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木乡
波密县辖乡。曾名宿木,1989年许木乡。
简介
波密县辖乡,位于县府西北,距县府43公里。面积748平方公里,人口0.2万,通公路。辖才巴、麦拉、曲巴嘎、曲巴拉、南刀、布拉、沙仁、白玉、热西才久、麻学、林琼12个村委会。为半农半牧乡,种植小麦、稞麦、油菜,牧养黄牛、羊、马等。
行政区划
波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1959年成立波密县委。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北麓。为冲积平原。最高峰明朴不登山,海拔6118米。县城所在地扎木镇,海拔2700米。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温8.5℃,1月均温-0.2℃,7月均温16.5℃,年降水量900毫米。农作物主要产小麦、青稞、油菜等,是西藏自治区商品粮基地县之一。
全县辖3个镇、8个乡:扎木镇、倾多镇、松宗镇、古乡、许木乡、八盖乡、玉仁乡、多吉乡、康玉乡、玉普乡、易贡乡。共有89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扎木镇。
特色产业
乡党委、政府紧跟时代步伐,注意更新农牧民群众观念,采取各种方式,对新的种植、养殖及致富思想进行宣传、积极引导农牧民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努力发展特色产业。乡党委、政府计划在今年重点并进一步扶持藏猪养殖户,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重点开发许木鱼塘的开发建设,形成“以旅游为龙头,服务业为辅助,农牧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牧民收入。
养猪专业户
许木乡藏猪养殖专业户共有 8 户, 2004 年由政府投资扶持,每户投资约 1 万元,并开始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 2005 年全乡 8 个养殖专业户共出售白猪 47 头,黑猪 120 头,收益达到 155400 元。
2006 年许木乡将采取增加投资、扩大硬件设施、科学养殖等一系列措施及一些优惠政策,加大各村藏猪养殖扶持力度,鼓励广大养殖专业户养殖这些经济价值明显的家畜,通过点的发展,带动面的提高,从而形成规模养殖。
土豆、油菜种植
乡政府根据市场导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及各村土壤实际工作情况,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扩大土豆、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2005 年全乡共种土豆 350 亩,产量达到 2600 斤 / 亩;油菜 750 亩,产量达到 280 斤 / 亩。
许木鱼塘
许木乡鱼塘是县委组织部在我乡的扶贫项目之一,总建设面积 60 亩,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鱼塘建设,将进一步加大对鱼塘周边环境的开发建设和管理,推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经济发展。目前,该鱼塘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503
男 1229
女 1274
家庭户户数 417
家庭户总人口(总) 2492
家庭户男 1219
家庭户女 1273
0-14岁(总) 837
0-14岁男 420
0-14岁女 417
15-64岁(总) 1532
15-64岁男 746
15-64岁女 786
65岁及以上(总) 134
65岁及以上男 63
65岁及以上女 7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443
下辖村
才巴村
布拉村
才久村
玛学村
白玉村
林琼村
热西村
曲帕啡村
曲帕拉村
麦拉村
教育机构
许木乡各学校
许木乡南多教学点
许木乡林琼教学点
许木乡沙仁教学点
许木乡白玉教学点
波密县许木乡中心小学
旅游推荐
冰碓丘陵:古冰川地貌堆积组合。在玉仁乡和许木乡一带,波堆藏布流域(地图上标波得藏布疑为同一地方)。冰碓越向上越大,高度可达40——60米,规模最壮观、数量最多的冰碓就在许木乡热西村玛玉塘境内,面积约50平方米,海拔3200米。
经济概貌
为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推进农牧区基层扶贫开发工作进程,波密县结合实际,建设了规模小、投资少、见效快的扶贫项目—许木乡麦拉鱼塘。该鱼塘的投资建设,符合当地实情,在增加当地群众现金收入的同时,也为推动当地农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示范作用。
许木乡麦拉鱼塘投资10.19 万元。该鱼塘当年投资、当年见效,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该鱼塘现有鲤鱼、鲫鱼、草鱼、扎木鱼4种。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鱼塘共销售了2250 余公斤鲜鱼,其中鲤鱼2052 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24元计算,合计4.9万余元;鲫鱼198公斤,每公斤30元计算,合计5940 元,仅鱼塘一项就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增收5.5万余元。
社会人文
许木乡党支部共有党员15名,这15名党员团结互助,把许木乡党支部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家园。许木乡党支部在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带领乡党员开展了形形色色的温暖活动。真正做到了以民为宗旨。
2005年7月26日,乡党支部组织了“党旗耀许木,光辉暖民心” ------为贫困户捐款捐物的爱心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踊跃参加,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累计达3000余元。为贫困户解决房屋3座,为“五保户”解决粮食40000余斤,折合人民币约45000余元。
2005年8月20日,许木乡林穷村发生泥石流,全村唯一的饮水渠道-----边则沟渠水口遭到严重破坏,60多户村民的人畜饮水全部中断,直接影响到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乡直机关党员干部带领林穷村党员义务投工投劳。在两天的时间内,从9米高的山坡上重新开凿了一条长100米,宽1米的引水渠,及时妥善的解决的村民饮水问题。
虽然乡党委的一系列措施只是解决了群众最基本的需求,但体现了党的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在许木乡党委的影响下,一批有抱负的机关干部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农牧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许木乡党委更是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农牧区党员发展经济,确定了“以旅游为龙头,特色产业为辅助,农牧业生产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多种经营,将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抓住季节性收入,发展特色经济,另外还大力扶持养殖业,促进多种经营的共同发展。同时,乡党委还将农牧民中一些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象沙仁村致富能手尼玛次仁,去年被发展成为党员,在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中,他将他的致富经验传给了广大农牧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牧民的思想观念,一些有文化的年轻人也积极向村党委递交了入党志愿书,希望在党的领导下经济发展,生活富裕。
乡党委号召各村党支部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倡导,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带领村支部党员开展“冬日送温暖”活动。在全乡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向困难群众捐款捐物、义务投工投劳的送温暖、献爱心热潮。各种捐款活动共有三次,其中粮食3080斤,茶叶折合人民币约420元,捐款 1300余元,义务为困难户维修屋顶17户,为劳力缺乏户砍柴66车。这些事情虽然小,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这些农牧民免收寒冬之冷,可以解决粮食不足问题,更是党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观念深入民心,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党的先进性密切了党员之间、党群之间的关系,许木乡先进性教育活动已经结束,但党支部的学习热潮还在继续。许木乡党委一如既往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以民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