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凡
吴伯凡,男,1966年生,湖北荆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硕士。他是《21世纪商业评论》的发行人和执行主编,曾任该杂志主编。吴伯凡在演讲和媒体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其演讲作品包括《绿色商机是中国经济战略转折点》《2009成长中国大讲堂——传媒领袖系列第三场》和《中国企业成长路径的大逆转》等。他还担任21世纪报系企业公民研究中心主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事观察员和节目主持人。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9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21世纪商业评论》执行主编,21世纪报系企业公民研究中心主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事观察员、节目主持人。
演艺经历
2021年5月18日,大型历史场景课《隐秘的细节》正式上线,吴伯凡担任嘉宾。12月18日,参加的大型青少年文化励志类节目《中国少年说》第二季在少儿频道和央视频同步首播。
个人作品
主要成就
曾从事哲学、基督教神学和社会理论研究,自2001起进入媒体行业,并从事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管理学、商业史的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和评论120多万字。着有《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一书及译着多种。
人物观点
另类的阿里巴巴集团成功始于倒行逆施
互联网马云在2006年9月杭州市举行的网商大会上,马云曾接受记者的提问,当被问到“五年后你还做不做互联网”时,马云的回答是:“我们从来就没有做互联网呵。我们做的事情,一直是给做生意的人提供方便,让他们觉得生意不难做,不麻烦。
奥运会战略的“时”与“势”
奥运战略奥运会被认为是全球化的象征,但直到今天,它仍然带有明显的“欧洲中心论”色彩(奥运会不能连续两次在欧洲以外的地方举办)。迄今为止,亚洲只举办了两次奥运会: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国家在奥运会后不久大约10年时间。
商业机会主义者的正常结局
商业机会主义韦尔奇到中国传经布道的时候,在众多的追捧者中,有两个本该到场而没有到场的人。一个是素有“中国第一民企”之称的德隆的实际掌门人唐万新,一个是被称为“国企教父”赵新先。前者因躲避各式各样的追逼和追问而神秘失踪,后者因刚刚从三九出局而悄然消失。
在新媒体上做广告会陷入误区
广告主持人范东升:谢谢王总,王总是我们全球华人当中移动最早的波特兰开拓者队,他今天的发言也是非常有启发性的。下面有请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先生演讲!吴伯凡:前面两位先生都做了很好的准备,我只说一下自己的想法。我们说新媒体,任何一个东西新,总是一个。
商业模式是什么
众多在产品上具有创新能力的小公司发誓要革iPod的命,但它们很快就发现iPod早已不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商业模式。iPod的背后,是苹果公司建立的网上音像商店itunes,购买一个iPod,等于买下一家其大无比的音像商店。
“知识工人”是如何工作的首先提出“知识经济”概念的彼得·德鲁克说,“我们至今还不十分理解,知识是如何作为经济资源起作用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经历以形成一种理论并检验它。……至今,还没有知识领域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任何迹象。”
超文本语境下的知识生产与传播
超文本语境下的知识生产与传播几年前我就想过,互联网的知识生产机制是一个没被深究的问题。IBM知识管理研究院的两个人曾写过一篇这方面的文章,谈的是互联网如何促进编码——信息——知识——智慧的演进。
抵挡信息霸权
兼论百度集团在捍卫中国信息主权中的意义 据美国著名的咨询公司埃森哲的预测,到2007年,中文将代替英文,成为网络上最大(即中文网页和使用中文的用户最多)的语言。对于中国及世界所有华人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软资源”。但这种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对于中国来说,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成竞争。
参考资料
《见字如面》团队新节目《隐秘的细节》开讲历史课.新京报.2021-05-18
冬吴相对论Ⅱ_经济台.中国网络电视台.2021-12-30
《中国少年说》回归:新一季,新视角,新看点.今日头条.202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