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砂坝
远砂坝,又称末端砂坝,是一种位于河口砂坝前方较远处的地质现象。其沉积物以粉砂为主,含有少量粘土和细砂。远砂坝的沉积特点包括多种层理构造,如槽状交错层理、包卷层理、水流波浪和浪成波痕,以及冲刷-充填构造。
相关简介
远砂坝的沉积物组成主要是粉砂,同时包含一定比例的粘土和细砂。这些沉积物可以形成具有特定结构的纹层,其中包括由粉砂和粘土组成的结构纹层,以及由植物碳屑形成的颜色纹层。在远砂坝的不同位置,这两种纹层的比例会有所变化。靠近河口的方向,结构纹层增多而颜色纹层减少;反之,在远离河口的方向,则情况相反。此外,远砂坝中还可能发现一些零散的生物介壳化石和虫孔痕迹。
远砂坝在地层层序上的位置处于河口砂坝下方,前三角洲粘土沉积上方。这种垂直层序呈现出下部细粒物质逐渐向上部过渡至粗粒物质的特点,这与河流沉积层序形成了显著的区别。
参考文献
[1] 《沉积岩石学》
参考资料
【地理素养】三角洲相的鉴别标志、高考地理综合思维方法例析!.网易.2024-11-12
【地理素材】喜马拉雅块体中奥陶世腹足类化石及古地理演化研究进展,地层中沉积相的识别标志,化石及其形成在地理试题中的体现.网易.2024-11-12
沉积相划分 .沉积相划分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