确度低于10,比较-133原子钟的频率标准还要精确两个数量级。

2012年与法国科学家塞尔日·阿罗什(Serge Haroche)获得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理由是“发现测量和操控单个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方法”。

维因兰德是美国物理学会美国光学学会的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

主要著作

截至2024年8月,据俄勒冈大学教师个人主页数据,大卫·维因兰德已发表373篇刊物论著。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David Wineland.University of Oregon..202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