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郎
张五郎,是世界上少有的双手撑地、两脚倒立朝天的神像,亦曾是雪峰山文化的精神标志,位于益阳安化梅山文化生态园,高16.8米。
从宋代到明代,中国历史上瑶族曾多次大规模南迁,带动梅山文化传入湘西南。元末明初发生了最大的一次迁徙,被称为“扯江西省,填湖南省”。大量江西汉族移民进入,促进了当地文化交流与融合。在多种文化互动下,形成了梅山教,梅山之神张五郎也由此产生。
历史沿革
根据《宋史》记载,古代湘中国西南地区为苗族、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梅山峒蛮区域范围约为千里,土地面积近5万平方公里,包括娄底市、邵阳市、益阳市、隆回县等部分县市。随着历史时期民族的迁徙,该地区文化也发生变化。自宋代起,至元代及明代期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瑶族的大规模南迁。瑶族的大迁徙促使雪峰山文化传入湘西南地区。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迁徙发生于元末明初,民间称为“扯江西省,填湖南省”的大移民。大量江西汉族人口的迁入,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并逐步形成文化融合。在多种文化的互动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即在湘中国西南地区流传数百年的梅山教。梅山之神张五郎亦是在该文化融合背景下产生的。
地理位置
张五郎,位于益阳安化梅山文化生态园的竹林之中。
雕像结构
木雕的张五郎高16.8米,以双手撑地、双腿朝天的倒立姿态呈现。
相关传说
根据传说,张五郎是一位擅长狩猎的人物。他与太上老君的女儿吉吉相恋,但因太上老君反对,遂派遣天兵天将加以阻止。在逃避追捕过程中,吉吉建议张五郎通过改变外形以避免识别,具体方式为用手支撑地面、脚朝上进行倒立行走。此举成功使其避开天兵天将的追踪。最终,张五郎与吉吉得以共同生活。
据传,张五郎为一名擅长“翻坛倒峒”的壮实男子,其技艺系在太上老君处学得。学徒期间,张五郎与太上老君的义女“姬姬”产生情感。技艺学成后,二人私自离去。太上老君对此表示不满,并于“姬姬”带张五郎回门之日,将其斩首。姬姬惊慌之下将其头颅装反,致使张五郎自此需背向前方、头部朝下,以倒行方式行动。
此外,亦有版本指出,张五郎曾入山狩猎,途中遭猛虎袭击,被撞落山崖,身体倒挂于树枝之上。
参考资料
十四城记·益阳:很江南也很江湖的益阳.今日头条.2025-04-06
嗨!安化在等你④|蚩尤故里“野”性犹存.今日头条.2025-04-06
湖南人霸蛮的性格里,有梅山的影子.湖南在线.2025-04-06
张五郎与梅山神 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张五郎与梅山神 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2025-04-07
中国梅山文化园:熔铸湖湘气质 再造梅山峒国.腾讯网.2025-04-06
梅山教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25-04-06