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氏
天皇氏,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为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之一,传说天皇氏出现在三皇之前,也有传说天皇氏是地皇氏之父,人皇氏之祖父,是“五龙”之首,开天辟地后第一代天下君主。天皇氏为古越族,姓望,名获,字文生,别号天灵、防五。
天皇氏,也是道教传说中的神仙。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以后,自号元始天王,元始天王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氏。天皇氏统治部落时,太上老君应运下凡,以《天皇内经》十四篇授与天皇。在统治天下三十六万年以后,天皇氏白日升仙,飞上三玄空天宫中。伏羲等三皇五帝是其后裔。
天皇氏共有兄弟十三人。他们以木德王天下,在西域昆仑山做部落首领,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治所在浙江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共在位一千八百年(在位年代:公元前2607年-2575年)。
“皇”是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意思;“氏”用来称呼帝王贵族等。“天皇氏”的意思是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至高无上的首领。
人物经历
史书上说中天皇君天皇氏兄弟十三人,号曰天灵,其中一人发明了数字,继而又发明了天干地支,为人推为皇。其余兄弟十二人带领部众各占一方,立国称皇,各传国一万八千年(一说二万八千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于南海建盘古国,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据《述异记》:“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市有盘古氏庙,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盘古国。宋罗泌《路史·前纪二·天皇纪》:“粤有天皇,是曰天灵,望获强尊(至高天尊)。”罗苹注:“以获为名,以望为姓,字子润,号中天皇君。”明代文献《三命通会》:“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天干地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天皇氏,古汉族百越支系,古文献均称天皇氏始制干支。百越是生活在上古时代百越地区的诸多古老部落,是以汉族为主包括少数民族先民的一个统称,通常是指吴国和越国,讲古越语(一种多音节语言)。百越是指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越人分布的地区,《汉书地理志》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郡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上古时代天下君主是古越的“天皇氏”。在上古汉语中,“天”指高无上;“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意思;氏,用来称呼帝王贵族等。“天皇氏”的意思就是: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至高无上的首领。
据唐朝杜佑所撰写的《通典》,以及清代方浚师的《蕉轩随录》所说:天皇氏是出现在三皇之前的帝王。话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有古越族族人在昆仑山出现。《路史》:“天皇氏骧首、鳞身(原注:传说三皇皆蛇身)”。传说天皇氏兄弟共十二人(一说十三人),这十二个兄弟身材相貌长得都一样,无法分辨。模样长得都差不多:有着人的脑袋蛇的身体,头上有龙角。天皇氏的统治是从寅年开始的(岁纪摄提),当时遭遇大火高温劫难,为解天下大旱,天皇氏领导了造天降雨工程,为人类造了一个既能滤除日毒、又能下及时雨的大气层天体。天皇氏出入,像风一样迅速;当时人很少,民风淳朴;天皇氏并没有过多干涉造作,无为而治。
主要成就
制定历法
《盘古王表》记载:“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十天干曰:阏逢、蒙、柔兆、强、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黑戈)、昭阳;十二地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胖、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洲献。发明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天皇氏看见四季更替,万物变换的自然变化,就有所思考:人民虽然相安无事,但是生活在寒来暑往之中,却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盘古虽开了天地,但纪年之法,却未告诉世人。于是天皇氏十二兄弟(一说十三兄弟)商量,制天干地支的历法,用以定岁时节候。
先制定了“十天干”,用来纪年。十天干分别是:关逢(甲)、旅蒙(乙)、柔兆(丙)、强圉(丁)、著雍(戊)、屠维(己)、上章(庚)、重光(辛)、玄默(壬)、昭阳(癸)。
又立“十二地支”之名以纪时:困敦(子)、赤奋若(丑)、摄提格(寅)、单阙(卯)、执徐(辰)、大荒落(巳)、敦(午)、协洽(未)、涒滩(申)、作噩(酉)、阉茂(戌)、大渊献(亥)。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六十甲子),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天干地支纪法,用于纪日、纪月、纪年、纪时等。北宋时编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资治通鉴》就以这套术语纪年。
治理天下
《河图》:“五龙见教,天皇被迹。”《春秋命历序》:“(五龙)父子分治五方”。五龙分治天下五方,天皇氏为五龙之首。图腾时期,四支族的四龙各治一方,而以团族的一龙为中央共主,所以有五龙分治五方之说。”天干地支的历法制定以后,百姓方才知道时间,暑往寒来四季之后,人人都知道是一年过去了。在天皇氏十二兄弟(一说十三兄弟)统治天下一万八千年(当时的万,是今时的千;当时的千,是今时的百。在今是一千八百年)之后,有地皇氏一姓十一人出现,天皇氏兄弟明白,天下应该由地皇氏来治理,于是也隐退起来不见了。
后世影响
天皇氏认为自然气候的转变是由于阴阳五运轮转运动、往来不息、周而复始的结果。他崇尚木德之运,清静淡泊,无为而治。他创造了天干地支,始制易书《连山》。从此以后,人们开始用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等五运来概括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的运动变化规律,知晓阴阳观念。明代著名史学家万民英根据中国古文献明文记载确定干支为天皇氏时发明,在其著作《三命通会》中有详细记载。
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在后来的传承中,据传黄帝时代把干支之名简化为一个字。在《史记》《尔雅》等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不过《史记》与《尔雅》的版本不一样。天皇氏的这一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道教传说
据南北朝所出的《枕中书》所说:开天辟地的盘古真人,是天地之精华,自号元始天王。天地构成之后,忽然在石涧积血之中生出太元圣母。太元玉女一出生便会说话,常游玩于大地之上,仰吸元气,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而生扶桑大帝东王公与王母娘娘,再生天皇兄弟十二人,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伏羲、神农等五方上帝是其后裔。
道教认为太上老君是无世不存在的,屡世都做为帝王的老师,所以《太上混元圣纪》从元肇始记起。说:一元肇始,天地初立,有神人号称天皇氏,以木德王,从寅年开始统治天下,天皇氏兄弟十二人,每个人活了一万八千年。据传天皇氏统治时,太上老君应运降迹,做了天皇氏的师傅,号通玄天师,一号玄中大法师。太上老君正方圆上下之形,定洪荒朴略之状,配四海于四神,付五行于五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以后,自号盘古,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生天皇氏;据传天皇氏统治之时,太上老君应运下凡,以《天皇内经》十四篇授与天皇。
据《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说:太上老君从三玄空天宫下凡,以《天皇内经》十四篇授与天皇氏,天皇氏统治天下三十六万年以后,白日升仙,飞升至三玄空天宫中。
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所说:天皇氏飞升成仙后,为道教中三皇的天宝君。
《九天生神章经》认为:天宝君是三洞之尊神,〈十二部经〉说:天宝君为洞真教主。天宝君统治王清境,即清微天,清微天的气是蓝色的。
文献记载
•路史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宋罗泌《路史·前纪二·天皇纪》
•《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
•项峻《始学篇》
•《汉武洞冥记》
•《洞纪》
•《春秋纬》
•《河图括地象》
•《帝系谱》
•《遁甲开山图》
•《崇文总目》
•《路史》
•《通典》
•《蕉轩随录》
•《春秋命历序》
•《盘古至唐虞传》
•《枕中书》
•《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
•《太上混元圣纪》
•《中华全史演义》
•《太清金阙玉华仙书八极神章三皇内秘文》微正章第一
《河图括地象》:“天地初立,有天皇氏”。
《春秋命历序》:“(五龙)父子分治五方”。
《帝王世纪》:“天地开辟,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又载:“天皇大帝(为)耀魄宝,地皇为天一,人皇为太一。”
《春秋左助期》:“紫宫,天皇耀魄宝之所理也。”宋均注曰:“(耀)魄宝,天皇之号也。”
《太平御览》卷78引项峻《始学篇》曰:“天地立,有天皇……”。
《太平御览》引《帝系谱》曰:“天地初起,即生天皇,治万八千岁,以木德王。”
《路史》引《真源赋》:“盘古后,有天皇君,一十三人。时遭劫火。乃有地皇君,一十一人,各万八千余年。
《河图》:“五龙见教,日本天皇被迹。”荣氏注曰:“五龙治在五方,为五方神。”
参考资料
【天皇氏】.中华英烈祠.2023-11-11
中华远古探索记之天皇时期.网易.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