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向阳红01

向阳红01

“向阳红01”是中国的一艘现代化海洋综合科考船,其技术水平和考察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船的吨位、续航力和自持力均达到了全球级科学科考船的标准,能够在任何大洋进行科学研究。2018年2月14日,该船抵达智利蓬塔港,结束了历时46天的海上考察,并创下了多项记录。同年5月18日,它完成了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返回山东青岛。

发展沿革

第一代“向阳红01”号船属于614I型综合海洋调查船,于1969年12月14日出厂,归东海分局使用。该船总长65.22米,型宽10.2米,型深4.8米,总吨位823.94吨,最大航速可达15节。九十年代更名为“中国海监40”船。新一代“向阳红01”船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设并运营管理,中船重工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造。该船的设计以中科院海洋所“科学号”为基础,并进行了优化和改进。2012年底获批,2013年6月开始建造,2015年9月22日下水,2016年6月18日在青岛正式交付使用。

性能参数

“向阳红01”的总吨位约为4800吨,满载排水量为4980吨,船长99.8米,型深8.9米,宽17.8米,吃水5.6米,船上最多可容纳80名人员。该船具有强大的抗风能力,最高可达12级,续航力达15000海里,足以从青岛直抵美国西海岸。

船舶功能

“向阳红01”船配备了先进的科学调查作业支撑系统,包括4台万米绞车以及多种专业调查设备,如万米单波束测深仪、全海深多波束等。该船可满足无限航区的要求,适用于各种海洋科学考察领域,如物理海洋、大气科学、地质和地球物理、海洋生态和环境保护等。其地球物理实验室可通过专业探测设备实时显示海底地形地貌,探测深度可达1万米。该船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高,拥有卫星宽带网络,确保海上通信畅通无阻。

科考任务

调查设备海试

2017年8月,“向阳红01”与“向阳红18”船联合编队从青岛启航,前往中国近海海域执行调查设备海试任务。此次海试涉及的海洋多道数字地震系统包括多个子系统,如综合导航、数据采集、气枪震源、水下定位和绞车收放等。海试期间,“向阳红18”船为“向阳红01”船提供了拖缆护航服务,并协助进行了其他专业调查设备的综合海试。

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

2017年8月28日,“向阳红01”船从青岛出发,开始了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这次科考结合了大洋科考与极地科考,历时263天,航行38600海里,涵盖了南半球多个海域,填补了多个海域调查的空白。在南大西洋海底,科考团队收集了一些形态独特的玄武岩样本,这对研究洋壳发展和地球深部与海底物质和能量交换有重要意义。2018年2月14日,船只抵达智利蓬塔港,标志着南极航段科考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南极科考中,“向阳红01”船取得了多项“首次”,包括首次在德雷克海峡中部获得全水深综合海洋要素观测剖面,首次在南极鲍威尔海布放深水潜标,首次对南奥克尼群岛周边海域进行高分辨率测绘和取样工作,以及首次在南极大西洋扇区进行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

研究应用方面

在南极海域,“向阳红01”船与“雪龙”船联合执行了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首次将大洋与极地科考整合在一起。科考队在海洋环境研究方面覆盖了我国大洋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南极半岛陆架区及沿途的大洋微塑料、大洋缺氧带和海洋酸化等高密度区和高发区。在海洋气候方面,科考队探查了季风、洋流、高低纬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参考资料

“向阳红01”海洋综合科考船-青岛水族馆官方网站.青岛水族馆官方网站.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