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垭遗址
龙垭遗址位于简阳市简城镇,是四川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2010年8月27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发掘成果,出土上万件包括象牙化石在内的动物骨骼化石、石器和少量古朴的饰品。这些出土物证实了早在数万年前,古代人类就在本地区生活、繁衍。对研究古人类在该地区生存、演化的历史和探讨四川盆地的环境变迁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历史沿革
考古发现
2010年4月27日,简城镇龙垭村村民黄继康在修建猪圈时发现了疑似动物化石的物品。随后,当地文物保护部门进行了处理,并将相关样本送往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鉴定。5月4日,鉴定结果显示为东方剑齿象象牙化石。同年5月11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开始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并于7月14日正式开展发掘工作。尽管发掘范围较小,但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出土了多种动物的数千计骨骼化石碎片、三百余件石制品和少量装饰品。
文物鉴定
在2010年8月27日举行的专家论证会上,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四川大学等机构的学者一致认定,龙垭遗址是中国西南新发现的重要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遗址地层清晰,出土遗物丰富,包括石制品、装饰品和哺乳动物化石,种类不少于6个属15个种。
出土文物
龙垭遗址出土的象牙状化石经鉴定为东方剑齿象牙化石,长度分别为3.15米和2.2米。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至少3头东方剑齿象的骨骼化石,其中包括1头幼象和2头成年象,这是首次完整出土东方剑齿象下颌骨。这些动物骨骼化石对于研究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具有重要意义。石制品本身年代特征不明确,但可以确定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同时,遗址中还发现了三块经过钻孔的骨质饰品,这是四川省内首次发现此类装饰品,表明当时的古人已经具备制作装饰品的能力或出现了早期的宗教信仰。
研究价值
龙垭遗址这一地理位置使得龙垭遗址成为研究“资阳人”的重要补充资料。在时间上,龙垭遗址的发现超越了之前四川地区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对于研究2万至3万年间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人类活动历史具有重大意义。此外,遗址中出土的大块石器可能会影响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的“川东出大器物,川西出小器物”的观点。
参考资料
四川博物院——远古四川.四川博物院——远古四川.2024-09-14
简阳龙垭遗址.四川考古.2024-09-14
四川简阳龙垭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2024-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