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航空知识

航空知识

《航空知识》(英文名:Aerospace Knowledge)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航空学会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航空知识杂志社编辑发行的中国航空航天业旗舰性科技月刊,于1958年创刊,每期发行量10万份。

《航空知识》的内容主要为全球航空航天资讯、知识和技术。《航空知识》最初由科普出版社出版,开始是双月刊,后来改为月刊,发行量约几千份。到1960年,由于中国经济暂时困难,纸张供应紧张,杂志被迫停刊。1963年2月,经聂荣臻副总理批示,同意成立中国航空学会,同时批准《航空知识》复刊。1964年1月17日,《航空知识》第1期出版。2000年1月,《航空知识》获得中国期刊界的最高奖项,首届“国家期刊奖”。2006年《航空知识》进行了改版,采用全彩印刷,页码从64页增加到80页,单价调整为8元/期。自2010年起,《航空知识》与包括中国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腾讯控股、北京广播电台等在内的20多家大众媒体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15年,《航空知识》被评为“百强报刊”。2020年,《航空知识》入选中国优秀科普期刊目录。2024年9月,《航空知识》被正式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科普类)”。

《航空知识》创刊60多年总发行量过亿册,引领无数青少年进入中国航空航天领域。

历史沿革

《航空知识》的起源可追溯至1958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办。当时,由于北航自身的编辑出版力量有限,因此联系了科普出版社进行合作。1958年11月,这本刊物正式由科普出版社出版,并由北航主办,采取双月刊的形式。1959年,国家经济遇到困难,1960年后纸张供应变得紧张,许多刊物面临停刊的困境。科普出版社同样面临纸张短缺的问题,因此,《航空知识》也在1960年被迫停刊。

1962年11月,国家科委副主任兼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织书记范长江,约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俊奎谢础二人,听取关于成立中国航空学会的意见。回校后不久,谢础写了一封长信呈送范长江,建议在中国航空学会成立的同时,恢复《航空知识》的出版;信中阐述了航空科普刊物对培养广大青年热爱航空、鼓励他们献身祖国航空事业可能起到的积极作用。来信受到范长江的重视,并被批给科协书记处全体传阅,获得赞同。随后,中国科协将中国航空学会成立和《航空知识》出版的意见,向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聂荣臻元帅作了报告,得到批准。聂荣臻还表示,《航空知识》出版后,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改为中国航空学会主办,以便借助学会广大专家的力量,把刊物办好。

1963年7月,中宣部正式批准《航空知识》自1964年起开始出版。从一开始,《航空知识》就定位于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普及航空航天科技的科普期刊,这为它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航空知识》的出版发行过程中,得到了聂荣臻副总理以及钱学森、沈元常乾坤等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钱学森为第一期《航空知识》题写了复刊词。

1964年1月17日,《航空知识》第1期由科普出版社出版,当期全国发行量达到了22069份。第1期杂志中发表了介绍中国首位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冯如的文章和照片,该文章随后还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科学节目向全中国广播。同年2月17日,《航空知识》第2期出版,该期发表了中国航空教育界前辈王德荣撰写的《我所见到的旧中国航空教育》一文,以及航空史学家姜长英的《中国古代航空史话》连载文章。此外,中国宇宙医学专家蔡翘教授也在该期发表了《失重》一文。自此,航空史类和航空科普类文章成为了《航空知识》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

在《航空知识》的编辑与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其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学会的支持。1964年2月28日,中国航空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组建包括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航空动力、结构设计与强度、工艺与材料、电子与自动控制在内的五个专业委员会,并负责编辑出版学术刊物《航空学报》及普及刊物《航空知识》。

众多领导和专家不仅关心《航空知识》的发行工作,还亲自撰写或组织稿件,提升了杂志的可读性和知名度。1964年3月15日,常乾坤将他撰写的《世界军事航空技术的演变》一文交付给《航空知识》发表,该文最终刊载于该杂志的第4期。该文首次向中国普通读者揭示了军事航空技术的演变历程,并广受读者好评。同时,钱学森也组织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为《航空知识》撰写了《漫谈星际航行的近状与前景》系列文章,并在杂志上进行连载。此外中国水上飞机设计师、中国第一代大型水上反潜轰炸机水轰-5的总设计师王洪章,也为该刊撰写了《水上飞机五十年》一文,介绍了水上飞机的发展历程。同年3月28日,《航空知识》编辑部收到了来自读者的500多封来信。

1964年7月25日,中国航空学会一届一次常务理事会作出决定,鉴于科普出版社表示无力继续承担《航空知识》的出版工作,因此,《航空知识》将以航空知识杂志社的名义,由编辑部自行出版。同年8月27日,中国人民航空运动协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元帅、国家体委副主任李达上将、空军政委吴法宪中将、国家体委航空司司长刘风等人出席并发表讲话。中午休息期间,李达向应邀参加大会的谢础详细了解了中航集团协会和《航空知识》的出版情况,并希望《航空知识》能够加大对航空运动的宣传力度,因为航空运动作为国防体育项目,肩负着为空军输送后备力量的任务。同年10月17日,《航空知识》第10期出版,该期发表了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人民航空协会主席赵正洪撰写的《我国航空运动十三年》一文,自此,介绍和普及航空运动也成为了《航空知识》的又一项使命。12月17日,《航空知识》第12期出版,当期发行量达到了63345份,在一年内发行量增长了近两倍。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航空知识》再次停刊。1974年,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时,《航空知识》根据当时三机部的决定,再次复刊了。这次《航空知识》的再次复刊,是发生在世界航空事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起,《航空知识》始终坚持将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致力于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全方位的航空科技普及。杂志涵盖了航空史话、科技知识、军用航空、航空运动等多种题材的文章,并开辟了专门的编读互动空间,用于解答读者的疑难问题。

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为寄托哀思,主编谢础为《航空知识》设计了一幅“蓝天白云”的素色封面,获得了沈元同志的批准。1979年,《航空知识》第二届编委会改选。1982年,由《航空知识》派生的新中国第一本航模专业科普杂志《航空模型》由新闻出版署正式创刊。1983年6月29日,航空工业部发出关于改变中国航空学会办事机构领导关系的通知,确定中国航空学会的办事机构设在部机关办公,人员定编为12人。《航空知识》《航空学报》和《航空模型》三个刊物继续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三个刊物的专职人员定编为18人,由北航负责统一管理,并与学院同类人员享受同等待遇。次年3月,《航空知识》第三届编辑委员会扩大会暨创刊25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航空知识》的发行量从创刊之初的2万多册持续增长,至20世纪80年代末时已达到30万册。此外,该杂志在中国多次期刊评比和表彰中获得一等奖,并曾获得国际航联集体荣誉奖。

1991年2月2日,《航空学报》编委会会议在北京召开,曹传钧副理事长出席会议。同年9月,科普刊物《航空知识》获得首届国防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2年12月,在国家科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中,《航空知识》获得一等奖。次年2月,《航空知识》获得第一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6年4月,《航空知识》和获得第三届航空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同年5月,在第三次国防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上,《航空知识》获得“八五”期间优秀国防科技期刊奖。1997年3月,在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组织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航空知识》获一等奖。同年4月,在第二届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航空知识》获一等奖。1999年10月,《航空知识》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

2003年,该杂志再次获得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6年,《航空知识》进行了全面改版,采用了全彩印刷技术,页码从64页增加至80页,单价也调整为8元/期。2009年,该杂志被授予“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自2010年起,《航空知识》与包括中国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腾讯控股、北京广播电台等在内的20多家大众媒体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13年,该杂志又获得了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2015年,《航空知识》被评为“百强报刊”。此外,该杂志还入选了国家重大专项“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梯队期刊,多次被列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文科技期刊精品建设计划。

2018年10月,为庆祝《航空知识》创刊60周年以及《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创刊30周年,以“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双翼齐飞”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2020年,《航空知识》入选中国优秀科普期刊目录。2024年9月,《航空知识》被正式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科普类)”。

期刊现状

《航空知识》设定的主要栏目有“视点”“特别报道”“空天力量”“蓝天百家”“航空讲堂”等,系统全面的介绍军事航空、民用航空、航空运动、航天科技各个方面的知识和动态。

《航空知识》在版式语言风格上多次创新,注重采用现代风格浓郁的版式设计,同时在插图选用上形成了照片、图表和定制化插画并重的手法。它强调使用高分辨率的焦点效应照片,并追求照片的珍稀性与精准性。定制化插画则由编辑与美术编辑或专职插画师联手创意策划并制作,用插画语言展现科学原理、历史沿革、事件进程或技术前瞻。

《航空知识》以普及航空航天知识、宣传航空航天事业为己任,详尽报道航空航天科技发展、产品研发与重大事件。《航空知识》稿件的权威性则得益于编委会专家的支持,该编委会由19位院士及各领域首席科学家组成,成员包括歼-20运-20歼-15C919、AG600等多型号飞机的总设计师,长征5号、6号、7号、8号火箭的总设计师,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校长。《航空知识》的作者也是由多领域行业专家组成,具备专业性的同时还具备科普性。

重要事件

1964年1月17日,《航空知识》第1期杂志中发表了介绍中国首位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冯如的文章和照片。同年2月17日,《航空知识》第2期出版,该期发表了中国航空教育界前辈王德荣撰写的《我所见到的旧中国航空教育》一文,以及航空史学家姜长英的《中国古代航空史话》连载文章。此外,中国宇宙医学专家蔡翘教授也在该期发表了《失重》一文。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为寄托哀思,主编谢础为《航空知识》设计了一幅“蓝天白云”的素色封面,获得了沈元同志的批准。

2023年2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架歼-11升空带实弹驱离美国P8A反潜巡逻机的事件被《航空知识》选为年度封面故事。主编王亚男特邀画家绘制封面。

2025年4月1日,《航空知识》主编王亚男发表文章《东部战区突然冷启动,解放军围台演习让台军陷入疲兵状态》。

社会影响

《航空知识》在传播科学精神、营造创新氛围的过程中,承担启迪一代、发展一代、培育一代空天人的社会责任。秉承创刊之初建立的科学严谨、客观求实、注重知识、普及科技的办刊理念,坚持对空天历史、前沿科技、原理知识、最新动态进行详尽的说明和报道,使《航空知识》成为中国空天从业者的必读刊物,更成为公众获取知识、了解中国和世界空天科技发展的权威媒体。《航空知识》深深影响了几代人,激发了无数青年的航空航天的热情,许多人因此走向了航空航天工作岗位,投身于祖国航空航天科研领域以及民航系统。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订阅《航空知识》,带你来一次空天之旅.微信.2025-04-02

《航空知识》杂志介绍.新浪网.2025-04-02

航空知识.航空知识.2025-04-02

《航空知识》.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4-03

喜讯!《航空知识》《问天少年》两刊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科普类)”.微信.2025-04-02

北航故事 | 新中国第一本航空科普杂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友网.2024-01-19

守正创新,筑梦未来——航空知识杂志社的办刊实践.微信.2025-04-02

听谢础老师讲60年前航空学会成立和《航空知识》复刊的故事 .微信.2025-04-02

谢础——伴随《航空知识》走过一个甲子的老人.澎湃新闻.2025-04-03

中国航空学会 大事记 一九八三年.航空学会.2025-04-03

中国航空学会 大事记 一九八四年.航空学会.2025-04-03

中国航空学会 大事记 一九九一年.航空学会.2025-04-03

中国航空学会 大事记 一九九二年.航空学会.2025-04-03

中国航空学会 大事记 一九九三年.航空学会.2025-04-03

中国航空学会 大事记 一九九六年.航空学会.2025-04-03

中国航空学会 大事记 一九九七年.航空学会.2025-04-03

中国航空学会 大事记 一九九九年.中国航空学会.2025-04-03

知名刊物《航空知识》走过60年历程.新华社新媒体.2025-04-02

《航空知识》2023合订本,全面上市!.澎湃新闻.2025-04-03

2023航空大事件合集.澎湃新闻.2025-04-03

东部战区突然冷启动,解放军围台演习让台军陷入疲兵状态.腾讯网.2025-04-03

守正创新,筑梦未来——航空知识杂志社的办刊实践.微信公众平台.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