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耒耜的起源及其发展

耒耜的起源及其发展

《耒的起源及其发展》是孙常叙于1959年出版的一本书,主要介绍了耒耜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耒耜是一种古代农具,用于耕作土地。该书详细描述了耒耜的起源、演变和使用情况,并探讨了耒耜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这本书为研究中国古代农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作者介绍

孙常叙(1908-1994),字晓野,祖籍河北永平府乐亭县,1908年12月26日(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初四)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吉林省立大学文法学院教育系肄业。曾任长白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吉林省语言学会理事长、吉林省文史馆馆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孙先生自幼聪慧,多才多艺。青年时代即研究甲骨金石,擅长考据训,兼涉书法篆刻、古琴、绘画。因为他饱学而多艺,所以有吉林才子、江城名士之誉。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主要从事金文甲骨研究和文献考释工作;后期则专注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与研究。著有《汉语词汇》、《龟甲兽骨文字集联》、《孙常叙古文字学论集》、《楚辞·九歌整体系解》等。

作品目录

一、耒是从尖头木棒发展来的

二、耒的两种发展

三、耜的两种发展

四、结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