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淡江大学
淡江大学(Tamkang University,TKU),位于中国台湾地区,是中国台湾地区第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台湾欧洲联盟中心(EUTW)、优久大学联盟(ELECT)及国际大学协会之成员学校。
淡江大学创立于1950年,前身是淡江英语专科学校,1958年改制为四年制淡江文理学院。1980年获准升格为大学,改名淡江大学。1992年,该校引入“全面质量管理(TQM)”理念,是台湾地区最早采用这一概念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1994年首创台湾地区“大三学生出国留学计画”,注重加强校际间交流。1996年觉生图书馆落成,学校开始推进提升学术国际化策略方针的第三波发展计划。兰阳校园于2005年开始正式招生,率先实行“三全”特色教育模式。学校开始构建了多元化一体的四个校区。学校在第四波的多元转变期间获得众多的办学成就。2017年开创“第五波”超越新纪元,持续深耕国际化、信息化及未来化三化特色。学校共设有商学院、文学院、AI创智学院等9个学院,设有欧洲联盟研究中心、先进光源智能检测研究中心等13个科研平台,并有29位教师进入“2022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名单。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共有淡水区、台北市、宜兰县、网路四个校区,办学面积62.49公顷;在校学生22,674人、专任或兼职教师共1536人左右。2023年,学校获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全球最佳大学排名台湾地区第15、全球1413;在2024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201-1400区间;在英国THE2023年世界大学影响力全球排名,位列第201-300名,台湾地区排名第6名。
历史沿革
第一波:质量并重的奠基时期(1950-1980)
1950年,张鸣(惊声)、张建邦父子创办淡江英语专科学校,是台湾省第一所私立高等学府。设立时由法人捐助财产总额为新台币壹佰壹拾壹万陆仟肆佰伍拾元伍角玖分(包括动产、不动产及其他产权)。嗣后继续接受台湾地区内外之个人、法人或团体之捐赠。学校成立时有学生253名。只是为初、高中毕业生提供3至5年无学位的英国语言及文学的课程教育。1958年,学校改制为淡江文理学院,开始颁授学士。1964年,教育家张建邦博士接任校长。同年,淡江文理学院台北市校园在台北市金华街落成。1980年学校获准改制为大学。
第二波:重视品质的定位阶段(1980-1996)
改制大学后,1982年,惊声纪念大楼和资讯大楼相继落成。惊声纪念大楼是当时台湾地区高校中最高的建筑。1983年,松涛馆二、三馆投入使用,能容纳1,356人居住,使得当时所有日间部女学生都能入住宿舍。1984年,新建体育场在校庆日正式启用,使该校体育教学设施更加完善。1986年,商管大楼和书卷广场先后启用。1989年,由日本丽泽大学出资、该校提供土地共建的“丽泽学舍”完工,供丽泽大学留学生以及该校日文系同学住宿使用。
1992年,该校引入“全面质量管理(TQM)”理念,是台湾地区最早采用这一概念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1993年,新工学大楼开始启用。1994年首创台湾地区“大三学生出国留学计画”,每年甄选大三学生赴海外姊妹校研习。1995年注重加强校际间交流,与淡江大学签定学术交流的国外大学遍布于世界五大洲。
第三波:提升学术国际化策略方针(1996-2005)
1996年,觉生纪念图书馆落成,设置了可供1,400位用户同时在线的互联网设施,成为台湾地区首创。1998年,该校台湾地区校友总会在台北市校园成立,成为第一个向行政主管部门正式登记备案的台湾地区性大专院校校友会。同年,该校正式成立了大气环境及风力工程研究中心等12个学术研究中心。1999年,先纪念科学馆完成了内部整修工程,钟灵化学馆在当年年底完成翻新并投入使用。
2000年,文锱艺术中心建成启用。2002年,为庆祝52周年校庆,绍谟纪念游泳馆、文锱中心音乐厅相继落成,为该校体育和艺术教学树立了新的里程碑。2003年,该校通过了环境管理系统ISO14001认证。2004年,该校开始着手规划健全的“三环五育”教育体系。
第四波:与时俱进的多元转变(2005-2017)
2005年,兰阳校园开始正式招生,率先实行全英语教学、全体大三学生赴海外姐妹校学习一年以及全住宿书院的“三全”特色教育模式。学校由此构建了多元化一体的四个校区:淡水校园以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为发展方向,致力于成为拥有学术价值和声望的“知识之城”;台北校园则以终身教育与推广教育为目标,驶向“知识之海”;网络校园则创新数字教育,开辟了“探索之域”。2005年,外语大楼也竣工并投入使用。为了整合校内资源推动国际学术合作并加强国际交流的发展,在2007年增设了“国际事务副校长”职务。2008年,淡江大学荣获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发的“国际安全学校”认证,成为全球首所获得此殊荣的安全校园大学。
2013年,获得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友善校园奖”,并入选为“卓越学校”;2015年,淡江大学进一步荣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大专院校国际化品质督导机制试办计划的特优学校称号。2015年,经由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评选为“品德教育特色学校”,并且连续三年得到认可。
第五波:超越(2017-)
2017年开创“第五波”新纪元,持续深耕国际化、信息化及未来化三化特色。张家宜校长开启“淡江第四波”关键转变,发轫“淡江第五波”智慧翻转,形塑优化四个校园;葛焕昭博士于2018年8月就任,将带领该校持续发展与建设“淡江第五波”。迄至2023年,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等10国21位讲者,其中7位具备国家院士级资格、1位诺贝尔奖得主到该校讲学、授课或从事研究。信息化部分,以智慧为核心精神,落实数字转型,打造智慧校园2.0。未来化的教育理念则定位为具有社会责任特色的多元“共创远见”(Collaborative Foresight)。2020年是淡江大学推动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的元年,为将永续发展目标融入专业知能,实践全球共荣的永续价值,除2021学年度已开设之跨域通识特色学程“永续发展微学程”,自2022学年度起开设AI与永续“特色双塔”课程。
办学条件
面积
院系设置
教职工人数及学者名师
教职工人数
截止2023年10月15日,学校拥有专(兼)任教师共1,536人,专任研究人员18人,专任职员、约聘雇人员、助教、警卫、工友与技工541人。
学者名师
2023年,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10月4日公布的“2022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2)”名单,该校有23位学者荣登“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22)”,另有13位学者进入“2022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其中7位学者同时出现在两个榜单上。在以淡江大学名义发表论文的教师、专职研究员和校友中,总计有29位入榜,其中有7位学者同时位列终身榜与2022年度榜。
学生人数
招生
招生策略
由校长担任计划主持人,以校级力量统筹行政资源;另设有校级招生委员会,由校长、副校长、各学院院长、教务长、学生事务长、财务长、信息长、各学院及体育处教师代表各1人组成,负责审议各学系招生名额、各类招生简章及招生办法、录取标准及录取名额、裁决招生争端及违规事项及其他招生相关事务。
招生类型
包括转学生、硕博士班、进修学士班、外国学生、数字学习硕士在职专班、硕士在职专班、学士班特殊选才单独招生、现役军人营区在职专班、侨生及港澳生来台就学单独招生、新住民单独招生等。
国际合作交流
淡江大学在2015年荣获中国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院国际化品质视导特优奖”。与全球44个国家的266所高校缔结了姊妹校关系;与7个国家的26所学校签署了38项跨国双学位协议;拥有约1800名海外学生。淡江大学首创“大三出国留学计划”。每年选拔大三学生前往欧洲、美洲、大洋洲、东南亚、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大陆等地的知名大学留学。同时,学校与姊妹校合作开展交换生项目、跨国双学位项目以及跨国远程课程,为在校学生提供多种海外移动学习计划。
电脑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语练教室数量统计表
截止2023年10月15日,淡江大学有实验室247个,多媒体教室269个,语练教室10个,计算机教室(含实习室)17个。
科研资源
图书馆
觉生纪念图书馆设有总馆、钟灵分馆、台北市分馆及兰阳校园图书馆。总馆于1996年9月完工启用,楼高9层,使用面积7000余建坪,设有研究小间、资讯检索区、网络资源应用指导室、翻转学习的工作坊讨论室、个人简报室、多媒体资源室等,营造资讯共享、交流与创新的学习及研究环境,并开有非书资料专区及欧盟资讯中心。因应新时代学生使用习惯,开放平板电脑借用、RFID自动预约取书,以及有阅读温度的自习室。
截至2022年,馆藏图书逾131万册,电子书逾278万种,期刊逾7.7万种(含电子化期刊),非书资料逾13.9万件。
科研平台
校园文化
经营理念
理念文化
三化教育
“国际化”“信息化”“未来化”三化教育理念乃孕育自张创办人建邦博士的远见,其最终目的在于达成学术研究,改进教学及增进社会福利。国际化是未来空间的格局、信息化是未来生活的模式、未来化是未来时间的架构。
八大基本素养
结合“三环”(专业课程、通识课程、课外活动课程)、“五育”(德、智、体、群、美),及“三化”(国际化、信息化、未来化)的教育内涵,培育具心灵卓越的人才,并以此自我定位,做为订定校级之学生基本素养最高准则。同时,该校以校院之通识课程、课外活动课程暨院系之专业课程相辅相成,以培育学生之基本素养,并有完善的检核机制。据此,该校规划出8项学生基本素养:全球视野、信息运用、洞悉未来、品德伦理、独立思考、乐活健康、团队合作、美学涵养。
高教深耕计划
为引导教学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以发挥人才培育的大学功能。以该校的特性与资源,依据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所倡导的《落实教学创新及提升教学质量》《发展学校特色》《提升高教公共性》及《善尽大学社会责任》四大目标,规划高等教育深耕计划。
大学社会责任实践计划
长期将学校丰富资源开放与在地共享。于2018年度起推动“大学社会责任实践计划”,2020学年度于大学学习课程纳入“社会责任”课程,2021学年度成立“永续发展与社会创新中心”,全心推动联合国倡议之永续发展目标,并持续培养具心灵卓越人才的永续使命。
精神文化
四个校区
淡水校园
淡水校园以教学研究相辅为发展方向。淡水校园设有9个学院、52个学系组、48个硕士班、16个硕士在职专班、15个博士班、12个研究中心。藉由“传授知识”“应用知识”,挑战尖端研究,创造卓越研究成果,使淡水校园成为具学术价值和声望的“知识之城”。
台北校园
台北市校园以服务为主的终身教育与推广教育为发展目标,开拓海内外之教育市场。台北校园设有推广教育处,下设进修中心、推广中心、日语中心、华语中心及证照中心,开授学分及非学分班的课程,具有提供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功能。此外,另设有硕士在职专班办公室支持在职专班之教学与行政。“回流教育”是台北校园全力冲刺的目标,同时负有开拓社会资源的任务。
地址:台北市大安金华街199巷5号。
兰阳校园
兰阳校园位于宜兰县礁溪乡林美山上,占地40公顷,远眺太平洋,俯瞰龟山岛,闻名的“龟山日出”风景媲美淡水校园的“淡江夕照”。兰阳校园自2005年开始招生,为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发展“三全教育”:一全大三出国、二全英语授课、三全住宿书院,于此校园毕业之校友约2,200人。自2021度起,全球发展学院裁撤,原有的四个学系整并回淡水校园,2023学年度成立“精准健康学院”及“高龄健康管理学研究所”,并持续筹备“智慧照护产业学研究所”,继续往“高龄健康、智慧照护”的研究教学以及“校园空间活化”的方向转型。
网路校园
在淡水区校园、台北市校园和兰阳校园的基地上,淡江网络校园以寰宇为家,以电子科技和信息网络为路,创造无远弗届的学习环境。网络校园设有教育科技学系、全球政治经济学系、信息与图书馆学系等3个数字学习硕士在职专班,并与里昂第三大学、尼斯大学、早稻田大学、东京外国语学校、韩国延世大学、高丽大学、俄国圣彼得堡大学、远东国立大学、普希金俄语学院等校进行学术研讨及课程交流;依照数位课程经营所需投入的程度不同,持续推动开放式课程、以实整虚课程、远距教学课程以及磨课师课程等四类数字课程,授课教师可依授课需求酌予采用。每位虚拟校园中的学习者,都能在任何时间与任何地点,获取知识和经验,享受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实现终身学习的梦想。
校园生活
课外活动、校队运动、社团
淡江大学的社团活动由专门的“课外活动辅导组”负责,淡江学生可以藉由参加社团活动结交朋友,认识台湾地区的社会文化。2023年第一学期,共有学术性社团、学艺性社团、体育性社团、康乐性社团、服务性社团、联谊性社团、宗教性社才、音乐性社团、音乐性社团,不同的学会,以及学生会这样的自治性组织,共有10类171个社团。
校园环境
国际安全学校
淡江大学分别于2008年及2012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TO)国际安全学校认证及再认证,成为全世界第一所获得“国际安全学校”肯定的大学。
淡江十景
校园设施
海事博物馆
海事博物馆位于淡水区校园内,是一幢建地2,134平方米的五层船型建筑,成为台湾地区首创之海事博物馆。海事博物馆展示古今中外各类的船舰模型,从十五至十七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未来超导体电磁推进的各国船只模型近六十余艘;本馆中所有的船只模型,皆照原船结构比例缩小,以手工制作、打造,细致而真实,艘艘具有特色。
餐厅
淡水校园内有位于松涛馆及文锱艺术中心地下一楼之美食广场及文学馆(L馆)旁之快餐部。美食广场约两百坪的共同用餐区,设置全新的餐桌椅约有数百个座位,也添加电视音响及造景。学校也更设立膳食委员会来督导美食广场的餐点质量,希望可以提供全校师生一个安全卫生且舒适的用餐环境。校外则有大学城及水源街各式各样之餐饮可供同学选择。
绍谟纪念游泳馆
绍谟纪念游泳馆位于学校正门旁,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设备可能同还得滿足的游泳享受,周边的设施有梳妆台、座椅、吹风机、鞋柜、密码锁置物柜、更衣间及干湿分离卫浴。游泳池在二楼,每周都有专人定期清理池中杂物,水质清澈干净,池底是水亮的碧蓝砖,并有快速水道、残障人士入池设计、全天候救生员与冬季温水设计。
文锱艺术中心
文锱艺术中心位于该校松涛馆女生宿舍旁,为提升校园艺术学风,增进艺术欣赏知能,艺术中心不仅典藏中外艺术家作品,更定期举行展览、表演。
行政管理体系
董事会管理
由董事会管理,本法人董事会董事之总额为九人;董事长一人,由当届董事互选之;董事长对外代表本法人。董事每届任期为四年,连选得连任。本法人所设学校之职工、学生不得充任本法人之董事。台湾淡江大学作为一所私立大学,其董事会在学校的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董事会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对学校的发展方向、重大政策制定、财务预算与决算、校长任免以及其他重要事务具有决定权。学校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并监督其实现情况。审批年度预算,监管学校资金的筹措、使用和投资,确保财务稳健。提名并批准校长及其他高级行政管理人员的选聘及解职。定期审查学校的运营状况,对学校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
现任领导
校友情况
概况
截至2023年,淡江大学校友约31万多人,遍布世界各地并成立151个各类型校友会,校友在各行各业皆有杰出的表现。该校成立“校友服务暨资源发展处”专门单位,统整校友服务的各项工作,其中透过成立社会团系系友会、各县市校友会、海外校友会及参加校友会年会等各项活动、推动校友和系所的产学合作、建置“毕业生流向资讯平台”以及进行结业生满意度与就业概况调查问卷等,以建立校友间情谊,并纷繁与母校之连结。
每年3月举办“春之宴”活动与11月校庆日举办“校友返校日”是校友回母校的年度盛会,许多校友远从美国、加拿大、大陆等世界各地返校,参观花园化的校园、先进的教学设备,并且参加系所座谈会,与在校学弟妹分享升学、就业或创业经验等。母校的努力与进步获得校友更的支持与肯定,全体校友秉持着共同心声:“凝聚校友力量、创造淡江共荣愿景”。此外,每2年举办1次的“淡江大学世界校友会联合会双年会”活动,更成功的凝聚世界各地校友情谊。
知名校友
学校排名
参考资料
简 史.淡江大学.2024-02-03
2007校友日.淡江校友服务处.2024-02-10
四大校区.淡江大学.2024-02-04
近3年校地面积.淡江大学.2024-02-04
学生人数与变动趋势图.淡江大学.2024-02-04
教职员人数与变动趋势图.淡江大学.2024-02-04
校长介绍.淡江大学.2024-02-03
创办人・校长的话.淡江大学 .2024-02-03
2023學年度第1學期淡江大學社團一覽表.淡江大学.2024-02-04
淡江大学大陆校友会厦门联谊,或成台湾高校大陆最大校友组织.澎湃新闻.2024-02-11
【第五波元年系列專題一】第一波奠基 高教興學先驅.淡江大学.2024-02-04
【第五波元年系列專題二】第二波定位 體現大學價值 .淡江大学.2024-02-04
【第五波元年系列專題三】第三波提升 建立學術聲望 .淡江大学.2024-02-04
【第五波元年系列專題四】第四波轉變 創造競爭優勢.淡江大学.2024-02-04
学术单位.淡江大学.2024-02-03
综合研究发展处.淡江大学.2024-02-04
全球前2% 顶尖科学家新榜 本校29位学者列名.淡江大学.2024-02-05
淡江大学简介.淡江大学.2024-02-04
【经济日报】 2023 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 淡江大学冲新高.淡江大学.2024-02-05
淡江大学.淡江大学.2024-02-05
淡江大学学校财团法人捐助章程.淡江大学.2024-02-03
教师资料查询 | 类别:获Fellow会院士荣誉.淡江大学.2024-02-10
招生策略中心组织.淡江大学.2024-02-04
淡江大学招生策略中心.淡江大学.2024-02-04
淡江大学海外联合招生委员会.淡江大学.2024-02-11
先进光源智慧检测研究中心.淡江大学.2024-02-04
淡江大学建邦创新育成中心.淡江大学.2024-02-04
风工程研究中心.淡江大学.2024-02-04
淡江大学工程法律研究发展中心.淡江大学.2024-02-04
智慧自动化与机器人中心TKUIARC(iweb.v1).淡江大学.2024-02-04
运输与物流研究中心.淡江大学.2024-02-04
淡江大学 - 村上春树研究中心.淡江大学.2024-02-04
ICWE 水环境资讯研究中心.淡江大学.2024-02-04
认识淡江.淡江大学.2024-02-04
三化教育理念.淡江大学.2024-02-04
Tamkang University 淡江大学学生事务处 :: 课外组. 淡江大学.2024-02-04
2019春季班淡江招生手冊.西北大学.2024-02-04
TKU淡江大学.淡江大学.2024-02-05
淡江校友服务处.淡江大学.2024-02-04
【中时新闻网】 企业最爱大学排名大洗牌 公立、 私校No.1曝光.淡江大学.2024-02-05
淡江大学.台湾海外招生联谊会.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