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西战争
这场英西战争发生于1655年至1660年。第一次英荷战争后克伦威尔领导下的英国将剑锋指向西班牙,根本目的是要打破西班牙国家男子足球队加勒比海商业的垄断。1656年、1657年两次摧毁了西印度群岛的西班牙珍宝船队。但英国海上航道却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在整个战争期间,为西班牙和荷兰服务的私掠船频繁打击英国航运,这其中包括敦刻尔克私掠船,使英国损失了1500至2000艘商船,给英国本已恶化的财政雪上加霜。到17世纪50年代后期为商船护航已成为英国皇家海军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西战争期间,荷兰趁机恢复了不少原本已被排除在外的贸易领域。故荷兰成为这场英西战争的最大赢家。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这场战争在1660年9月正式结束。1670年又通过《马德里条约》使西班牙承认英国在加勒比海占领岛屿的主权。战争使两国经济都遭受严重损失。但第一次英荷战争和1655年英西战争至少证明英国海军已成为欧洲主要海军强国之一。而西班牙帝国则继续衰落。
背景及原因
克伦威尔在镇压了平等派,征服了爱尔兰和苏格兰,又于第一次英荷战争战胜荷兰,使得克伦威尔声望达到了顶峰,其权势和地位空前增长。随即克伦威尔又将矛头指向西班牙。为了消除西班牙人的警觉性,克伦威尔派遣罗伯特·布莱克指挥一支英国舰队进入地中海执行远航任务,使西班牙对英国的战略行动做出错误判断,也顺便在地中海打击北非的巴巴里海盗,加强英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1654年,布莱克迫使葡萄牙签订条约,从葡萄牙手里取得了其原先给予荷兰的海上贸易特权,为英国势力向东印度群岛、巴西及非洲西海岸等地的渗透,提供了机会与条件。就在一切准备就绪之时,1654年,克伦威尔制定“西进”计划,旨在向西印度群岛进军。克伦威尔此举除了拓展英国的殖民地,根本目的在于打破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商业的垄断。1654年10月,克伦威尔任命海军上将佩恩为远征舰队司令,当年12月又任命维纳布尔斯将军为远征军陆军司令并兼任美洲英属殖民地行政首脑。
过程
1655年1月,英国远征舰队主力到达巴巴多斯。接着在夺取海地失败后,便转而夺取牙买加。当时,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听到英国进攻海地和牙买加的消息后,没收了英国人在西班牙属地上的所有财产。1655年10月13日,西班牙大使及外交人员索还了他们的护照,同年10月25日,英西两国正式宣战,11月3日英、法签订和平与贸易条约,战争迅即全面展开。
英、法与西班牙的战争同时在陆上和海上进行。英国利用海军优势从海上封锁了西班牙海岸,切断通往佛兰德尔的海上通道,阻止西班牙同西印度群岛的一切商业来往。1656年布莱克率领英国舰队封锁西班牙加的斯省港,期间截住一支西班牙珍宝船队,捕获两艘价值20万英镑的宝藏船。次年4月,罗伯特·布莱克在获悉一支西班牙珍宝船队驶往加那利群岛的圣克鲁斯-德特内里费港口后,随即改变计划捕获这支珍宝船队,在圣克鲁斯-德特内里费海战中,布莱克重创了这支珍宝船队并使西班牙的岸防炮台遭受严重破坏。尽管在返航途中,布莱克因伤病缠身在接近普利茅斯港时去世,但圣克鲁斯-德特内里费海战对西班牙造成的财政打击是巨大的,并为英国赢得了作为欧洲主要海军强国的声誉。西班牙不但不能迅速派出增援部队援助他脆弱的西属美洲,而且也无法保护马六甲海峡。一切迹象都有力的证明,西班牙帝国已经日暮西山。
1657年3月,英法通过《巴黎条约》正式建立联盟。英国出兵进入法国支援法军。英法军队在陆上占据了优势,但进攻不断出现波折,因为英、法、西三国互相间皆有密切往来,英法互相猜忌,只得靠不断地借条约维持同盟。在1658年的沙丘战役和敦刻尔克战役双方进行了决战,最终西班牙战败,敦刻尔克由英军占领并转归英国管辖。有效的制止了敦刻尔克私掠船对英国航运的打击。
后果
尽管英国战果辉煌,但英国商船却在西班牙的敦刻尔克私掠船的骚扰下吃尽了苦头,战争期间英国损失了1500至2000艘商船。到1650年代后期,为商船护航已成为英国皇家海军的一项主要战略任务。从1657年开始,女王陛下政府已无法向海军提供足够的资金。到1658年,出现水手拒绝出海执行任务的严重情况。英国和西班牙在战争中都遭受到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英国的盟友法国和西班牙在1659年签订《比利牛斯和约》,导致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复辟。英西战争也于1660年9月正式结束。1662年查理二世不顾本国利益,将敦刻尔克以20万英镑的价格卖回给法国。后来当法国与英国交恶时,敦刻尔克又变成了法国的私掠船基地,再次成为英国海上贸易的绊脚石。1670年英国又通过《马德里条约》使西班牙承认英国在加勒比海占领岛屿的主权。战争使两国经济都遭受严重损失。而荷兰趁机恢复了不少原本已被排除在外的贸易领域。故荷兰成为这场英西战争的最大赢家。
参考资料
试析克伦威尔的英国海权战略.中国知网.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