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兽
王雷兽(食虫类Brontotherium)是一种已灭绝的奇蹄目哺乳动物,属于雷兽科。它们生活在始新世晚期的北美洲,肩高可达2.5米,外观与犀牛相似,鼻上有一个叉状的角,末端粗钝。许多王雷兽的化石在美国南达科他州和内布拉斯加州被发现。王雷兽的头颅骨重,由巨大的颈部肌肉承托,这些肌肉又由高于肩膀的背部脊骨上特长的棘支撑。王雷兽可能有肉唇和长舌头,适合选择合适的食物。尽管根据新的分类法,王雷兽被并入了巨角犀属中,但这种分类尚未被完全接受。
形态特征
王雷兽体躯巨大,肩高2米多,体长4米多,四肢短粗,脚趾宽厚,长着一条与躯体不相称的小尾巴。最奇特的是颅骨前方鼻骨上长着一只粗壮的大角,基部像一根粗钢管,顶部分为两杈,向上弯曲,通常一米左右。与现代犀牛不同的是,它的角是额鼻部骨质膨大的延伸,相同的是都是抵御肉食食肉目的有力武器。
分类
根据新的分类法,王雷兽被并入了巨角犀属中,但这分类却未被完全接受。由于国内雷兽种群汉语译名较为混乱,所以王雷兽有时也作为大角雷兽(Embolotheriu)的别名使用,实际上这是两种关系较远的雷兽。奇蹄目的一科,已绝灭。它的广为人知的另一个英文名称是雷兽科(意为雷或雷神的兽,故译为雷兽)。最早的雷兽名为兰布达兽,出现于北美早始新世。它的大小与狼相近,身材比较轻巧;有适于奔跑的细长的四肢和脚,前脚四趾,后脚三趾;颅骨很原始,眼孔和颞颥孔不合而为一;颊齿低冠,前臼齿稍许臼齿化。雷兽的进化趋向之一是体型逐渐增大。比兰布达兽稍晚的始雷兽,身材已相当大,中始新世和晚始新世的雷兽类身躯已接近现代的犀,渐新世的雷兽一般都比现代的犀或貘大得多。雷兽的另一个进化趋向是在一些类型中发展了角,中国内蒙古地区的王雷兽,鼻部扩展成一对巨大而相连的角,是强有力的自卫武器。
食物
王雷兽是食草动物,以嫩树枝、树叶为食。
化石证据
王雷兽因为有许多保存很好的化石骨骼而出名。它们最引人注意的特征就是它那扁平分叉的不知是何功能的鼻角。由于它的众多颅骨化石在特征和大小上有差异,因此这类动物被细分成好几个种,但结果似乎比最初设想的种类要少。事实上,最近的一些研究认为王雷兽应该归入雷兽类的巨角雷兽属才对。一些王雷兽的标本在暴雨下被美洲原住民的苏族所发现,他们相信王雷兽在云上产生雷暴,故称它们为“雷兽”。苏族所发现的王雷兽骨骼,大多是被当时仍是活跃的落基山脉火山爆发时杀死的。
参考资料
brontothere.britannica.2024-09-12
Brontothere: Large beasts of the Badlands.Badlands National Park.2024-09-12
史前“雷兽”为何是个庞然大物?.史前“雷兽”为何是个庞然大物?.2024-09-12
我国的珍奇古动物——王雷兽.中国知网.2024-09-13
雷兽.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9-13
中国古动物馆丨小故事系列.中国古动物馆.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