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O

1966年美国史密森天文台为满足用照相确定人造卫星位置的要求,编制了一本星表,称SAO星表,载有258,997颗星。

星表介绍

目前的版本大都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提供的HEASARC数据库版本的星表数据,该版本与上一版本(1984年版)相比纠正了一些错误,删除了一些多余重复数据,提供了J2000.0的位置和自行数据。

SAO星表与HD星表有大量的重叠性,但没有自行资料的就被删除了。原本的恒星位置使用B1950.0分点来标示,但最後一版已经改用2000.0分点。SAO星表较大的变动是增加了一些HD星表没有的资料:恒星的自行,因为这是很有用的资料;与HD和Durchmusterung 序号的交互参照,在最後的一版中仍然被保留著。

星表排序

在这份星表中的恒星都冠上字母SAO,再跟随著序号,总数为258,997颗。恒星以赤纬分区,每10度为一区共分为18区,在每一区中的恒星,依照赤经位置来排序。

星表数据类型

星表目前包含30种类型的数据(参考1991年版本的星表列出):

① SAO Catalog Designation // 在SAO里面的编号

② Right Ascension // 赤经

③ Annual RA(Right Ascension,下同) Proper Motion (FK4 System) // 赤经年自行(第四基本星表系统,下同)

④ Standard 离差 in RA Proper Motion (FK4 System) // 赤经年自行标准差

⑤ RA Original Epoch // 赤经原始天文年历

⑥ Declination // 赤纬

⑦ Annual Declination Proper Motion (FK4 System) // 赤纬年自行(FK4)

⑧ Standard Deviation of Declination Proper Motion (FK4 System) // 赤纬年自行标准偏差

⑨ Declination Original Epoch // 赤纬原始天文年历

⑩ Standard 离差 of Position at Epoch 1950.0 // 与B1950.0相比位置的标准差

⑪ Galactic Longitude // 银河系经度

Galactic 纬度 // 银河纬度

⑬ Photographic 星等 // 照相星等

⑭ Visual Magnitude // 视星等

⑮ Spectral Type (+++ for Composite Spectra) // 光谱型(+++为复合型)

⑯ Reference Code for Visual Magnitude // 视星等参考码

⑰ Reference Code for Star Number and Footnotes // 星号和脚注的参考码

⑱ Reference Code for Photographic 星等 // 照相星等参考码

⑲ Reference Code for Proper Motions // 自行的参考码

⑳ Reference Code for Spectral Type // 光谱型参考码

(21) Coded Remarks for Duplicity and Variability // 双性和变异性的编码标注

(22) Reference Code for Source Catalog // 源目录的参考码

(23) Number in Source Catalog // 源目录的编号

(24) Durchmusterung Identification (BD, CD, or CP) // 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星表识别(波恩巡天星表、科尔多瓦巡天星表、或者好望角照相星表)

(25) Henry Draper Catalog (HD or HDE) Number // HD星表编号

(26) HD Component and multiple Code // HD星表的多种组成形式之类的

(27) Boss General Catalog (GC) Number // 博斯星表编号

(28) Annual RA Proper Motion (FK5 System) // 赤经年自行(第五基本星表系统,下同)

(29) Annual Declination Proper Motion (FK5 System) // 赤纬年自行(FK5)

(30) Browse Object Classification // 美国航空航天局 的HEASARC浏览对象分类

参考资料

SAO部分星表目录.NASA线上数据库.2016-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