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毛坪村

毛坪村

毛坪村(社区)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野店镇,位于蒙阴县城北25公里、野店镇驻地西南8公里。是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 农业部“美丽乡村”试点村,著名的优质苹果出口基地建设村,是蒙阴县委打造的“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之一,还是“上山下乡”知青点、“华东爆破大王”臧西山 的家乡。相传明初毛姓山西省迁来建村,因坐落在一山间平台地上,故名毛坪。

村名由来

相传明初毛姓自山西迁来建村,因坐落在一山间平台地上,故名毛坪。

乡村信息

毛坪村(社区),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野店镇,位于蒙阴县城北25公里、野店镇驻地西南8公里。毛坪村辖毛坪、水连口、邢家场、石棚、五里沟、青山、水连、城崖8个自然村,总面积16698亩,耕地1195亩,果园2300亩,主要林果有苹果、板栗、蜜桃等,该村出产的苹果曾荣获农业部金杯奖,是著名的优质苹果出口基地建设村。是淘宝网“挑食”栏目蜜桃供货种植区。

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为果树种植。

毛坪村全村居民480户,1350口人,党员49名。是蒙阴县委打造的“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之一,还是“上山下乡”知青点、“华东爆破大王”臧西山的家乡。

毛坪村三面环山,森林覆盖面积达90%以上,风景秀丽,空气新鲜,民风淳朴,交通便利,是山东省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交通概况

毛坪村距离县道坦常线1.6公里,距离北京-上海高速公路28公里,通往村庄的主干道烟(庄)毛(坪)路硬化于1995年,是蒙阴县村道中硬化较早的道路之一,2013年重新进行了路面改造,村中自然村与自村然之间全部通上了硬化路,70%以上的农户家门口道路也得到了硬化,重要的果园生产路也基本硬化完毕,村里还建设了10公里的环山路,行驶在环山路上,星星点点的村居分布、漫山遍野的果树庄稼等会尽收眼底,一派富有生机的生态美丽画卷立刻展现在您的眼前。

村民姓氏

村民姓氏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全村村民姓氏分布有:刘、石、张、赵、臧、王、杨、周、、胡、薛、李、郑、伊、吴、徐、邢、苏、唐、公、陈等二十多个姓氏,姓氏种类较多的原因暂不详。

教育情况

毛坪村是蒙阴县委着力打造的“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之一。是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亲身感受了解村情民意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优秀平台。

一、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充实

毛坪村是著名的“上山下乡”知青点,是“华东爆破大王”臧西山的家乡,周边还有“沂蒙六姐妹”的家乡和纪念馆;重点开设了沂蒙精神、怎样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先模人物事迹报告、廉政警示教育、现场教学、劳动体验等六大课程,实行“菜单式”教学,设计了两天、三天、五天等多时长学制的教学方案,课程设置长短皆宜,日程安排紧张有序。

二、注重教学过程,体现群众观特色

一是同吃同住同劳动,交心谈心解民忧。通过党员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说农家话,真正让党员干部贴近农村,读懂“三农”,引导党员干部心里时刻装着“解民忧”之重任;二是脚走眼看身学心体会,体会沂蒙精神。组织学员到六姐妹家中走一走,到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中看一看,到致富能手身边学一学,从老区人民身上接受最质朴的党课教育;三是座谈交流谈感言,建言献策谋发展。通过走入农户与群众“拉家常”,召开座谈会,让学员全面认识当前农村发展现状,同时引导学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为村里的发展建言献策。

三、抓好延伸教育,确保教育成果

开展好体验教学训后延伸“五个一”活动,即“我为村里发展献一计、填一份《学员评价反馈意见》、汇报一次学习成果互寄活动开展影像资料、打一个问候电话、发一个亲情短信”。通过活动开展,强化学员的宗旨意识,推动工作作风和执政理念的转变。

近年来,先后有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行政学院、中组部、中央党校、省直机关党校、县委党校等多部门单位主体班次前来开展教育活动。学员们一致认为受益匪浅,在沂蒙老区农村这个丰富鲜活的大课堂里,接地气,听民声,对“三农”有了更直接的了解,与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感受到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和农民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激发了学员们干事创业、为民奉献的内动力。

相关人物

“爆破大王”臧西山

臧西山(1918 - 2002),男,毛坪村人。1928年随父来到山东省蒙阴县野店毛坪村给地主做长工,后落户该村。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抗日游击小组长、联防大队大队长。

臧西山和他的战友,利用地雷战,多次打击日、华北治安军沂蒙革命根据地的入侵骚扰。共炸死炸伤日、伪军280多人,粉碎了敌人对我根据地的扫荡,保卫了我抗日根据地,鼓舞了我抗日军民的斗志。

臧西山被八路军鲁中军区授予“爆炸大王”称号。1944年8月被八路军山东军区授予"民兵英雄"称号。他所领导的民兵队被山东军区授予“英雄爆破队”称号。

1941年,抗日烽火遍沂蒙大地,臧西山所在的村,按照上级精神成立了抗日游击小组,并任命臧西山为小组长。他工作积极肯干,执行任务认真负责。根据县里指示,石泉县、毛坪、烟庄等村庄成立360人的民兵联服务大队,臧西山任大队长,主要任务是保卫蒙阴八区(今野店一带)这个蒙阴县根据地的西大门。此后,臧西山参加了县武委会举办的爆炸训练班,回村后自制地雷,开展地雷战。他挑选了身强力壮、有胆有识的王道东、王焕成、吴汉信等12名民兵,组成“飞行爆炸组”。

他经常教育民兵:兵贵神速。我们搞地雷战斗,更得要快,一定要赶在敌人前头,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所以,平时他们经常每人身背50多斤石头赛跑,以增强体力。

1942年3月的一天,新泰市、土门的日伪军出动,到我根据地大崮一带“扫荡”。上级命令臧西山同爆炸组用地雷阻击日伪军。他立即带领全体飞行爆炸队员,到日伪军必经的大坎岭下,布下了地雷阵。天刚亮,日伪军的炮车、马队、大车涌进了雷区,踏响地雷,炸死了7名,伤4名。其余敌人不敢前进,炮击一阵之后,便缩回了据点。臧西山爆炸组首战告捷,大长了人民群众的志气,大灭了敌人的威风,全体爆炸队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表扬。

同年寒风萧瑟的冬天,日伪军800多人,又到我根据地"扫荡",臧西山接到通知,立即带领爆炸队员,星夜赶到石泉峪附近埋了16个地雷,通知各村民兵,埋伏在四面山上,待敌人进入雷区后打击敌人。这次炸死日伪军20余人,炸伤60余人,截获日军马来西亚2匹和军用物资1宗。

1943年5月的一天,日伪军3000余人突然到沂蒙抗日根据地"扫荡"。臧西山接到县武委会通知时,敌人先头部队已到高都村。臧西山立即带领民兵爆炸队员,跑步赶到敌军要经过的上温村、坦埠林、蔡庄等地,埋设了5处地雷区。这次敌人带着七八只狼狗在前面探路,但敌人仍然踏响他们埋设的地雷,有3名日军当场毙命,七八名日军被炸伤。战斗中,毛评村民兵爆炸队的埋雷技术愈来愈熟练,特别是臧西山能根据实战需要灵活巧妙地布雷,让敌人防不胜防。他埋设的地雷,平均每颗炸死2个敌人。

1943年冬,日军“扫荡”北沂蒙山区,臧西山率领民兵爆炸队,在土门至岱崮的大道上埋设了几个雷区。当天晚上,日伪军大队人马路过时,踏响地雷,日军1名小队长和1名士兵当场被炸死。敌人不敢再走大道,改走田间,试图绕过大道上的雷区,结果在田间也踏响地雷,又有2名日军被炸死,被迫撤回。为防止敌人前来报复,当夜,臧西山又率领民兵爆炸队在大坎岭一带,采用真假地雷混埋技术布设了3个雷区。第二天,日军调来扫雷队,但沿途到处是地雷区,真假难辩,扫雷进度缓慢。日军大队人马一天只前进了8里,傍晚,再次撤回。第四天,1000余日伪军突然出动,臧西山得知这一消息时,敌人距离他们只有2里多路了。他一面派人向主力部队报告,一面派人调集民兵联防队员,准备打击敌人。他自己带上几颗地雷,飞快地跑到敌人要来的路上、路旁、小河中埋上地雷。日军发现大路上埋设了地雷,便转到路旁小河边,恰好踏到地雷,走在前面的日军被炸死。这时,两边山上的民兵联防队员,一齐向日伪军开枪射击,敌人纷纷中弹倒下。恼羞成怒的日伪军,成群结队地向山上民兵发起冲击,民兵联防队员顽强抗击敌人。不久,我军主力部队1个营赶来增援,经过一阵激战,敌人被迫又逃回据点。

此次战斗,重创了土门据点的敌人,共击毙日伪军90余人,缴获重机抢1挺和其他军用品一部。我军报纸为这次战斗编写了快书予以赞扬:“滴水成冰的一个冬天/鬼子‘扫荡’新蒙县/三路进攻解放区/挨了八路军的西瓜弹/大腿炸成了梢子棍/小腿挂到槐枝飞上天……”

经过中国抗日战争的洗礼,这支英雄的民兵连队,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解放战争中,他们又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转战大江南北,为新中国的创建立下了不朽功勋,臧西山和他英雄的民兵连队,在山东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4年5月,在鲁中区英模大会上,臧西山被八路军鲁中军区授予“爆炸大王”光荣称号。同年8月,在八路军山东军区英模代表大会上,山东军区授予毛坪村民兵爆炸队“英雄爆炸队”光荣称号,并奖给步枪5支和一套地雷制造工具,臧西山被山东军区 授予“民兵英雄”光荣称号。

相关企业

宗路果品专业合作社   是该村村民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成立的一家以果品种植、营销为主的企业,于2003年5月成立,注册资金500万元,入社社员865户。拥有果园面积9200亩,年产优质绿色果品2万多吨。生产的果品已获得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并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山蒙野毛”商标。现拥有10000吨冷藏库、5000吨气调库各一座,固定资产1500万元,员工100余人。合作社生产的苹果先后出口到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临沂市第一家拥有果品自主出口权的知名大型果品企业之一。是淘宝网“挑食”栏目蜜桃供货单位。

合作社对社员和生产基地实行“八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标准化生产标准、统一制订苹果无公害技术操作规程、统一栽培模式、统一供应农资供应、统一“果品品牌,统一包装式样,统一组织销售。合作社对社员基地进行了统一编码,制作成条型码,在果品包装上贴条封口,建立了果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培育了一批果品营销队伍,解决了果品销售难题,有效提升了苹果生产和农民组织化水平。

合作社已获得通过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蒙阴苹果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红富士苹果、蜜桃、杏、葡萄中华寿桃大樱桃、山楂7种果品绿色证书,600亩有机果品已通过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有机转换产品认证。

合作社先后获得:“全市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优秀合作社奖”、“临沂市林业产业示范公共组织”、“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等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年轻干部到蒙阴县驻村蹲点、体验农村生活.中国崮文化网.2015-11-11

国家行政学院青干班到蒙阴县开展“三同教育”实践活动.中国崮文化网.20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