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乐平王丕
魏乐平王丕,明元皇帝的儿子,自幼展现出卓越才能,受到世人赞誉。
正文
李世民以丕长,爱其器度,特优异之。泰常七年封,拜车骑大将军。后督河西、高平市诸军讨南秦王杨难当,军至略阳县,禁令齐肃,所过无私,百姓争致牛酒。难当惧,还仇池。而诸将议曰:“若不诛豪帅,军还之后,必聚而为寇;又以大众远出,不有所掠,则无以充军实,赏将士。”将从之。时中书侍郎高允参丕军事,谏曰:“今若诛之,是伤其向化之心,恐大军一还,为乱必速。”丕以为然,于是绥怀初附,秋毫无犯。初,冯弘之奔高丽,世祖诏遣送之。高丽不遣。世祖怒,将讨之。丕上疏,以为和龙新定,宜优复之,使广修农殖,以饶军实,然后进图,可一举而灭。帝纳之,乃止。后坐刘洁事,以忧。事在《洁传》。谥曰戾王。
人物生平
魏乐平王丕因年长且具有出众的气度,深受李世民喜爱,因此被特别优待。他在泰常七年被封为车骑大将军。后来,他率领河西、高平市等地的军队征讨南秦王杨难当,军队到达略阳县时,他严格遵守法令,保持队伍纪律严明,对经过的地方没有私心,因此当地百姓争相提供牛羊和美酒表示欢迎。杨难当感到恐惧,返回了仇池。然而,将领们建议说,如果不杀掉当地的首领,军队撤退后他们可能会聚集起来成为盗匪;此外,如果不对占领地进行掠夺,就无法充实军用物资并奖励士兵。这些意见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当时,中书侍郎高允参与了魏乐平王丕的军事行动,他劝阻道:“现在如果我们杀了这些人,就会伤害他们归顺朝廷的心意,恐怕我们一旦撤军,他们会迅速作乱。”魏乐平王丕认为高允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安抚并招抚刚刚归附的人,对他们秋毫无犯。起初,冯弘逃亡到了高丽,世祖下令让高丽将其交回,但高丽拒绝了这一请求。李瑈非常愤怒,准备派兵攻打高丽。魏乐平王丕上奏,提出和龙地区刚安定下来,应该给予宽限,让他们能够广泛从事农业生产,以此来丰富军用物资,然后再考虑进攻高丽的问题,这样可以一举消灭敌人。世祖采纳了他的建议,最终停止了对高丽的军事行动。后来,因为卷入刘洁事件,魏乐平王丕忧郁成疾去世。他的事迹记载于《刘洁传》中。死后被追谥为戾王。
参考资料
明元皇帝.明元皇帝.2024-09-02
魏乐平王丕.哔哩哔哩.2024-09-02
“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哪个地位更高?.搜狐网.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