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花马蹄莲

黄花马蹄莲

黄花马蹄莲(学名:Zantedeschia elliottiana (W.Watson) Engl.)属于天南星科马蹄莲属的多年生球根花卉。原产于南非,现全球各地广泛栽培。它是一种喜欢温暖潮湿环境的植物,适合在肥沃疏松的腐殖土中生长,并且需要充足的日照。黄花马蹄莲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色彩,常作为切花材料使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形态特征

黄花马蹄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部分具有肉质块茎。叶子带有长柄,形状多样,包括披针形、箭形、戟形以及稀有的心状箭形。叶色鲜绿,表面散布有白色透明斑点。花序柄长,与叶同长或超出于叶。花黄色,花茎长达60-70厘米,佛焰苞大,长约18厘米,叶面上有少量白色半透明斑点,喉部张开;檐部宽阔展开,前端逐渐变细,尖锐突出。花单性,无花被。雄花雄蕊数量为2-3个,花药呈楔状四棱形,扁平,无柄,药隔粗厚,顶端平整,药室内壁向外延伸几乎到达底部,顶孔开口,花粉呈粉末状。雌花的心皮数为1-5个,雌蕊周围大多没有假雄蕊,少数情况下会有3个假雄蕊;假雄蕊呈匙形,末端增厚,环绕雌蕊;子房呈短卵圆形,逐渐收缩为花柱或无花柱,包含1-5个房间;每个房间内的胚珠数量为4个,排列成2列,倒生,珠柄短,附着在棱状胎座上;柱头呈半头状,盘状。果实为倒卵圆形或近球形,包含1-5个房间,每个房间里含有1-2颗种子。种子呈卵圆形,倒生,珠柄短,种脐略微突起形成一个小的种阜,种皮纵向延长,具有稍微隆起的条纹,内种皮薄,光滑。胚具有轴,隐藏在胚乳中。花期主要集中在7-8月。

分布范围

黄花马蹄莲原产于南非,是一种陆生植物,不耐潮湿,偏好温暖干燥的环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6-25摄氏度。冬季处于休眠状态,夏季需要注意防雨涝,喜好施肥。

生活习性

黄花马蹄莲既害怕寒冷,又畏惧高温和酷暑。在高温季节,地上部分会枯萎,而地下部分的根状茎则进入休眠状态。大多数马蹄莲在冬季低温期间也会休眠。如果气候条件适宜,马蹄莲能够全年开花,但在休眠后再种植的种球开花更为繁茂。在中国北方地区,温室栽培下的花期通常从11月持续到次年的5月。切花具有较强的耐水性,观赏期在冬季可达15-20天,而在夏季则是7-10天。

繁殖方法

分株法

在主花期结束后或休眠期结束时,可以从丛生的健康母株中挖掘出块茎,根据原始块茎的大小及其芽的数量,将一丛切成2-3丛(每丛至少带有2-3个芽),分别种植,正常管理,大约3个月后就能开花。

子球法

在休眠期结束时,可以将块茎挖出来,正常分株后,还能切割下一些较小的块茎。这些小块茎需要露天栽培1-2年才能成为开花球。在秋季封冻前,整理土地做成苗床,使用普通的园土栽培子球。如果使用培养基质,大部分子球当年就可以形成开花球。培养基质可以用珍珠岩(或粗砂)、腐殖土和泥炭按照1:1的比例混合而成。此外,在种植子球时,每100平方米的培养床上需要施入10公斤的磷酸氢二铵和1公斤的硫酸亚铁。无论是高床还是低床都可以使用。春季,土壤解冻后,尽快种植种球。对于直径1厘米以上的子球,种植密度为10厘米×10厘米,深度为5厘米;而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子球,可以散播,密度约为5厘米×5厘米,覆土深度为2-3厘米。种植后应及时灌溉,确保充足的水分供应。当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时,应追施化肥,每隔10-15天一次,应按氮、磷、钾1:1:1的比例混合,制成0.5%的水溶液。子球也有高温休眠习性,在休眠期应减少甚至停止水肥供应。也可以通过使用遮光率为30%-50%的遮阳网降温,或将松针和阔叶树落叶等覆盖物用于降低土温,以保证较长的生长季,有助于子球的生长。生长期如果有花茎出现,应尽早除去,以使养分集中供给块茎生长。到了秋季或盛夏高温季节,地上部分枯萎时,应起球分级储藏。

组培法

马蹄莲的组织培养繁殖使用的外植体为嫩叶和带芽点的块茎。培养条件包括光照强度1000-1500lx,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温度保持在15-25摄氏度。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 + BA 1 mg/L+NAA0.1mg/L,继代培养基配方为MS+BA5-10mg/L+NAA0.2-0.5mg/L,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1-2mg/L。当组培苗的根系长度达到1-2厘米时,打开瓶口进行炼苗2-3天后移栽,基质选用经过充分消毒的珍珠岩和草炭土按1:1比例混合而成。随后将盆置于塑料棚下,保持相对湿度90%-100%,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7天后去除覆盖物,进行正常的养护工作。大约一年后,小苗就能够开花。

播种法

马蹄莲可以通过播种方式进行繁殖,但由于自然结实率较低,种子难以采集,因此如果选择播种繁殖,可以选择健康的母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待种子成熟后立即采摘。采摘后立即播种,发芽适温为20摄氏度左右,大约4周后幼芽就会出土,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移植。在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两年后就能培育出开花球。

栽培技术

土壤

栽培床的准备工作分为四个步骤:深翻土地、消毒、做床和施基肥。首先将土壤深翻20-30厘米。消毒的方法包括在烈日下曝晒几天,或使用蒸汽、氯化苦溴甲烷五氯硝基苯等物质进行消毒。栽培床一般设计为高床,宽度为80厘米,步道宽度为40厘米,或者宽度为40厘米,步道宽度也为40厘米。床面高于地面10厘米,步道高于床面20厘米左右。基肥的用量一般为每667平方米温室施用膨化鸡粪400千克磷酸二氢铵50千克;或者使用经消毒的腐熟农家肥2000-3000千克,磷酸二氢铵50千克。

移栽

种植时间的选择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整。一般来说,8月底种植,11月至次年5月为产花期。马蹄莲也可以在3月份种植,6月至8月为产花期。如果温室条件良好,可以实现春秋种植,四季产花。但是,无论何时种植,都需要让植株在冬季或盛夏有一个挺叶休眠期,以便植株获得营养补充和休息,从而保证较高的产花量。种植密度方面,以4厘米一个芽眼的种球为例,宽80厘米的床可以种植4行,行距20厘米,株距12-20厘米;宽40厘米的床可以种植2行,株距10厘米。前者每平方米种植约25-40株;后者每平方米种植约50株。每667平方米温室约种植1.7万-1.7万株。如果是多芽的种球或大于4厘米的种球,应该适当稀植。不能种植过密,否则会影响通风透光,导致病虫害发生,产花量也会下降。栽培深度方面,冬季覆土约5厘米,夏季覆土深度应在8厘米左右。在种植前,如果使用GA3GA3、GA4、GA7或细胞分裂素Ba处理种球,则有利于花芽分化,促进产量,同时也能使种球发育得更好。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为500-100毫克/升,浸泡种球10-30分钟,取出晾干。

水分

马蹄莲喜欢湿润的环境,在旺盛生长季节,需要经常浇水,使土壤始终保持湿润。生长环境中空气湿度也需要较高,因此,周围的地面也应该经常喷水。但如果使用喷灌,则只需喷湿叶面即可,以防水分在叶鞘中积聚,导致腐烂。盛花期过后,应减少水分,以促进其休眠。

营养

生长初期,追肥量要少,如果土壤肥沃,可以不追肥,但进入花期,需要追肥,可以将无机化合物化肥和有机肥交替施用。无机化肥采用氮、磷、钾1:1:1的比例混合,配成0.5%-1%的水溶液,随水浇灌,每15天一次,每667平方米温室一次追入10-15千克,浇灌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叶面和叶基部,以免肥水流入叶鞘引起“烧苗”。有机肥可以使用腐熟猪粪、鸡粪等,每株下方距离根颈5厘米处挖坑施入,每株50克左右,整个生长季可追施有机肥2-3次。盛花期过后应停止追肥,促进休眠。

温度

四季如春的温度(12-25摄氏度)可以使马蹄莲全年开花。在中国北方地区,冬季生产需要加热,而南方夏季生产则需要降温。黄花马蹄莲是一种较为耐高温的彩色品种,尤其在盛夏开花。

光照

夏季阳光过于强烈时,需要适当遮荫,一般可以使用遮光率为30%-50%的遮阳网;秋冬季节需要充足的阳光,不需要遮荫。在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栽培时,如果能在下午放下草帘后继续提供3-5小时的额外光照,效果会更好。

剥老叶

在生长开花旺盛期,如果叶片过于繁茂拥挤,应及时剥去外部已经抽过花茎的老叶片,从基部剪除,以避免叶片过多影响光线和通风,促进花茎生长,提高产量。如果老叶不多,但新叶过于旺盛,内部通风较差,花茎较少,还可以进行拉叶处理,即将叶片轻轻地压向四周,使株丛开放,这样再结合合理的水肥措施,可以提高产花量。

通风

整个温室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如日光温室在春秋季节可以采用前底脚或后窗通风,冬季可以采用温室顶部通风,而夏季则需要更强的对流通风措施,否则病害严重,开花不良。

主要价值

马蹄莲因其茎秆修长柔软、花型独特,被誉为著名的切花品种。在制作花艺作品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创作。

捆扎成束

花梗修长是马蹄莲最适合用来制作花束的特点。在制作过程中,应尽可能使花朵排列得错落有致、轻松自然,扎口不宜过紧,以免损伤花梗。将捆扎处装饰后,不妨露出参差不齐的基部,使花束看起来更加自然。在插入花瓶之前,一定要将基部修剪整齐,这有利于花材吸收水分,保持新鲜。

剑山固定

马蹄莲的茎秆比较粗壮,可以利用传统的剑山(花插)来固定花材。可以同时将4枝马蹄莲并列,用铅丝在茎秆上平行穿两道刺,将其连接成一个漂亮的弧面,成为作品的观赏焦点。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传统构图的新意,同时也扩大了马蹄莲茎秆的截面面积,使其在剑山上固定得更加牢固,避免了单支马蹄莲在花径过长时由于头重脚轻,花梗内部疏松而导致固定不牢容易倒伏的问题。

巧用花序

当马蹄莲开始凋谢时,可以剥去萎靡的苞片,黄色的肉穗花序也是很好的构图素材。将花梗剪短后,花序很容易插入花泥中。为了让圆柱形花序显得更加奇特美丽,可以用叶材或花材将花梗完全遮挡起来。

参考资料

植物百科: 黄花马蹄莲.简书.2024-08-07

马蹄莲栽培技术与管理.四川省农业农村厅.2024-08-07

马蹄莲.农业供求网.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